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还款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资产转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69 浏览:15034
论文导读:法来实现。关键词: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论文资产转移论文债权转让通知论文禁转条款论文提前还款论文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5abstract5-9引言9-11第一章资产证券化及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11-24第一节含
摘要:本论文是一篇以民法基础论述的视角观察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转移的文章,旨在根据民法的基本原理、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制度目标和我国经济、法律环境的现实情况对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基础资产转让的基本不足进行解释,讨论的是个人住房贷款的拟证券化资产(通常称为“基础资产”)由发起人转移到发行人设置信托之前这一阶段的法律适用不足。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产品有其固有的商业风险,通过法律制度的安排无法完全消除这些风险,但是可以减少固有风险之外,因为制度内部的矛盾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潜在的法律风险。本论文希望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和技术条件下,解决如何既能满足资产证券化对效率的要求,又不至于与现行法律规定产生矛盾,付出过高的制度成本的不足。第一章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共性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特点和由此所生对基础资产转让的要求,并指出本论文的讨论集中于发起人将资产转移到发行人这一阶段的民法不足。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化融资方式。而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因其构成其拟证券化资产(即基础资产)的债权而具有了一定的特点,体现在债务人均为自然人、资产信用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有房屋作为抵押而具有较为充足的信用、流比较稳定。第二章首先讨论了对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基础资产转让的法律性质,认为为了达到将债权由发起人转移到发行人的目的,有合同移转和债权转让两条途径,其中,债权转让因其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而应当是基础资产转移的良好选择。但是银监发[2010]102号文对其规定了比合同移转更加严格的条件,有失合理性。第三章讨论了将债务人、发起人和发行人联系起来的债权转让通知、禁转条款的效力不足。在进行比较法探讨的基础上,认为现有的技术条件可以在维护法律系统的一致性的前提下满足债权转让通知的要求,通知的效力在于使债权转让对抗债务人;禁转条款应当一概地不具有外部效力,无论受让人是否属于“善意第三人”,其内部效力应当通过使让与人承担违约责任,例外情况下使得恶意引诱让与人违约并对债务人造成了损害的债务人承担侵权来实现。、第四章着重浅析了我国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相关规定和现实情况,指出因为我国金融业的特殊性使得个人住房贷款的提前还款率更容易并且具有更高的不可预测性。在提前还款率是保证证券化流稳定的重要因素的前提下,尝试用法律手段对其稳定产生正面影响。但是,试图通过违约责任来解决这一不足并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由此,对违反谨慎性原则的提前还款率预测赋予更重的法律责任,是提升提前还款率预测的重要策略。总之,本论文认为,通过责任的重新分配、新技术手段的引入和损害分散的策略,能够在现阶段一定程度上解决基础资产转移阶段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对民法制度的需要,无须立即通过专门立法来实现。关键词: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论文资产转移论文债权转让通知论文禁转条款论文提前还款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5
abstract5-9
引言9-11
第一章 资产证券化及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11-24
第一节 含义11-14

一、经济学家的解释11-12

二、法学学者的观点12

三、我国法律规定12-13

四、小结13-14

第二节 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功能和必要性14-17

一、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功能14-15

二、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必要性浅析15-17

第三节 基础资产、交易结构及本论文探讨的对象17-24

一、基础资产17-20

二、交易结构20-22

三、本论文探讨的对象22-24

第二章 资产转移的法律构成24-33
第一节 资产转移的性质24-26

一、资产转移的性质24

二、债权让与与合同移转24-26

第二节 资产转移的法律构成26-31

一、比较法上债权让与的法律构成26-28

二、我国法律规定28-31

第三节 新债权人的确定31-33

一、信托财产是受托人的财产31-32

二、证券持有人无法充当信托财产所有权人32

三、小结32-33

第三章 债权转让通知和禁转条款33-47
第一节 债权转让通知的制度解释与构建33-40

一、债权转让通知的效力34-37

二、债权转让通知的形式37-40

三、结论40

第二节 禁转条款的效力40-47

一、禁转条款的含义41

二、比较法上的观点41-42

三、禁转条款效力在我国法中的构成42-47

第四章 提前还款率的法律风险制约47-55
第一节 提前还款的理由及影响47-48
第二节 提前还款率预测的现实困境48-51

一、客观理由导致提前偿还率不可预测性过高48-50

二、主观理由导致发起人对提前偿还率的估计过于乐观50

三、保护借款人的进展走势50-51

第三节 风险制约的法律策略51-55

一、违约责任路径的不可行性51-54

二、加强预测违反谨慎性原则的法律责任54-55

结语55-57
参考文献57-61

一、著作类57-59

二、论文类59-61

致谢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