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从价值观特点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要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273 浏览:159407
论文导读:
摘要: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价值观特点之要求差距甚大:核源于:论文的写法www.7ctime.com
心价值观地位不突出、体系不很健全,核心价值观之核心的人民本位与劳动主体不够清晰,有左右摇摆之嫌,或形式上旗帜鲜明但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度不高,或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新的价值意识需求,言与行、行与果存在严重不一致,人权大于法权,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公信度呈下降趋势,导致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有左右摇摆之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必要又迫切!
关键词:价值观特点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价值观对于社会变革的作用是巨大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进步的决定作用是巨大的!当今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既必要又迫切。价值观以下七个特点足以说明。
第一,价值观是关于引导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态度与根本追求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的政治理想是激励人们对未来完美的社会形态、人际关系状况即人的整体生存状态的追求;它的人生观是培植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什么是幸福和人的价值等问题的基本态度;它的审美观是对美和丑的根本性认识,而人们对美和丑的确认与感受,则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自由状态关系的一种鲜明的价值评价等。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价值观既然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就自然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可能,自然也就具有了对于社会关系、对于人们行为的积极与消极的反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在于它要求我们必须用正确的价值理论为社会进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价值观是抽象层次最高、最具普遍性和概括性、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的价值意识。价值观是从深层本质和深层规律层面来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的意义问题的价值意识。价值意识在非理性层次上,只是从现象的表层上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态度,如人们在见到损人利己现象时表现出的厌恶、嫌弃、蔑视等情感;它在理性层次上,是从经验的、常识的层面来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的好恶爱憎,如人们对各种损人利己现象提出 “损人利己不道德” 的价值定位;它在价值观层次上,则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和实践中的重大的带有普遍性的根本问题的深层本质的、深层规律性的态度的反映,如人们进一步由“损人利己不道德”出发,经过提炼、概括、引伸,而得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才是正确的行为准则”的价值结论,这实际隐含了利己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和凡损害他人的行为都是违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这样的判断。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价值观脱离了对具体事例的评判和表态,具有了成为处理所有同一类事例的普遍原则的意义,对于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朝着一定的目标前进具有准则性、规范性和约束性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在于它要求我们必须引导人们按照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要求规范和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
第三,价值观是具有系统化、理论化特点的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的形成则是以人们长期的实践体验为基础,由理论家经过加工整理和理论论证才能完成。因此,它通常的表现是系统化、理论化、成体系,并且是深刻而凝练的。如在我国被称为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样典型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一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全部价值意识、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在于它要求我们必须用正确的价值理论武装人们的思想,方能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第四,价值观具有普遍的原则性和方法论性质。价值观是在人们头脑中处于统摄的、制约其他一切价值意识的至上性地位的价值意识。由于价值观具有最深刻的反映主体本质规定性、要求和需要的性质,所以,当人们一旦牢固地确立起了某种价值观,就会对人的某一社会生活和实践领域内的具体的价值观念以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的价值意识发生制约、规定、改变、更新等作用。比如,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不仅会对他的职业选择、善恶评价、幸福标准、择偶要求、自我实现目标等起着深刻影响,而且还会深刻地改变他对相关事物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的价值意识,如雷锋、焦裕禄。人们一旦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那么,在工作实践中,就会处处事事从尊重人、关心人、关爱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选择方法、妥善解决问题,如张云泉、任长霞。同样,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个人主义、物欲至上,那这个人就一定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背道而驰,如文祥、王怀忠、陈明亮、成克杰之流。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价值观是人们全部价值意识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否成为引导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在于它要求我们必须引导社会成员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第五,价值观都有自己的核心。什么叫旗帜鲜明?就是说我直白、明了地告诉你我要干什么,我主张什么、追求什么,我将为你们做些什么,你们跟了我到得到什么。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希望愿意跟着我干的人都过来。也就是站到我的旗帜之下。价值观是一个观念的集合体,其中必有一个价值观念处于最核心的位置,起着旗帜作用。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具有旗帜作用?这个核心就是价值主体,价值本位。这个核心向世人宣告,谁是它的主体,它为谁服务。封建社会的主体是地主阶级,本位是官僚,也叫官本位,所以,封建社会就是以官本位这面旗帜把学士精英集合在一起,为地主阶级服务、出仕就成了封建社会最核心的价值取向。资本主义社会主体是资产家阶级,本位是资本,从而资本就成了一面旗帜,一切价值取向都是围绕资本本位展开的,都围绕维护资本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这一价值核心。而马克思创立工人阶级革命价值观的时候,明确宣告价值主体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就是人民群众,本位就是劳动。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劳动是一面旗帜,全社会的劳动人民都团结在这面旗帜之下,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劳动来进行了。所以,我们叫人民当家作主,劳动光荣;所以,我们叫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所以,我们把诚实论文导读:论思想、特别是利用自身存在的一些令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来反教育人民说不好,让人们失去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它涉及到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去占领人们的思想阵地。丢失了思想阵地,也就丢失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基础,也就丢失了力量源泉。说得直白一点,不能够用社会主
劳动、守法经营作为先富起来的价值对象;所以我们把从事社会各种不同工作的人,叫做都是平等的劳动者。所以叫做“人体论的价值观”。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每一套价值观都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都要高举起价值核心大旗。有了这面大旗,就有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方向,也就就有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基础,有了自己的力量源泉。价值观的核心不清晰、为明确,社会发展就会盲目,旗帜下的人就会盲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在于它要求我们必须高举人体、劳动本位的大旗,坚持以人为本,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团结奋斗的凝聚力。第六,价值观的作用以身份认同为前提。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价值观的主要源泉就是社会关系,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动力就是社会关系的变迁。价值观对社会关系的作用集中体现为我们意识深处的社会行为准则,而人的合准则的社会行为是以身份认同为前提的,即首先要确定在社会关系中“我(们)是谁”,行为主体自我身份界定清晰了,也就知道了与自身身份相关的社会行为准则了,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倘若社会关系变动不居,人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就变动不居,人们内心深处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准则也就不稳定。行政、事业单位原来也没有什么不同,后来,行政单位的工作人员叫公务员,而事业单位的人员的身份就变了,与公务员就相距远了,政治经济待遇也就不同了。社会关系变化让社会的主体身份变了,本来属于正常的事,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大的矛盾呢?关键是在身份转变的同时,没有取得转变主体对新身份的认同。教师对阳光工资为什么意见最大?问题就在于教师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是与国家公务员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教师法和教育法都有明文规定摘自: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你公务员07年7月份涨工资了,教师呢?教师调资为什么没有与公务员同步?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如果自我社会身份定位混乱,价值观就不稳固,社会行为准则也随之紊乱,社会关系中的矛盾也会被催化、被激化。如果男人同时认为自己是女人,教师同时自认是赚钱机器,官员同时自认是商人,商人同时自认是官员,则各自的行为准则就会混淆紊乱。若掌握公权的官员挖空心思去赚钱,官员的行为就似强盗。老百姓视官员为强盗,社会就可能烽烟四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在于它要求我们必须让每个社会成员都知道自己是谁,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有什么职责和义务,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在制定改革政策、实施改革措施时,一定要让被改革者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减少改革的阻力,以防社会动荡。
第七,价值观是可以灌输及可以改变的。人们的价值意识都是靠后天教育形成的。我们坚持在全国不断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及“四有”教育,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但我们教育是我们教育,我们倡导是我们倡导,问题是人们会不会从心里确立这样的价值观。以前是爱的,现在会不会还爱。少年儿童是信的,但成年人往往有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会有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的官员,从当初来看他们,都是那样的可爱,为党和人民确实干了很大的成绩,但后来,却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去,与人民争钱夺利。可以用的一套思想理念来教育人民,说社会主义好,跟走,其他的人也可以用他们的一套价值理论思想、特别是利用自身存在的一些令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来反教育人民说不好,让人们失去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它涉及到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去占领人们的思想阵地。丢失了思想阵地,也就丢失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基础,也就丢失了力量源泉。说得直白一点,不能够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去牢固地占领人民群众的思想阵地,不能够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牢牢地掌握人们的思想,不能以自身的模范形象去影响、感染人民群众,增强人们对、对社会主义的信任感,而是相反,就会渐渐地失去人民群众,那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在于它要求我们必须能够让每个社会成员坚定社会主义不动摇,坚信的领导不放弃,永远跟着走社会主义大道。
承认价值观特点存在的客观性、承认我国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行为失范突出问题与核心价值观建设不到位有相当的关联度,那我们就必须承认,当今的中国,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我们高喊人体劳动本位(有时这样的口号喊都不喊,只喊官本位);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我们好象一直在为人民谋幸福还很累很累(吃得累、游得累、玩得累、钱用得累)。社会主义大厦会不会坍塌,其实也就是一个触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实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但愿这是一个庸人自忧、危言耸听的瞎话!
作者简介:徐彬 1962-11 男 江苏省大丰市政工师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