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对话哲学:激活思辨课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12 浏览:10799
论文导读:高于生活的宗旨开展教学活动。二、教学流程1.在矛盾冲突中识别观点。【导入】穿越剧已成为当下电视剧的新宠,今天我们也来玩把穿越,一起坐上“时光穿梭机”来到18世纪的法国。先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爱情苹果的浪漫故事(故事略)……然而爱情苹果还一度被人们称为“狼桃”,后来一位法国画家戏剧性地试吃了“狼桃”,

一、设计思路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深思,而我们的教学也需要这样的追问与深思。因为这种追问是对原有认知的怀疑,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惊讶:“怎么可能?!”“这是为什么呢?!”无疑这样的哲学课堂是成功的,也是充满哲学味的。本课尝试构建一种“在生活中发现,在探究中生成,在体验中感悟,在运用中深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秉承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宗旨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学流程

1.在矛盾冲突中识别观点。

【导入】穿越剧已成为当下电视剧的新宠,今天我们也来玩把穿越,一起坐上“时光穿梭机”来到18世纪的法国。先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爱情苹果的浪漫故事(故事略)……然而爱情苹果还一度被人们称为“狼桃”,后来一位法国画家戏剧性地试吃了“狼桃”,从那以后,上亿人开始安心享受这位“敢为天下先”的勇士冒死体验而给人们带来的口福。
师引出课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设计意图】穿越,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古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故事让学生感悟:实践出真知。
【观点碰撞】像哲学家一样深思。
学生辩论:正方——秀才不出门不知天下事,反方——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
【设计意图】在观点的碰撞中确认、明晰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巧设陷阱,及时质疑,从理由中生成。
【对话片段1】学生甲:我方认为,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现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不出门照样可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我愿意宅在家做一个快乐的“宅男”。
学生乙:我方认为,对方辩友你的观点不就否认了老师刚刚讲的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吗?
……
教师引导:貌似都有理呢,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具有其合理性,我们既可以通过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认识,这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违背,学习而来的知识也是从实践中来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获得的是直接经验(认识),而通过学习我们能获得间接经验。从刚刚的辩论中,我已经看到未来哲学家的风范,很善于动脑,很有哲学的思辨味。

2.引导学生在情景再现中展示观点。

师:我们坐上时光机又来到了17世纪的英国某医院。(呈现材料)
(1)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竟然奇迹般地挽救了他的生命。其他医生仿效,结果造成病人大量死亡。此后便被禁用。
(2)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一位医生给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热潮,导致很多病人死亡。
(3)1901年维也纳医生发现了人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21世纪人们拥有了更加先进的医学仪器,人类的输血历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合作探究】1.第一次给病人输羊血成功,发现输血可以救人,说明什么哲学道理?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最终解决理由,说明是什么推动人们认识的发展?又是怎样推动的?
【对话片段2】生甲(第一小组展示观点):第一次输羊血成功,发现输血可以救人,说明在实践中人们获得输血可以救人的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生乙(第二小组展示观点):在输血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发现理由、产生新要求,从而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生丙:“21世纪人们拥有了更加先进的医学仪器,人类的输血历程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说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完备的工具,推动我们对输血的认识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师小结。

3.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师:讲述故事巧设疑团,我们坐上“时光穿梭机”又来到清朝河北沧州的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有一年运河发大水,寺庙的山门经不住洪水的冲刷倒塌了,一对石头雕刻的大狮子也跟着滚到河里去了。过了十几年,寺庙的主持想重修山门,要把那一对石狮子打捞上来。可隔了这么长时间,到哪里去找呢?和尚:“去下游打捞。”看河守堤的老河工:“去上游打捞。”诗人:“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应该在原地。”
【设计意图】通过举手表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到底在哪里?疑团谁来解决?真相谁来揭晓?
【对话片段3】师:我们现场表决一下,你同意以下哪种观点?(过程略)通过表决,我们统计5个同学认为在原地,41个同学认为在下游,没有同学认为在上游。那到底谁是正确的呢?我们先请各观点派一位代表来说明理由。
生甲:我们认为发洪水把石狮子冲往下游,当然应该在下游!
生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你们真乃不明事理!石狮子非木头所刻,怎能被冲至下游?石狮坚固而且沉重,河沙疏松而且轻浮,石狮湮于泥沙之中,只会越沉越深,你们反而到下游去找,岂不枉费了功夫!
师: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谁的观点正确呢?认识本身不能判断,客观事物本身——石狮子也不会告诉我们在哪里,石狮子究竟在哪里?故事的结局究竟如何?
生:上游!原地!(大家争论不下)
师:谜底揭晓,当时人们对老河工的话也只觉得好笑,没有一个人理睬他。倔强的老河工,像是受了很大的屈辱,他只身一人,撑船下河。只用了吃顿饭的工夫,在石狮沉没的上游方向找到了。这可出乎大家的意料。水往,一个石狮有几千斤重,自己又没长腿,怎么会跑到上游去呢?
生(一阵躁动):怎么可能会在上游呢?不可能吧……
师:不用怀疑,老河工已用实践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在上游!这也充分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依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有的同学还在摇头觉得不可思议,那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请大家回去查阅资料,下节课来分享石狮子为什么在上游。

4.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师:庙里的和尚感叹,下次发洪水我们就有目标啦,直接去上游捞,不需要再寻寻觅觅啦。
引领学生在和尚的感叹中体会: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设计意图】自然过渡,谜底揭晓,最后回归生活、指导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理由。
【拓展延伸】由陶行知改名引发的哲学深思:原名——陶文浚,大学求学时,受王守仁“知是行之始”的影响,改名为“陶知行”;后来他在实践中总结教学做合

一、主张从实践中论文导读:

学习真知,在一位陌生人的倡议后毅然改名“陶行知”。你从陶行知的改名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哲学原理?

三、教后反思

《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帮助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策略,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尤其是辩证的思维策略。
“对话哲学”是营造思辨哲学课堂的极佳选择,对话哲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不是讲述与接受,不是灌输与被灌输,而是相互生成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在情景的创设中一起完成对理由的探究与深思,对话哲学不是一种观点对另一观点的否定,而是观点与观点的同频共振。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深思,而我们的课堂也需要这样的追问与深思。因为这种追问是对原有认知的怀疑,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让学生产生惊讶和追问,无疑这样的哲学课堂是成功的,也是充满哲学味的,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哲学课堂“深思宇宙,问辨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高级中学)
注:作者系2013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高中对话哲学:激活思辨课堂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政治)一等奖获得者,本教学设计是基本功大赛的比赛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