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广电体制改革途径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96 浏览:7852
论文导读:到时候,媒介间的差异会消失、形态会消亡。媒介组织曾有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名称,但此时都失去了实际意义。通过渠道垄断等产生的媒介权威消除了,传统报纸、电台、电视台没有了印刷厂等硬件、发行渠道、政府许可等特殊权威,他们不得不和个人等信息内容产生者在同一个起跑线竞争。然后就是融合的终端将成为主流。包括
摘要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迎来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又一个春天。那么,我国政府如何振兴文化产业,如何使文化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高可预期投资回报呢,重中之重是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而发展广电行业的重中之重又是尽快转变不适应现时环境甚至阻碍自身发展的广电体制。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广电体制 改革途径
:A

一、广电体制改革动因浅探

我国现时的广电体制的不合时宜要从历史高度出发来探寻,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都是国家统一经营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中国电视作为重要的理论宣传阵地,一直受到和权力机构的监控和保护。走过60年的国家垄断控制,抛开许多垄断弊端不谈,却仍是始终走到了今天阻碍国家经济大发展、现代化大繁荣的一端,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被又臭又长的裹脚布牢牢缠住,裹足不前,国家也明白体制转型迫在眉睫。
我国广电体制脱离了全球广电体制的发展趋势,如果继续朝过度行政管制发展,那么我们的发展将不得不逆流而上(如果不是逆流而退的话),何况现下广电体制改革是全球趋势。很多发达国家服从市场机制的自由广电体制运行了几十年(英国在战后允许开办商业电视),不可否认,即使今天认为过度自由导致大众利益受损,但这些在经济规律的激荡中前进成熟的广电体制给国家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中国应该趁着他们朝公共服务发展的档口趁势转变自己的广电体制,这也是我国广电体制改革所不得不运行起来的外部压力。
我国现行广电体制的不合时宜从更细致的方面说就是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的持续等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不适应。首先是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即满足自我实现与价值认同的精神需求,这是对社会成员性格特征与个体角色的心理和精神的完善。如通过广播、电视、书籍、音乐、因特网等等获得知识与情感充实,它带有明显的商业特征,即需要一定的财力和物力基础)相应的不断给广电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7ctime.com
国家虽然重视为大众提供电视娱乐、教育和信息服务,但是这些服务的经济保障体系受到政治宣传和商业性服务的牵制,因此不能有效落实。由于和观众需求脱节,这些服务型的节目还远远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其次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对个领域的控制是呈逐渐放开的态势。从2005年7月21日晚国家悄悄的施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开始,无声地表达着我国确实要放开手脚决定遵循市场导向、效益中心来推动国家经济与世界接轨并使其恢复活力。为此,广电业也在不久的现在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更好的发挥其本身具有的活力,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再者是确保法制进程的不断完善,必须大力保护公民的话语权、选择权、监督权。特别是在这特殊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一昧地采取只堵不疏的方法来控制公众的表达,长期下去,国家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二、“三网融合”龙头带动下的广电体制改革

广电体制由政治控制向更多的市场逻辑来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怎么样改才是大家更关心也是笔者更想论证的话题。
目前已经拥有不少体制创新的思路:实行制播分离,组建广播影视集团,优化广播电视内部结构,转企改制等等。这些思路多方位的描述了广电体制改革的轮廓,是具有高价值的实践指标。但笔者认为这里面的重点其实在于更具有发展前途的“三网融合”如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因为大量的产业化改革实践证明,只有拥有强有力的龙头带动才能让改革更有动力,最终顺理成章地由市场本身的特殊甄别推动作用将不适应时展的广电体制转变为适时的广电体制。
那么,“三网融合”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不可替代性使其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呢?
当广播出现的时候,媒介“竞合论”就有了其发展的土壤,即有了两个媒体。于是关于媒介之间孰优孰劣,谁会取代谁的讨论开始了。然而人们发现,即使有了电视的产生,广播也没能取代报纸,电视也没有取代广播,那么是不是说各方媒介之间应该是“整合”的关系?但当互联网、web2.0出现了,特别是手机这个第五媒介出现的时候,研究者突然发现,未来是不是“媒介融合”的时代。
到时候,媒介间的差异会消失、形态会消亡。媒介组织曾有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名称,但此时都失去了实际意义。通过渠道垄断等产生的媒介权威消除了,传统报纸、电台、电视台没有了印刷厂等硬件、发行渠道、政府许可等特殊权威,他们不得不和个人等信息内容产生者在同一个起跑线竞争。然后就是融合的终端将成为主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种形状、大小的终端,以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此种种,都宣告着“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他将以势如破竹的态势改变一个时代,甚至造就更具普遍意义的“万网合一”时代。
“三网融合”现在的优势也已经非常明显了,它将广电网的精彩内容、互联网的双向互动性和电信网的便携式无线广网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电视可以互动点播(VOD技术),手机可以联网看电视,网络可以打电话,或者说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同时拥有全部的功能。一个新的自由世界的创造工具绝对前途无限。
但是,三网融合想真正实现还必须解决不少问题,也就是广电体制改革需要改革什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融合成果分配问题。而这个问题存在的根本在于我国现行的分业运营、监管,当前我国电信及互联网的监管部门为,广电监管部门为国家,那么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十分容易,可是再与广电网融合就实属不易了,毕竟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当然要为自己创造利润,如果跟你合作,这蛋糕是三七分还是五五分都互不情愿。
但是,广电产业大发展的春天不是来了么,广电体制改革不是箭在弦上了么,这样的体制问题正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及其后续计划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广电体制改革应该从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开始,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地方广电等电信、互联网和广电网的监管部门融合成一个统一的部门,实现三网的统一监管。这样一来,其论文导读:为“三网融合”的“内容优势”,“代表”广电网成为“三网融合”的一方。这样,“三网融合”就真正产生了。三网融合难度不小,广电体制改革更是困难重重,但在不得不改的趋势下,政府应该做好推行者和把关人的重任,而对于广电媒介的政治宣传效用更应该体现在新闻部门上,而不是扩大到整个信息传播领域,这样低效率的工作不适合
他很多阻碍融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转企改制后在市场的带动下顺理成章地会产生三网全业务运营商,会有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会有一个可持续发展并成熟的“三网融合”,这是后话了。
再来,运营商和监管部门必须剥离。监管是政府甚至是第三方的事情,政企不分也不是产业化和改革所支持的。笔者认为广电部门在统一的监管部门或者直接在政府的推动下可以把新闻类节目和其他三大类节目分离开来,保留新闻部,同时保留节目的终审权、播出权以及广告部,而把综艺节目、社教节目、电视剧三大类节目从电视台分离出去。这样,分离出去的节目吸引投资人控股形成独立制片企业。这部分企业可以成为广电部门的“运营商”,也成为“三网融合”的“内容优势”,“代表”广电网成为“三网融合”的一方。这样,“三网融合”就真正产生了。
三网融合难度不小,广电体制改革更是困难重重,但在不得不改的趋势下,政府应该做好推行者和把关人的重任,而对于广电媒介的政治宣传效用更应该体现在新闻部门上,而不是扩大到整个信息传播领域,这样低效率的工作不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不适合真正国富民强。那么,一个良好的“三网融合”,将会成为势不可挡、倒海翻江的龙头,带动整个广电体制完成改革,让有活力的体制带领我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康莉娜.推进广电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制播分离.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张锐.转型期中国广电媒介体制改革成本分析.现代传播,2006(4).
[3]董年初,熊艳红等.视听新媒体与广电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