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信息化社会高职教育存在理由及应对措施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991 浏览:60964
论文导读:那么终身学习就建立起来了。今后走入社会,即便没有老师,也能自主的进行学习,学习化的社会就建立起来了。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除了传授知识之外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要向完全信息化迈进,这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信息化资源,使教育过程和教学资源信息化,使用多媒体教学、无机化考试
摘要: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和电子产品也充斥着高职教育的课堂,本文讨论如何将这些信息化的产物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当今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生活,购物、打车、医院挂号等衣食住行的理由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生活中我们已经离不开网络。为适应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该如何变革是我们值得深思和讨论的理由。

一、信息化社会,高职教育存在的理由

现在的青年一代已经很少从报纸、书本和电视上获取信息,而是通过手机、电脑了解时事新闻、获取知识、观看视频和小说。在校园里转一圈,会发现满校园的学生,几乎个个握着手机,吃饭时、闲聊时、乘坐交通工具时、甚至上课时都会时不时拿出手机处理各种事情。了解时事新闻、游戏升级、交友聊天、微博、微信记录当前状态、心情与朋友分享,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快要占据他们的整个世界。
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比较好动,不容易静下来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各种新型软件、游戏、视频的出现,使他们无法抗拒。所以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上课的最佳伴侣。有一次上课发现一个同学手机插着外接电源看电视剧,被没收了手机之后,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了。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杜绝手机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想办法让手机和网络服务教学。

二、信息化社会,教学改革的几点策略

1.根据课程资源的性质建设网络课程资源。

高职教育要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改革是必须要的,改革以来,接触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资源,面对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形态,各种适用于当今教育的产品也接踵而来,优质核心课、资源共享课、微课程等等。作为资源的使用者,我们也做了很多相关的工作,课程资源的建设要根据资源的性质选择形式,对于枯燥晦涩的内容可以采用微课程的形式组建资源,比如课程的发展史,文字晦涩又不容易记住,以微课程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教学。对于操作性强的内容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组建资源,比如实训操作过程,做成动画的形式比单纯的讲授操作过程更加的形象,印象深刻便于记住。

2.提高学习兴趣,学会享受学习

在课堂上我曾今问过喜欢玩手机的同学,如果每次上课都让他们什么都不干,只是玩手机会怎么样。他们表示那肯定受不了,可是他们现在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被手机占据。造成这种后果的理由一是他们觉得课堂的理论传授枯燥无味,二是他们普遍都有逆反心理,越不让他们玩手机他们就越想玩。要解决这些矛盾,最主要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享受学习。是一直以来教师面对的课题。在授课过程中将网络资源融入传统教学中,需要教师做好传统教学和网络资源的协调工作。在平常的授课中,对于枯燥晦涩的知识讲解时可以插入视频、微课、动画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事。可以在课上给学生布置小任务,让学生课下通过老师给的资源解决教师布置的任务。使学生在课下的时间也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向完全信息化迈进

大学里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特别是对于网络资源,强加很难有最佳的效果。对学习者而言,信息社会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如果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终身学习就建立起来了。今后走入社会,即便没有老师,也能自主的进行学习,学习化的社会就建立起来了。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除了传授知识之外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要向完全信息化迈进,这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信息化资源,使教育过程和教学资源信息化,使用多媒体教学、无机化考试等教育手段和策略,培养出信息化新人才。要让学生适应网络学习,使上网学习成为习惯,就像上网看新闻、刷微信、上一样。慢慢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习惯。为今后的个人发展做好准备。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要想课堂上不出现手机等电子设备是不可能的事情,让这些信息化的产物服务于教学是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要想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作为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投身教育资源信息化和学生无纸化练习和考试模式的建设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作者单位: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覃川.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汪震球.教师必备的创新意识[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4).
作者简介:华英杰(1983.2-),女,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程测量方向。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zjylw/lw50302.html上一论文:浅议只有优胜劣汰才能保持教育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