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如何正确选择地形点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024 浏览:32492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根据地形测绘的基础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地形图测绘工作实践,对如何正确选择地形点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地貌;地形点;等高线;地性线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opographic mapping of the basic theory, combined with his own relief map surveying practice, on how to correctly choose the terrain point puts forward some shallow views, which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landscape; terrain points; contour; land lines
2095-2104(2012)
0 引言
目前,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有多种,如晕渲法、晕滃法、写景法、分层设色法和等高线法等,虽然它们各有其特点,但都是以等高线为基础表示地形的,由于等高线具有明确的数量概念,已成为地貌表示法中最科学、最有实用价值的一种方法。
对于传统的白纸测图来说,是根据已测量地形点的高程,按照等斜坡采用比例内插法并按照实际地形的变化情况,现场手工勾绘等高线的,等高线图形表示的地貌一般比较形象和逼真,由于视距的精度一般来说只能达到1/200—1/300,地形点的数学精度是比较低的。
对于全野外数字化成图来说,是利用全站仪采集地形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内业,采用数字化成图软件,将所采集的数据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按照等斜坡自动生成等高线的,虽然地形点的数学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等高线描绘缺少与实地相对照的过程,生成的等高线一般比较生硬或呆板。
为了提高地貌描绘的真实性,外业数据采集时,在保证地形点有足够密度的同时,所有地形特征点必须立尺(镜),因此,地形点选择的正确与否是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关键,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测绘工作实践,谈谈正确选择地形点的经验和体会。

1.等高线与地形点的关系

由于等高线的精确程度不但与地形点本身的平面和高程精度有关,而且还与实地选择地形点的位置有着密切关系,如图1,为一个三坡面的山坡,若选择的地形点均在各坡面上,而对山沟、低洼的地方未选择地形点,结果测绘出来的等高线图形比较平直,地貌被显示成为一个平缓山坡的形状,等高线所表示的地貌与原来的地形不相符合,产生了严重的失真,如图2,对于同样的一个地形,若对各坡面、山沟和低洼处都选择地形点,则测绘出来的等高线图形弯曲的比较自然,与实际地形相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7ctime.com
比较,所表示的地貌就真实得多,如图3,这就说明了地形点选择的正确与否,对等高线所表示的地貌真实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地性线是构成地球自然表面的骨架

地性线是自然地貌各个不同坡面的交线,是构成地球自然表面的骨架。一般情况下,地性线按照走向可分为两大类四小类。
2.1 第一类是垂直方向的地性线,是由上而下的坡度线,其走向垂直于等高线,具体又可分为两小类。
2.2分水线,也是山脊线,如图4所示,这条线坡度走向是由上而下倾斜的,一般用实线表示的;
2.3合水线,又称山谷线,如图5所示,合水线坡度走向也是由上而下倾斜的,一般用虚线表示的;
2.4第二类是水平方向的地性线,它是改变坡度的坡面交线,又称变坡线,它是与等高线方向平行的线,也分为两小类。

2.5 坡缘线,它是相邻两个坡面倾斜角突变而成的地面交线,如图6所示;


2.6 坡麓线,也叫坡脚(底)线,它是陡坡变为平坡的坡面交线,如图7所示;

3.地形特征点必须立尺

地形特征点,一般是指几条地性线的交点,如图8,山顶点是分水线的交点,鞍部是分水线与合水线的交点,谷会点是合水线的交点,这些点都是地性线上的关键性的地形点,如果不立尺测定出来,等高线图形所显示出来的地貌形态与实地不相符合,必然会产生地貌失真。

4.加密坡度变换点

在地性线上选择地形点,除必须选在地形特征点上外,还要在坡度变换点上立尺,如图9中,弧线AB是自然地面线,插绘等高线时是以AB两点间的直线代替曲线AB,在C点处就产生了高程误差△h,若在C点处再加测一个地形点,则AC和CB之间的高程误差就大大的减少了。
在实际的地形图测绘中,由于凸、凹形山坡,等高线的大致走势为上疏下密或上密下疏,如果不在坡度变换点上立尺,就有可能把凸、凹形山坡表示成等高线均匀分布的等斜山坡,同样也会产生地貌失真。
由此可见,在地性线上加密变坡点,可以提高等高线的精度。
但有些不在地性线上的变坡点,也不是明显的变坡,只是起伏不平的粗糙地,就不应作为变坡点来处理,这样可以保证总体地貌不变形。

5. 地形点间距的确定

由于在插绘等高线时,是按三个或四个地形点所组成斜面进行的,所插绘出来的等高线也概括不了实地的地貌,而产生了地形概括差。一般用下式计算:
---------------------(1)
在(1)式中,M为地形概括误差的系数,L为地形点之间的间距。从上述公式可看出,地形概括误差与地形点间距的平方根成正比例关系,地形点之间的间距,相关测量规范都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是以能够准确反映地貌为原则的。对于平坦地区,从表现地貌考虑,地形点可以稀疏一些,但由于地形图用于土石方量计算时,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程点,对于较为复杂的地貌,图上每1cm应有一个地形点,特殊地形甚至还要更密一些,但是,地形点的疏密程度也是要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地形点过密,不但工作量大,插绘等高线出现困难,而且还会引起总体地貌发生变形;除此之外,地形点的疏密程度,还与地形类别、成图比例尺和等高距等因素有关,通过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测绘实践证明,认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地形点之间的距离按图上2cm—3cm考虑为好,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论文导读:
6.结束语
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从事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生产实践,对正确选择地形点,提出的一些粗浅看法,由于我们测绘基础理论水平较低,加之生产实践经验不足,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同仁批评斧正。
参考文献:
李金如等编.《地形测量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11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学》编写组编.《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05
[3] 国家测绘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注册测绘师考试辅导教材《测绘综合能力》.北京:测绘出版社,2009.12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