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教育传播与技术手册(第四版)》前言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946 浏览:110370
论文导读:
[编者按] 全美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在近20年中一共编辑出版了四个版本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其中的第三版由Routledge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9月在国内出版了中译本。在中国学者翻译第三版期间,以J. Michael Spector、M. Did Merrill、Jan Elen和M.J. Bishop为首的团队又开始了第四版的编撰工作。本文是任友群应他们之邀为第四版撰写的前言,成稿于2011年12月。2013年11月任友群收到了Springer出版社即将出版发行的第四版。第四版包括6大部分74章,约1000页。这里发表的就是第四版前言的中文版。
[摘 要]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意识到了任何技术都不能自发地对教育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因为这终究不是技术本身的理由,而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学习,我们用技术做了什么。从研究和应用两个角度看,教育传播技术都是一个很不“稳定”的领域;新与旧有时就在转瞬之间。另一个教育技术从业者面对的难题是: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以及如何处理与之相随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不同。此外,教育技术从业者还被一个理由所困扰:究竟哪里是教育技术与计算机的学科界限。我们需要重建独立的教育技术理论框架,我们也需要重新界定教育技术研究的范畴和目标。研究者们基本认同教育技术学科的核心理由是用技术推动/支持学习。因此一切能在学习过程中起推动/支持作用的技术的开发、设计与应《教育传播与技术手册(第四版)》前言①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用都应该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范围内。
[关键词]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 前沿; 学习过程
[] A
[作者简介] 任友群(1969—),男,江苏苏州人。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论、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教师教育研究。E-mail:yqren@admin.ecnu.edu.cn。
教育中的ICT(ICT in Education)
1987年,Alfred Bork(1987)在《Learning with Personal Computers》一书中提到:微型计算机(Micro Computer)将会使学校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然而,25年过去了,尽管从总体上来说发达地区的个人计算机覆盖率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台(甚至一人多台),我们却并没有看见期待中的根本性的教育变革。在对过去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我们可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人对技术给教育所带来的正面效果可能过于乐观。如今,人们开始反思技术除了能让教学效率更高、在比较琐碎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外,还能给教育事业带来什么。一些怀疑主义者甚至开始深刻地质疑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些人倡议保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仅仅依赖教师、纸质印刷的教科书和黑板(开明一点的技术保守主义者可能会接受干擦式的白板)。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意识到了任何技术都不能自发地对教育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因为这终究不是技术本身的理由,而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学习,我们用技术做了什么。当一项新技术出现时,我们应关注的是技术的“教育潜力”(Educational Potential)以及给学生提供的学习支持,这些机会通常被新设备的新奇性所遮盖住。研究者和教师的责任就是去发现并揭示这些机会以及与之相关的,可以变革教育的教育潜力。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在对技术之于学习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节的探索。本手册谈到了很多有关探究技术显著影响学习的方式,以及技术如何为学生、教师与资源的互动提供机会的新研究。尽管本手册中的这些研究只是21世纪宏大图景中的一小部分,但我们却能从中对正在逐渐显露的“变革”窥知一二(虽然这些变革已经晚于Bork当年的推测)。
在当今的学校中,我们已经使用了很多技术,其中一些是专门针对学校而开发的。常用的教育技术包括有课堂应答系统(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文字处理软件(Word Processor)、投影仪(Projector)、交互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等。所有这些技术与很多其他技术一样,还被广泛应用于非学校教育目的的其他场所中。大部分这样的技术都不是专门为学习或教学而发明的。然而,那些为非学校的场合而开发的很多技术如果用在学校中,其应用情况是不同的。就拿文字处理软件来说,它的出现为基于文本的交流提供了便捷,能够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它的设计也主要以提高职场环境中工作的便捷性和有效性为目的。然而,当把文字处理软件置于课堂境脉中时,它的使用策略和使用目的就变得截然不同了。培养教师能够在学校帮助小学生或中学生有效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这和培养管理人员能够在商业境脉中帮助文职人员和办公室助理有效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是非常不同的。
我们该如何看待同一种技术的不同使用策略?我们如何才能看到在工作场合理所应当地应用技术的“教育潜力”?教育技术的定义或许应该强调技术的教学或学习效用。这样的定义倡议,使用技术以及培训使用技术的能力需要与具体的目标相契合。这也正是本手册所强调的教育用途和教育目的。
相比全球范围内数百万名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学者而言,参与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应用于教育研究的只有一小部分。这种趋势的一个结果是,技术开发者和作为新技术最终使用者的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对立。技术开发者创造并赞美新技术和新设备。与此同时,广大希望使用这些技术来教学的教师在新技术面前,可能感到困惑和受挫。这两群人之间很少交换看法和经验,很少互相学习。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由于缺乏有效应用技术的教育用途,并将其整合到教与学中的充分准备,新的教育技术带来的是不适甚至是威胁。在本手册中,我们讲到了许多有关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技术整合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论文导读:兼容也同样带来了挑战。当冒险去使用一种新技术时,通常都会出现各种未知的理由和风险(Spector,2012)。当一项新技术与之前的技术相比非常与众不同,或者说技术的应用方式会为实践带来极大的变化时,各种无法预计的理由都会伴生而来。除了教育技术的“不稳定”外,另一个教育技术从业者面对的难题是: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
nt Knowledge,TPACK)一章就是一个例子。新技术在出现的初期都会出现阻力。而新技术的性价比也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参见本手册的第9章)。技术人员对技术的教育应用的倡议可能会太过于通用,离真实的课堂使用很远。因此这些倡议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通常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也正因此,太多的教师都不能将新技术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手册的第四版,本书亦是鼓励变革的一个风向标。在本书中,我们加入了一个新的部分。这一部分的章节均关注具体的学科领域,并探究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本手册的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也提到了很多有关技术整合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以操作性的、大范围的应用为目标的。
教育传播技术(ICT for Education)
从研究和应用两个角度看,教育传播技术都是一个很不“稳定”的领域,新与旧有时就在转瞬之间。新闻报道总是让《教育传播与技术手册(第四版)》前言①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大众关注“新”事物的新奇性,而不是新技术的实用性。决策者和那些采购人员常常被置身于一个两难境地,即是去追求新的、前沿的但更有风险的技术,还是可靠的、比较老的但更成熟的技术?正如本手册中的很多关注新兴技术的章节所呈现的那样,从基于云的技术到平板电脑应用这样的新兴技术确实值得我们去追踪与关注,因为它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潜力”。然而,技术的成熟度、不同技术之间的互接与兼容也同样带来了挑战。当冒险去使用一种新技术时,通常都会出现各种未知的理由和风险(Spector,2012)。当一项新技术与之前的技术相比非常与众不同,或者说技术的应用方式会为实践带来极大的变化时,各种无法预计的理由都会伴生而来。
除了教育技术的“不稳定”外,另一个教育技术从业者面对的难题是: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以及如何处理与之相随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不同。一项新的技术可能对学习物理很有帮助,但却不一定对学习哲学有用,反之亦然。此外,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学习理论和范式也可能极不相同。有效的技术整合需要教师对技术的教育潜能高度敏感,对某个具体学科有深刻的理解并具备丰富的相关实践经验。有太多不经过谨慎考虑就应用一种新技术的案例,这样的做法只能得到失败。作为一个专业实践者的共同体,我们已经慢慢认识到,所有新的人工制品必须交由真实环境中的教与学实践去检验。这种真实环境中总有一些不能制约的、混乱的情况出现,但日常的教与学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发生的。这意味着,教育技术研究者和开发者需要在不断更新、变化的技术背景下,透过技术的表象,站在教与学的角度去理解、评价和确定新技术的适用性和成功之处。而且,时刻谨记技术带来的机会、好处、局限和风险。任何不加思考熟虑就强制地、匆忙地将新潮的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举动都有可能带我们走入另一轮从美妙期待到苦涩失望的循环。
此外,教育技术从业者还被另一个理由所困扰:究竟哪里是教育技术与计算机的学科界限。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典型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部分课程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部分课程看上去是类似的。不过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这些课程在内容的专业性和难度上又不同于计算机类的课程。最近,一项由IEEE发起的调查倡议,如果在课程中加入非常有针对性的、跨学科的课程,有可能会降低计算机科学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之间的分离以及竞争的状态(Hartley, Kinshuk, Koper, Okamoto, & Spector, 2010)。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比同样接受了良好训练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有时处于劣势。而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到教育技术专业本身的发展,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应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专业“壁垒”,避开资源浪费和期望破灭。这也是Hartley等人(2010)所支持的。也就是说,教育技术从业者应该能够完成计算机科学、教育学从业者不能完成的事情。并且,他们既能和教育工作者又能和计算机从业者合作。简单地说,这实际上涉及重新审视、描绘教育技术学科本身独特的研究范畴、理论体系的确立等学科发展理由。正如Hartley等人(2010)在他的报告中曾定义的教育技术从业者的能力领域:
1. 知识能力——包括对学习理论、学习技术的不同类型、技术支持的教学法以及相关的研究和进展的了解和理解。
2. 过程能力——在21世纪将工具和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推动学习的能力。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是虚拟学习环境、模拟程序或者游戏。
3. 应用过程——将学习技术应用于真实的教育情境,包括从分析、规划、应用到评估的一整套流程。
4. 个人和社交能力——强调在发展信息时代终身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和独立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支持和发展社交和协作能力的需要。
5. 创新能力——认识到技术将不断转变,并能创造新的有效使用新技术的策略;成为教育系统中的有效变革个体是教育技术从业者和信息科学从业者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
从创建伊始至今,教育技术学科经历了几次范式的变革,也获得了可贵的发展。如今,教育技术涵盖了包括教育、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传播等多个学科在内的理论与观点。与此同时,另一种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教育技术只是一味地从其他学科“借用”理论与观点,没有自己学科所独有的东西。我们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不同学科的链接和融合机制并不是简单的“借用”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创新的和富有成效的过程。日本学者英明(Hideaki Koizumi,2004)曾把教育神经科学学科的发展过程称为“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ily)。而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过程也与之相似(参见Richey, Klein, & Tracey, 2010)。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技术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作出了很多独特的贡献。诸如对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所进行的研究就是教育技术的超学科本质的新近例子(作为案例参论文导读:
见van Merrienboer & Ayres, 2005)。
我们需要重建独立的教育技术理论框架,我们也需要重新界定教育技术研究的范畴和目标。目前,研究者们基本认同教育技术学科的核心理由是用技术推动/支持学习。因此一切能在学习过程中起推动/支持作用的技术的开发、设计与应用都应该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范围内。这样的研究内涵就决定了教育技术学科必定是一个围绕着学习与技术两个关键因素的,各类学科交叉、共同参与的大杂烩。这种杂烩所产生的更多的是化学反应而非物理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专业的人,或者不同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的人之间需要进行有建设性的合作。这些人有着很不一样的知识储备、技能、理念和价值观。看待理由的视角也通常不在同一个层面和维度上,他们之间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合作起来?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