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马克思哲学思想改变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720 浏览:154720
论文导读:的事,而是哲学立场上的分歧,马克思的思想正在转向现实,虽然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哲学的主观主义对于自由,启蒙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它的优越性,但是马克思作为黑格尔的学生,他意识到单纯的主观主义有他的局限性,马克思哲学的立场在往现实的方向走,而“自由人”则走向主观主义的极端,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人”的文章全是毫
【摘 要】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哲学革命,这场哲学革命宣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建构出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全新的哲学体系,但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改变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青年黑格尔派中分离开来后经历了一系列思想的转变才最终完成了他的哲学革命,文章就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进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自由人;分歧;思想转变
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大致从1841年其博士论文完成到1845年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为止,恩格斯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一文件的完成也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转变的完成,这一思想转变“造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哲学革命,并在当代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价值和作用。”

一、走向社会政治舞台

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后希望在大学谋一教职,成为哲学教授,然而正在这一时期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成员鲍威尔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由于他在思想上的极端性,遭遇到虔诚派,保守派甚至是自由派的某些方面的激烈攻击,鲍威尔的大学教授职位不保,马克思作为鲍威尔集团中的主要理论家,思想家,鲍威尔的解雇也就明确的意味着马克思进入大学任教的可能性被打破,也即意味着马克思进行纯哲学研究的道路成为不可能,在这一情况下,1842年初,“在大学任教的愿望破灭以后,马克思通过为《莱茵报》撰稿以及任该报主编开始直接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即开始实际的参与到当时的新闻界,政论的工作中去并很快表现出其突出的才能。

二、与“自由人”的决裂

“自由人”实际上是以鲍威尔兄弟为首的,持非常坚定的自我意识立场的人,马克思当时作为青年黑格尔派左翼的成员,他与“自由人”的思想观点是十分接近的,但在这一过程中,鲍威尔受到了不公正对待,虔诚派,保守派,自由派的某些部分都对鲍威尔进行了很尖锐的攻击,导致鲍威尔的大学教授职务被免除,这使得“自由人”变得极其尖锐,极其的愤怒,对基督教德意志世界充满怨恨,他们甚至把鲍威尔被解雇这一事件看成具有世界历史作用的事件,他们对当局的抗争的尖锐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一种主观主义的哲学在受到压制的时候所迸发出的愤慨和怒火是多么的强烈,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自由人”把《莱茵报》当做机关报,不断的把一些尖锐的,刻薄的文章发给马克思,并对马克思发号施令,这时的马克思实际上和自由人已经开始发生分歧,但作为《莱茵报》的主编,马克思固然也发表了一些“自由人”的文章,但这些文章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主观主义的极端的形式,这种极端的形式由于鲍威尔受到压迫而表现的更加极端,马克思认为这样来讨论宗教、政治理由是完全不恰当的,马克思并不是为了保住《莱茵报》主编的位置故意为之,而是马克思在其基本的观点上和“自由人”产生了分歧。
由此可以想象,是“自由人”由于鲍威尔受到了压迫而使得他们的主观主义的哲学发展到了极致,马克思作为《莱茵报》主编不能接受这一点,同时,在哲学思想上,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别,马克思对自我意识哲学的纯粹主观主义的立场是有保留的,因此,马克思与“自由人”的决裂绝不仅仅是义气上的事,而是哲学立场上的分歧,马克思的思想正在转向现实,虽然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哲学的主观主义对于自由,启蒙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它的优越性,但是马克思作为黑格尔的学生,他意识到单纯的主观主义有他的局限性,马克思哲学的立场在往现实的方向走,而“自由人”则走向主观主义的极端,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人”的文章全是毫无作用的牢骚和空论。
马克思在哲学思想上和“自由人”有了巨大的分歧,鲍威尔是对黑格尔哲学作了自我意识解释的最主要的思想家,而且他实际上更彻底的站在黑格尔哲学的费希特的因素上,但是马克思虽然一开始也是站在自我意识的立场上,但是马克思对此有所保留,他意识到主观主义的哲学有其局限性,特别是把应有和现有对立起来,这一对立必定形成一种批判,而且是非常激进的批判,但另一方面,这种批判与现实离得越来越远,“自由人”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特征。正是这一点使得马克思与“自由人”彻底决裂。

三、物质利益理由的困惑

马克思作为《莱茵报》的主编,他固然十分关心莱茵省议会的动向,而莱茵省议会的许多理由的探讨实际上都是物质利益理由,例如禁猎法,地产析分等,马克思经常参与这些理由的谈论并对这些讨论进行评述,物质利益困惑理由对于“自由人”来说是没有必要探讨的理由,但对于马克思来说,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哲学上与“自由人”有分歧,马克思更多的关注现实理由,另一方面,作为《莱茵报》主编,马克思不得不探讨这些理由,这是其职责所在,但当马克思接触和探讨这些理由时他感到无能为力,这些理由严重困扰着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并不能解决这些理由,和黑格尔哲学相比较,物质利益理由很显然在精神的自我上升运动中被扬弃,对“自由人”来说,纯粹自我意识立场的哲学家来说,这根本不是理由,而这些理由却实实在在的困扰着马克思。
因此,当马克思同“自由人”决裂时,实际上意味着他的哲学更加倾向于现实的维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所要求的现实的维度,另一方面,当他更加关注于社会历史的现实维度的时候,物质利益理由又开始出现在他面前,马克思感觉到无能为力,所以,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的政论依然从法学或哲学的原理出发来谈论。
大体上,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的政论一方面是物质利益进入到他的视野中,另一方面,他深深感受到这样的理由从他的哲学观点来看是难以处理的。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杨耕,陈志良,马俊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杨春贵.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M].北京:党校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范雯绮(1988- ),女,浙江杭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研究。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zzxlw/lw36280.html上一论文:试析中职学校《哲学与人生》团体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