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模仿革新、模仿与企业效率:一个综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495 浏览:158344
论文导读:。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资本投资收益呈边际递减,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来源于技术进步,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从而提高企业效率。新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专业化知识和人力资本能使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收益递增,从而促进经济的整体收益递增。林毅夫(2003)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
摘要:熊彼特创新理论出现后,创新及其理论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企业模仿的研究始于最近半个世纪,对模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传统的以R&D为基础的标准经济增长模型中,模仿及其导致的竞争削弱了创新回报,从而损害了企业从事创新的积极性。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文献表明,模仿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效率,还可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中国企业从模仿转向创新的发展路径选择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问题。
关键词:创新;模仿;企业效率;经济增长
1000-2731(2012)03-0127-06
创新和模仿是影响企业效率和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20世纪以来,对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入,创新的理论不断演进,创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创新从个人行为逐渐发展成为企业和国家的行为。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得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二战结束后,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国家迅速崛起,技术模仿带来的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模仿成为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技术赶超的有效途径和理性选择。

一、创新与企业效率

(一)创新理论及其发展演化

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最早将创新的概念引入经济学范畴,他试图用创新理论来描述和解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性和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发展问题。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系统,通过“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函数”获得潜在利润。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突出了企业家的作用,在他看来,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也就是创新,这种创新活动正是经济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熊彼特着重强调了技术与生产领域的创新,但他提出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的供货来源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将创新囿于生产过程之中,这也是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熊彼特之后,诸多西方学者对创新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扩展,该理论逐渐发展为两个分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学派和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学派,也就是所谓的“新熊彼特派”。前者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同微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周期理论、市场理论和创新政策体系;后者将制度变革引人经济增长过程,认为组织和管理上的革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因。新熊彼特派从不同的角度对熊彼特理论进行了更加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为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了理论框架。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技术创新理论得到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探讨,对技术创新的内涵、范畴和类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包括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前期发展系统的研究、技术创新的策略和管理体系等。
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自身的投资来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力的价值体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20世纪末期,世界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各地区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外生的技术进步理论已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卢卡斯(Robert Lucas)将外生的技术因素转化为内生的人力资本因素,提出新增长理论,试图解释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创新作为知识资本的核心内容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知识创新的研究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狭义的知识创新,即通过科学研究推动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Rabbinge,Eveleens,1996;Manield,1998);另一种是广义的知识创新,是为了社会和经济利益将知识进行演化、交换和应用,使其成为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

(二)创新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熊彼特指出,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组合,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这种破坏导致落后的企业被时代淘汰,新兴的、具有创造力的企业迅速成长,这个优胜劣汰的动态过程就是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同时强调了企业家的作用,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对超额利润的追求能够推动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从管理视角出发,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系统性的知识进行探讨,认为创新能够促使企业家从单纯谋取利润转向为客户创造和提供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成功(黄群慧,1997)。庄子银(2005)继承了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观点,提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持续创新,具有强烈企业家精神的经济比企业家精神微弱的经济有更高的增长率,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真正源泉。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资本投资收益呈边际递减,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来源于技术进步,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从而提高企业效率。新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专业化知识和人力资本能使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收益递增,从而促进经济的整体收益递增。林毅夫(2003)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条件——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当资本积累出现投资报酬递减时经济将陷入停滞状态,新兴的、高附加值的产业也不会出现。
大量经验研究证明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效率的主要影响。从企业实践来看,创新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创新能够获取有利的发展空间,率先积累市场经验,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从消费者视角来看,创新者的优势来源于消费者熟知品牌和形成偏好的过程,这种过程有助于阻碍潜在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W.T.Robinson,C.Fornell,1985;Cr6pon,Dugue论文导读:国(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企业创新活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国R&D投入在推动创新和生产力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谢洪明(2007)测量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路径系数,测量结果显示,管理创新对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大于技术创新,我国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竞争优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更需要建立
t,Mairesse,1998;Criscuolo,Haskel,2003;Robinson,Min,2002;Hall,Lotti,Mairesse,2008;Aiello,Cardamone,2009)。Scherer(1982)将R&D投入引入创新生产函数中,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行业内部的R&D投入还是购买其他行业的间接投入,都对生产效率有持续的促进作用。Griffith等(2006)比较了欧洲四国(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企业创新活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国R&D投入在推动创新和生产力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谢洪明(2007)测量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路径系数,测量结果显示,管理创新对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大于技术创新,我国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竞争优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更需要建立成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运营模式。魏守华(2009)从产业维度和区域维度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遵循内生增长理论,内在创新努力与创新绩效存在较强的因果关系,长三角地区应大力加强R&D活动。陆国庆(2011)认为,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系统集成,他以我国产业创新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群体——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得出产业创新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的结论。吴延兵(2011)将创新活动细分为独立创新与合作创新,对制造业非国有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企业间、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是提高企业效率的最佳途径,这种模式将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不同观点。Lieberman等(1988)认为,创新领先者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它们往往面对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且在取得创新成果后易产生停止不前的惰性。Griliches(1994)发现,企业R&D投入与企业绩效呈弱相关,技术创新并非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张海洋(2005)通过使用新产品技术效率(NPFE)衡量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后发现,我国工业行业的R&D强度与生产率增长呈负相关,我国制造业R&D资本的产出弹性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行业研发效率整体偏低。
创新与企业规模关系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创新行为与企业规模呈倒U型关系,只有适度的规模才有利于创新,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阻碍企业的创新活动(朱恒鹏,2006)。邓可斌、丁重(2010)认为中国企业的创新投入难以准确衡量,他们结合公司特质信息理论,以技术进步产出和技术效率产出组成的技术创新产出为衡量指标,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与企业规模呈正相关,我国的自主创新活动多由大型企业和垄断企业主导。吴延兵(2006)指出,对企业规模与创新活动关系的研究之所以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关键在于创新指标的选取:以专利数量衡量,则企业规模与创新活动无显著关系;若以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企业规模与创新活动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周黎安等(2004)认为,我国企业规模与创新的关系受所有制结构的影响,企业规模对创新的正相关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国有企业的规模与创新活动无显著关系。

二、模仿与企业效率

(一)模仿理论及其发展演化

熊彼特在其创新理论中指出,创新一旦产生,就会引来其他企业的模仿,这使得创新企业发生技术扩散效应,企业收益流失。模仿是导致领先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的最主要原因(Barney,1991)。
20世纪60年代,Levitt在Innovative Imitation一文中指出,人们夸大了创新对经济和社会所起的作用,经济发展的现实提醒人们,模仿正在成为企业发展和获利的普遍方式,它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增长的贡献正日趋明显。Miller(1994)认为模仿是比创新更普遍的市场行为,是创新信息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其容易产生技术扩散效应,一个企业最初的发明创造往往通过企业间的相互模仿和学习成为行业内的通用技术,最终推动整个行业进步(Lueas,2002)。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企业间的模仿是一种学习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其他组织的新技术和新知识,本组织可以节省实验和开发成本(Dutton,Freedman,1985;Haunsehild,1997)。组织制度理论认为企业进行模仿的动机是获取“合理性”和降低不确定性,规模大、绩效好的企业会发出合理性信号,从而引致其他企业的模仿(Heman,1993)。
一些学者将模仿行为分为两类:一般性模仿和创新性模仿,前者是对先进的知识、技术等进行全盘复制,一般不会给模仿者带来竞争优势;后者是指在领先者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使原有技术或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Bolton,1993;Sehnaar,1994)。也有学者将模仿行为分为基于信息的模仿(Information—based Imitation)和基于竞争的模仿(Rivalry—based Imitation),前者强调信息在模仿中的价值——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模仿者参照其他企业的行为作出决策;后者认为模仿是减少竞争的行为选择,采取这一战略能够降低市场风险,保持市场份额(Lieberman&Asaba,2006)。我国学者冯晓岚等(2009)将企业的模仿行为区分为战术性模仿和战略性模仿,战术性模仿通常以扩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为目的,只需要一般资源,较易实施;战略性模仿则以获得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为目的,需要较多的专属资源和对企业长期、周密的考虑,实施相对困难。

(二)模仿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在传统的以R&D为基础的标准经济增长模型中,模仿及其导致的竞争削弱了创新回报,从而损害了企业从事创新的积极性。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文献表明,模仿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效率,还可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Aghion等(2001)研究发现,适度模仿能够为企业提供势均力敌的竞争机会,增加创新活动的总量,推动企业进步。对国外技术的吸收、模仿是后发国家实现技术和经济赶超的摘自:毕业论文开题论文导读:(2007)认为,目前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知识保护制度亟待完善,这种环境有利于以模仿为主的技术路径,对自主创新的促进效果则不明显。一些学者认同模仿来带的巨大优势,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行为经济学将模仿视为“非理性的跟风行为”,认为企业之所以选择和实施模仿技术战略,完全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情绪影响的。包群(2007
报告范文www.7ctime.com
重要方式,也是短期内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Helpman,1993;Krugman et al.,1993;Barro,Martin,1997;Eaton,Kortum,1999;林毅夫等,2006;冯晓岚等,2009)。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和自身资源的限制,发展中国家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变得更加困难,通过FDI和发展对外贸易正成为技术吸收和模仿的重要渠道(包群,2007)。Miller(1994)认为模仿者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一是较低的成本;二是更加成熟的生产技术;三是更加丰富的市场渠道。与创新者相比,模仿者可以减少技术、市场及政府管制政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Schewe,1996),还可以在创新者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改进,对销售渠道进行拓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Bohon(1993)指出,模仿者的企业绩效在五种产业会优于创新者: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的产业、技术相互依赖的产业、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高的产业、技术应用周期短的产业和信息流动快的产业。
大量经验研究表明,后进入者比领先者更为成功。Shankar等(1981)认为模仿者往往具有后发优势,通过模仿生产的产品成本是创新生产成本的40%~70%(Levin,Klevorick,Nelson,Winter,1987;Harabi,1991),模仿者可以在研发与技术成本、劳动成本、管理成本、工厂投资成本、能源或原材料供应成本等方面获得优势(Chris Freeman,LueSoete,Luc Soete,1997);在面对市场风险时,模仿者的失败率远低于创新者(Colder,Tellis,1993);在产品模仿程度上,“创造模仿者能够阻碍创新者的市场扩散并超越创新者”,快速模仿者拥有比创新者更高的增长速度(Shankar,Carpenter,Krish—narnurthi,1999)。Howitt(2001)对多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研究后发现,适度模仿有利于各国经济共同增长,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都归功于对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学习和模仿。模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庄子银(2003)提出,从事模仿活动的南方企业家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对于南方企业家而言,学习和应用北方既有的工业知识和技术是其发展的最佳方式,南北贸易框架下达成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模仿者而非创新者。邹薇等(2003)从人力资本的视角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模仿,认为人力资本是技术模仿中的关键要素,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储蓄率和普遍人力资本水平是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可行战略选择。林毅夫等(2005)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进行技术追赶,依靠后发优势获得更快的经济增长。易先忠等(2007)认为,目前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知识保护制度亟待完善,这种环境有利于以模仿为主的技术路径,对自主创新的促进效果则不明显。
一些学者认同模仿来带的巨大优势,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行为经济学将模仿视为“非理性的跟风行为”,认为企业之所以选择和实施模仿技术战略,完全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情绪影响的。包群(2007)认为后发优势虽然能够提高本国经济的稳态增长率,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实现技术进步,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优势是有限的。杨小凯等(2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003)提出了后发劣势的观点,他们认为落后国家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而不是制度,这固然有利于短期经济增长,但也为长期增长留下隐患。

三、中国企业模仿与创新的战略选择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和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并未显著提高,缺乏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正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应采取何种战略选择,不同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模仿、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李永刚(2004)将模仿与创新看作是产业技术发展中的一组平行的替代性战略,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技术环境和产业组织结构在创新与模仿之间取舍,处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中小规模的企业可以更多地依靠模仿技术战略。谢洪明(2007)等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提高绩效的基础,而核心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企业模仿和创新行为,他们通过对华南地区202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学习和模仿并不直接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组织绩效,模仿只有与创新相结合才有实效;同样的,创新也不能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它是学习模仿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变量,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培育出难以被模仿的核心能力,企业绩效才能获得提高。冯晓岚等(2009)认为,在引进外资的初期,东道国企业可以通过模仿行为降低竞争的风险和压力,但这并非长久之计,东道国企业在模仿过程中更要注重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变战术性模仿为战略性模仿,最终达到自主创新的目的。
模仿、创新行为在推动企业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时的特殊性。易先忠(2007)认为,技术模仿是比较适合现阶段中国企业的战略行为,不完善的知识产权市场和较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有利于以模仿为主的企业行为,对自主创新绩效的提高没有明显帮助。魏守华(2009)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存在过度模仿现象,这使本土技术溢出效应表现出负外部性,从而不利于产业创新。邓力群(2010)运用3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进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技术创新在推动高等、中等科技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而低等科技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模仿,应根据产业类型进行不同的战略选择。邓可斌(2010)解释了中国企业创新效率低下的原因,认为中国主导技术创新的多为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处于垄断行业,缺乏创新动力;中小企业虽然有较强的创新动力,但由于缺乏创新投入,只能保持较低的创新产出。张海洋(2011)认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效率低于企业生产效率,这说明中国企业存在R&D投入低效率问题,这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四论文导读:
、结论及启示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的过程中发现,整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创新问题的研究较为普遍和深入,涉及模仿行为的研究理论和成果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对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给予高度关注,对创新与企业效率的作用机理却鲜有人知;进一步来看,创新和模仿的研究文献多集中在国家或产业层面,从微观视角探讨创新、模仿与企业发展的文献甚少。自20世纪初,熊彼特将创新引入经济学后,对创新的研究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在此过程中,“新熊彼特派”、新古典经济学派、新增长理论等都对其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创新及其相关理论已拥有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大量研究表明,创新是推动企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活动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等都与企业效率和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与创新相比,学术界对模仿的研究则较为滞后。在熊彼特时期,模仿被认为是导致创新企业收益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一种消极的战略行为。进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模仿是比创新更普遍的市场行为,学习和模仿正成为多数企业的获利方式,它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正日益显露。近期的研究证明了模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适度模仿会带来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同时面临更小的竞争风险和市场风险。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简单的复制和模仿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只有在模仿中创新,逐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才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之道。总之,实现企业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支持和激励中国企业加大R&D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强化企业创新效率的研究,不仅为中国企业创新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向,而且为中国经济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措施。
责任编辑 卫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