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932 浏览:9796
论文导读:况,积累经验,掌握生产技术,对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感性的认识。实习内容主要是了解产品的结构、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加工机床和刀具、加工精度、加工工艺规程、夹具以及检验手段和方法,这些实习内容和课堂内容相对应。为了方便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学校建立了三个实习基地,在进行实习时,学生和指导老师组成实习队,每个实习队
【摘要】本文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实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论述了生产实习的目的、组织方式和实施方法,介绍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综合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和组织方式,介绍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验的设置及其目的;通过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生产实习综合课程设计实验
1674-4810(2012)19-0028-02
一 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也是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之一,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融合了课程改革之前的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以及夹具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量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牢固掌握并灵活应用本课程的知识,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大挑战。教学过程表明,仅仅根据教材进行理论讲解和习题练习远远达不到教学效果,学生也不能感受到其所学知识的用途,更谈不上如何应用。采用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学生理解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
在本课程教学中,本课程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即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

1.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生产实际情况,积累经验,掌握生产技术,对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感性的认识。实习内容主要是了解产品的结构、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加工机床和刀具、加工精度、加工工艺规程、夹具以及检验手段和方法,这些实习内容和课堂内容相对应。
为了方便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学校建立了三个实习基地,在进行实习时,学生和指导老师组成实习队,每个实习队有一名负责老师,另有2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组的老师,另外在实习过程中聘任实习基地(工厂)3~5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实习老师,从而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强大的指导队伍。
在实习的开始,首先给学生作动员报告,动员报告主要介绍实习的内容、目的和安排。每次到实习基地的工厂,工厂技术人员将介绍产品知识和工艺知识,并且向学生布置实习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车间现场了解所生产的产品、零部件的工艺知识,在现场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现场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向学生提出问题交由学生解答,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写出实习报告,指导教师根据日常的指导和学生的实习报告考察学生的实习状况。
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综合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夹具(结构)设计能力,并为毕业后从事机械制造方面的技术工作奠定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和提高学生设计的基本技能:包括收集、分析和应用设计资料的技能;查阅设计手册的技能;熟悉标准和规范的技能;计算、绘图及编写技术文件的技能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课程设计在内容上紧密联系课程内容,设计任务来源于生产需求,针对机械产品的某些零件的加工任务进行设计。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两部分:工艺规程设计和夹具设计,工艺规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给定零件的加工要求,拟定零件的加工工艺,学生需要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确定毛坯、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刀辅具、拟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切削用量、确定工时定额、编制工艺文件,这个过程可以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熟悉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夹具设计是针对工艺过程的某道工序,设计该工序所使用的夹具,设计过程学生需要分析设计任务(零件的加工要求)、确定零件的定位方案和夹紧方案、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并绘制夹具图、绘制夹具零件图,通过上述过程,能够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夹具设计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课程设计原则上要求学生一人一题,即使做不到一人一题,也要求其做出不同的工艺方案和夹具结构。设计完成之后,对学生通过答辩进行严格考核,促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课程设计工作。通过机械制造技术综合课程的设计,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实验教学
实验环节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辅助环节,对于课堂教学中难于理解的内容,可通过实验教学加深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前安排有两个实验环节: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和机床静刚度的测量。
刀具部分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课堂讲述只能使学生对刀具几何角度所涉及的参考面以及几个基本的角度如: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等有概念上的认识,不能牢固地掌握,通过开展这个实验,学生在亲手测量过程中,能够掌握这些角度的来源和定义,从而加深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其动手能力。
机床静刚度是很抽象的内容,通过静刚度测量实验,可以使学生明确静刚度的数值如何获得,能够分析影响静刚度的因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源于:论文写法www.7ctime.com
问题的综合能力,针对这个目标,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这种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教学的考核中,我们摒弃了考试形式,采用了现场提问、撰写科技论文、答辩和实践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最后结合出勤率给出学生的成绩,教学实践表明,我们通过论文导读:
上述方式给出的成绩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学习状况。
四 结论
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教学进行研究,探索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即生产实习、机械制造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和实验,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置,最终实现了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的深入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为用人单位培养了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林峰、杨振中.实践性教学模式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12):165~167
[2]韩变枝、王栋、张银喜.基于能力培养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改革[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6~88
[3]李伟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97~98
[4]尹明富、孙会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132~132
[5]朱从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2(3):6~7
[6]关铁鹰、孙继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6~38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