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 推荐

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47 浏览:13785
论文导读:
【摘 要】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内容博大精深,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具有选择性与差异性的教育平台。要落实该模块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加强诵读、理清教材主线、关注研读过程和打破单一评价。
【关键词】选修 经典 诵读 人文素养 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任务,渗透了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语文学科的性质及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理应贯注文化精神。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的选文凝聚了我国古代传统的精神财富,全书从中国历代文化经典中选择了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章节,分为十个单元——入门四问、儒道互补、春秋笔法、修齐治平、佛理禅趣、家国天下、天理人欲、科学之光、经世致用、人文心声,“经典原文”涉及诸子百家著作《论语》、《老子》,中国历史著作《左传》,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佛教经典《坛经》、《百喻经》,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经典作品《贞观政要》、《明夷待访录》,宋明理学著作《朱子语类》,古代科技经典著作《天工开物》,清代学术著作《日知录》,近代文艺经典著作《人间词话》等。全书涉及的中国文化知识广博深厚,若没有教师的科学点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有很大的难度,甚至会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为了帮助学生研读文本,我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加强诵读,感知经典之美

本册教材所选的经典篇章,文质兼美,逻辑谨严,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诵读,更好地体会篇章的深刻内涵,同时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可采用多种诵读方式:教师示范诵读、师生共读、学生示范诵读、学生集体诵读。在课堂教学中以多种多样的诵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经典的旋律。经过反复吟咏,读出字里行间的韵味,更好地体会文章的精髓。儒家经典《十则》可谓脍炙人口,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透过文字去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孔门师徒的开阔胸怀,看到孔子及其弟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他们远大的人生理想。学生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思想美。

二、把握文本重难点,理清教材主线

学校一般安排两个月时间学习本教材,而教材涉及的内容博大精深。学习内容多和学习时间少存在很大的矛盾。若按部就班依教材的顺序学习,学生只能蜻蜓点水式地了解教材的皮毛,不能达到研读的目的。为此,可帮学生设计三条主线来研读。
主线一:思想线——理解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
主线二:做人线——修身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作用;
主线三:读书线——现代人如何构建科学的知识系统。
基于此,(一)选择“儒道互补”、“佛理禅趣”、“天理人欲”三个专题放在一起进行学习,引导或带领学生走进经典深处,通过与经典对话,与人类崇高的精神交流,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获。让学生接近一颗颗伟大高贵的灵魂,探究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髓,思索儒道佛三家思想对社会人生的影响。(二)选择“春秋笔法”、“修齐治平”、“家国天下”三个专题放在一起研讨做人的道理,从理论和实例中探究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三)选择“科学之光”、“经世致用”、“人文心声”三个专题在一起探究如何做学问,思索现代人应构建怎样的知识系统。经过组合、提炼,学生更清晰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清楚地知道学什么、如何学。

三、关注研读过程,突出人文素养

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晋灵公不君》一文时,学生对文中的三个武士非常感兴趣,可抓住这一点,让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概括三个武士各自的特点,并理解这三个武士在文中的作用。
其次,选修课程从学生本身的爱好和需要出发,延伸拓展,进一步地开展个性化学习。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是自由的,学生可以从中广泛地接触和大量地汲取文言知识和文化内涵。这样,课堂既拓展了学生求知的视野,又促进了各种语文知识的融合。
再次,重基础,更突出人文。无论必修还是选修课,高中语文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探究”能力。所以对文化经典的研读,也必须以相关的阅读知识为基础,对选文的要点进行梳理、归纳、整合后再探究。体现选修课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和新鲜见解”,引导学生从文本当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比较深刻的感悟。

四、兼顾过程结果,打破单一评价

选修课既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那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要统筹兼顾过程和结果,尤其是要突出过程评价。以往过分关注对结摘自: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本册教材教学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课堂个体诵读评价和课后小论文写作评价。前者突出过程,后者突出结果;前者突出“读”字,后者突出“研”。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受到经典的美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领悟到经典的精华。
总之,新课程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其目的正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只要教师指导有法,就会帮助学生实现其学习状态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变。
作者单位:安徽休宁中学。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