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PBL联合LBL教学法,中医儿科护理学,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718 浏览:47251
论文导读:的不足27-304.1部分学生不适应PBL联合LBL教学法27-284.2学习占用时间长,效率不是很高284.BL联合LBL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不够改善28-30结语30-32致谢32-33参考文献33-37附表一37-39附表二39-41综述41-49参考文献47-49
摘要:目的:比较PBL联合LBL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劣势,探讨适用于中医儿科护理学教学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而改善中医儿科护理教学质量,提升体素质。策略:选取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2010级护理1、2两个班学生共129人为试验对象,其中护理1班为实验组64人,采取PBL联合LBL教学法,护理2班为对照组65人,采取LBL教学法。采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平主编的《中医儿科护理学》第一版教材,选取第三章《肺系病证》、第四章《脾系病证》、第六章《肾系病证》、第七章《时行疾病》的论述课部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学期的教授,完成LBL教学法内容和PBL联合LBL教学法内容后采取问卷的形式,让对照组对LBL教学法进行评价,试验组对PBL联合LBL教学法进行评价。并在两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前提下进行论述考试。所得统计数据采取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浅析。结果:(1)效果评价问卷调查结果:时间合理条目的评分两种教学策略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其余17个条目评分PBL联合LBL教学法均高于LBL教学法(P0.01,)。(2)论述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总分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其中简答题、论述题和病案浅析题成绩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其他基础知识题各题成绩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在中医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PBL联合LBL教学法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潜能和对知识的查阅归纳总结能力,提升学生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及解决实际不足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与学习能力全面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在实施PBL联合LBL教学法的历程中还有着很多不足之处,护理教育者应不断改善提升,使PBL联合LBL教学法取得更好的效果,尽最大努力、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关键词:PBL联合LBL教学法论文中医儿科护理学论文教学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6-8
ABSTRACT8-11
前言11-13
探讨对象与策略13-16

1. 探讨对象13

2. 探讨工具13

2.1 一般情况调查表13

2.2 PBL联合L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问卷13

2.1 问卷制定13

3. 探讨策略13-15

3.1 教学内容13-14

3.2 LBL教学法14

3.3 PBL联合LBL教学法14-15

3.1 确立不足14

3.2 自学准备14

3.3 课堂讨论14

3.4 集体总结14-15

3.5 上交作业15

3.4 教学策略评价15

3.4.1 问卷填写15

3.4.2 书面考核15

4. 统计浅析15-16
结果与浅析16-20
1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16-17

1.1 两组学生年龄、入学成绩比较(见表1)16

1.2 两组学生性别构成、生源地比较(见表2)16-17

2 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结果17-18

2.1 两种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效果比较(见表3)17-18

2.2 两种教学策略能力提升比较(见表5)18

3 论述考试成绩结果比较18-20

3.1 两组学生论述考试主观题成绩结果比较(见表6)18-19

3.2 两组学生论述考试客观题及总成绩结果比较(见表7)19-20

讨论20-30

一、PBL联合LBL教学法提升中医儿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20-23

1. PBL联合L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0-21

2. PBL联合L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21-23

二、PBL联合LBL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23-30

1. PBL联合LBL教学法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兴趣23-24

2. PBL联合LBL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24-25

3. PBL联合LBL教学法能提升学生的能力25-27

4. PBL联合LBL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不足27-30

4.1 部分学生不适应PBL联合LBL教学法27-28

4.2 学习占用时间长,效率不是很高28

4.3 PBL联合LBL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不够改善28-30

结语30-32
致谢32-33
参考文献33-37
附表一37-39
附表二39-41
综述41-49
参考文献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