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新课改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129 浏览:83375
论文导读:索的新课题。【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自2005年新课改以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学任务的重点。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材,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面对着变化与适应。奋斗在教学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以往机械重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而且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高效的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成为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自2005年新课改以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学任务的重点。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材,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面对着变化与适应。奋斗在教学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以往机械重复的训练教学变成了启发式为主的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水平,高效教学。

一、新教材特点

1、整体模块的顺序。新教材模块化设置及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安排知识,不少章节内容和顺序被打乱,如将“解三角形”与“数列”、“不等式”这些数学知识和思想策略没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捆绑在一起,安排在必修5 中,显然属典型的人为制造的知识割裂现象。在必修2《平面剖析几何初步》中列出了有关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新教材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简单的线性规划、均值不等式集中在一起安排在必修5,使得重点与难点过于集中。
2、新教材内容总体偏多,部分内容的编排不尽合理,新课程包括5 个必修模块和4 个选修系列,5 个必修模块基本涵盖了以往课程的内容,而这4 个选修系列中不仅涉及了以往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往课程中没有的。2009 年,江苏省教育厅提出“五严规定”,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制约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在总的教学时间不增反减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偏多和教学时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1、在教学策略的改善中, 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积极地、独立地进行数学深思的空间。不管是传授式还是活动式(相应的, 学生学习方式是接受式或发现式) , 只要学生有思维的自主, 就是学生的自主地位得到体现。
2、根据数学知识的认知需要, 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思想策略上多做引导, 在具体细节上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做、多阅读、多深思、多交流, 让学生多发表意见, 教师自己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多听少讲, 在关键点上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目前存在的理由是, 教学策略的选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提问忽视学生探究, 课堂讲授不注重学生的反应, 活动、合作、讨论流于形式, 穿新鞋走老路, 等等。教师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教”,往往以“教”代“学|”, 忽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3、探究性学习。高中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公式都是前人经过长期探索而得到的, 然而, 学生往往难以感受其中的探索过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概念、定理等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 对学生来讲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 在讲授/直线方程一般式0的概念时, 若直接引出方程Ax+ B y+ C = 0(A、B 不同时为0 )叫作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然后再论证、分析, 从传授知识的角度上看, 也许是没有问
题的, 学生也能完成相应的练习。但为了体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可以尝试设计以下教学方案。
( 1)已学过的直线方程有几种形式? (学生回忆写出)
( 2)上述四种方程都是怎样的方程, 是否具有统一形式? (学生分析、讨论、新课改后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转化后回答)
(3)任何一条直线的方程是否都可以写成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 反之, 二元一次方程是否都能表示一条直线?
学生在探索讨论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对直线倾斜角不讨论或对直线方程Ax + By + C = 0中的B不讨论的情况, 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 然后学生形成一个结论, 即任何一条直线的
方程都可以写成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 反之, 二元一次方程都能表示一条直线, 教师给予论证, 最后顺理成章地给出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概念。整个过程顺畅自然, 没有生硬灌输。

三、情景化教学

让课堂情境化就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灵活地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 采取诸如故事法、理由法、视听法等策略,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情境之中,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活思维, 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实效。
1、创设导入情境。通过情境的导入展开内容, 可以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执教“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 可创设如下情境: 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能顶上吗? 已知诸葛亮解出理由的概率为0.8, 三个臭皮匠解出理由的概率分别为0.5, 0.45, 0.4, 且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 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的概率比较, 谁大? 这样, 学生就有浓厚的兴趣和老师一起探究。
2、针对学生疑点、难点设计理由情境。在数学教学中, 不管采取什么策略进行教学总伴随着一些理由, 理由设计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如在讲授“曲线的参数方程”一节时, 可设计物理学中物体的平抛运动, 求其运动轨迹。当学生用求曲线普通方程的策略深思时, 竟找不到列方程的条件。这时教师适当点拨: 如果不能直接寻找关系式, 能否间接去找呢? 暂时陷入矛盾中的学生经过独立深思, 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结果发现: 借助时间参数, 利用物理力学原
理可以写出物体运动依赖时间变化的方程组, 从而间接地得到了运动曲线的参数方程。精心设计理由, 引导学生围绕理由主动探究, 可以将知识内化, 又可使学生由“知”向“行”顺利迁移, 做到知行统一。

四、活动化教学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 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设立“教学探究”、“教学建模”等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深思, 积极
探索的习惯, 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创造的历程, 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学会学习, 而且学会合作; 不仅学会了知识, 而且学会了创造。学生在活动中自觉
的将知识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不完全知识变成完全知识,因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如在讲“椭圆定义”时, 可预先布置学生带好图钉、绳子、纸。在课堂内告诉他们策略, 让他们动手实践, 使学生享受到探索新知识的快乐, 并且还为他们学习双曲线、抛物线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爱琴.创新理念,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成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0,(05).
[2]白金祥.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
[3]叶玲.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