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新课程下学生化学科学素质培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942 浏览:157310
论文导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具备如下几方面的能力:(1)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2)明确实验目的;(3)了解实验原理;(4)掌握实验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5)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推导出实验结论,写出实验报告;(6)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和钻研的习惯。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
摘要:本文阐述了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化学科学能力,加强学生化学科学思想水平,锻炼学生化学科学品质,从而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
关键词:化学科学素质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品质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素质就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特征及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它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化学科学素质是学生科学素养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科学的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在初中化学义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形成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化学知识的记忆和想象;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的能力,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应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能力。
1.提高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人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新教材增加了多幅彩图、插图、章头图和多项演示实验,在学生实验前增设了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这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师除应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外,还应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观察。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避免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不良习惯,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2.增强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实验结论归纳总结、准确表述的能力。教师应认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具备如下几方面的能力:(1)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2)明确实验目的;(3)了解实验原理;(4)掌握实验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5)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推导出实验结论,写出实验报告;(6)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和钻研的习惯。
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克服“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考试背实验”,只注重理论学习,不重视实验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锻炼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分析是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文方面,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介绍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时,通过实验和类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深人到微观结构的本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再概括出结论或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化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学生化学科学能力的标志,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教学中,注意举一反三,加强教学的逻辑性,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从而使学生能遇事思考和分析,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4.培养自学能力。
美国教育家波莉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自学能力就是在已有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是使学生“会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不“会学”,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不断摄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自读课文、独立参观、自创实验等方式,从而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和自创精神。

二、陶冶化学科学思想

化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而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又是化学科学素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坚定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具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对立统一、事物发展的矛盾性和统一性、量变到质变等观点学习和认识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认真的作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研究方法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成果都来自孜孜不倦的探索。
3.升华爱国主义的思想。
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密切结合能源、材料、资源等教学内容,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远大目标。加里宁说:“我没有看到一门不能教育青年热爱祖国,并培养他们具有最好的公民情感的科目。”化学也不应例外。4.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质论文导读:一种契而不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复杂而艰辛的。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与挫折,如深奥的原理难以理解,习题难懂难做,不良情绪的干扰等,如果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是不可能长期坚持单调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如设计一项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
在不断运动变化,并按一定程序循环着,组成了环境物质的平衡体系。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却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新教材的有关章节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应通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三、健全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指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1.引诱化学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念,是学生进行刻苦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不管是高科技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都与化学科学息息相关,学化学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理想教育这条主线,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化学学习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学生喜欢化学、想学化学的效果。
2.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得天独厚摘自: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的教学情境,此外,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展现教师渊博的知识等,都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让学生乐在学中。
3.唤起积极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热情的良好情感,可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悲伤、灰心、冷漠、烦躁等不良情感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尤其对后进生)的热爱、信任和尊重,教师高尚的人格,以及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因素。总之,要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4.锻炼良好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们在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契而不舍、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复杂而艰辛的。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与挫折,如深奥的原理难以理解,习题难懂难做,不良情绪的干扰等,如果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是不可能长期坚持单调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如设计一项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任务,让学生长期坚持去做。还可结合化学史教学,介绍有关科学研究工作者为人类进步不畏艰险、奋勇登攀的优秀品质。
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四要素”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和促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目的。促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重庆教育委员会2003年6月编)

2、《现代教育理论》(朱德全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初中化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