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止血带引起医源性压疮原因与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740 浏览:121442
论文导读:在穿刺点近心端扎止血带,目的在于增加远端静脉回流阻力,使静脉压升高,浅静脉充盈,穿刺后回血明显,采集标本时血易于抽出。如捆扎不当,特别是扎得过紧,往往使静脉充盈不满意,采血量较大时抽吸困难,还可使远端原有血管损伤、缺血性病变加重。3.3止血带结扣离穿刺点的距离静脉输液时止血带结扣离穿刺点的距离最佳为5~10cm。
【关键词】:止血带;医源性压疮
2095-6851(2014)06压疮(pressure ulcer PU),即压力性溃疡,是指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所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害[1,2],发生的理由有局部组织持续受压、理化因素刺激及机体营养不良等。压疮护理一直是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3]。压疮不仅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治疗费用,严重时还可继发感染危及患者生命[4]。使用医疗器械,患者移动度差,血液循环不良等因素共同导致医源性压疮的发生,更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临床上可见于丁字鞋防护不当,皮肤牵引防护不当,手术期间血压计袖带压迫,止血带忘记松解,软枕防护不当,尿布垫皱褶,引流管压迫,气管插管系带过紧等。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发生1例止血带引起的医源性压疮事件,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6岁,诊断:脑梗塞,意识呈嗜睡状态,夜间23:00当班护士为其行左上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首次穿刺失败,未松解压脉带,后又拿出另一压脉带重新选择右上肢穿刺,见回血,松压脉带,予20%甘露醇125ml静滴。于次日17:00护士交接班时发现左前臂压脉带使用处呈环状长约31cm,宽0.7cmⅡ期压疮。止血带持续时间为18小时。
2理由分析

2.1首要理由

2.1.1基础操作技能不过关 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未严格按规范使用止血带,做到止血带一人一带。
2.1.2 交接班制度未落实 护士在患者班班交接时未做好全面皮肤评估,交接班不认真、仔细,未交清也未接清。

2.2次要理由

2.1责任护士只观察了输液处局部皮肤,并没有进行更全面和详细的皮肤评估。

2.2对于肢体肿胀未引起重视,未做进一步的病情评估。

2.2.3未严格按规范使用止血带,止血带选扎位置不合理,隐于衣物内,不易被发现,容易遗漏。

2.4无良好的工作习惯,操作前后未检查及整理用物。

2.5交接班流于形式,交班过程中,危重病人评估标准不够仔细、全面。

2.6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危重病人管理能力弱。

2.2.7当班护士工作责任心不止血带引起的医源性压疮的原因与策略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强,工作不够仔细,条理性差。
2.2.8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责任护士疏于对患者生活护理的关注,在给患者擦身时未及早发现理由。
3讨论
3.1止血带的类型简单圆柱形,特点:疼痛,易滑脱松解;扁平宽带形:患者舒适,疼痛减轻;卡扣式止血带;电动充气式。临床上前两者较常用。
3.2止血带的作用原理在穿刺点近心端扎止血带,目的在于增加远端静脉回流阻力,使静脉压升高,浅静脉充盈,穿刺后回血明显,采集标本时血易于抽出。如捆扎不当,特别是扎得过紧,往往使静脉充盈不满意,采血量较大时抽吸困难,还可使远端原有血管损伤、缺血性病变加重。
3.3止血带结扣离穿刺点的距离静脉输液时止血带结扣离穿刺点的距离最佳为5~10 cm。其根据是:短于3cm时,小静脉腔内血流量少,使其压力小,不易回血;止血带结扣点长于20 cm,则回血慢,血管不易充盈,造成穿刺准确率低,所以5~10 cm最佳。同时,扎止血带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易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皮肤发绀,血管走行不明显或把血管压瘪,不利于静脉穿刺的成功。
3.4止血带结扣点的位置止血带结扣点不能在所要穿刺的血管上。结扣点在穿刺的血管上,一是血管充盈慢;二是不能阻止静脉回流,即使针头刺入血管也不回血,往往造成穿刺未成功的假象;三是扎的过紧易把血管压瘪,使液体滴入不畅。为此,止血带的结扣点应在血管旁开l~2 cm为宜,多于2 cm时解结扣不方便。
3.5策略静脉穿刺操作时要求必须暴露使用止血带的位置,衣袖不能遮盖止血带,以便于观察和及时发现理由。做到止血带一人一带一消毒,操作前检查治疗盘,操作后常规整理用物。组织全科护理人员静脉穿刺培训,以操作示范、DVD光碟相结合。进行静脉穿刺操作考核,做到人人过关。规范交接班时危重患者标准评估步骤及细节,交接班时查看仔细。科室的科务会议上讨论该事件,使每位护士意识到长时间扎止血带的严重后果,不仅仅是该患者发生压疮,更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肢体缺血坏死直至截肢。止血带引起的医源性圧疮事件纳入科室新进人员的风险管理培训内容。
参考文献
[1]汪华容,廖健敏,彭敏.住院患者压疮危险评分为中、低危压疮临床特征分析与策略[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11,27(4):61-63.
[2]吴容,朱长生, 封红伟,等.应用计算机压疮管理系统优化压疮监控流程的策略与效果[J]. 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A):50-52.
[3]陶俊荣,曹允芳,徐冬梅.难免压疮上报管理体系在压疮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48):1392.
[4]李秀珑,刘亚平,杨嫒苹,等.实施压疮监控管理流程降低压疮发生率[J].河北医药,2011,33(19):3029-3030.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yxlw/lw36050.html上一论文:对于恒益养生膳寓医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