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新时期以来菲律宾华文教育初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44 浏览:9236
论文导读:
[摘要]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创办华校的国家之一,虽然七十年代受“菲化”政策的影响,但新时期以来,菲律宾华文教育事业呈现新的生机。本文从新时期以来的菲律宾华文教育入手,着重探讨菲律宾当地华文教育的特色,分析其中存在的理由,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菲律宾;华文教育;本土化;文化认同
1006-0278(2014)01-004-02
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是东南亚华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早创办华校的东南亚国家之一,而且是在一校之内最早实行华文和英文两种学制,即“双重学制”的教学体制。新时期以来,中菲在经贸文化等方面交流越发频繁,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办学、师资培训、教法教材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一、新时期以来菲律宾华文教育概况

菲律宾总人口9920多万人,菲律宾华侨、华人约占1.5%。从大环境看,菲律宾华人基本上是闽南人,相互联系十分密切,基本上使用闽南话或普通话进行交际。
菲律宾本国现共有华校173所,其中,大马尼拉地区75所,吕宋地区48所,米沙鄢地区29所,棉兰老地区21所。目前,菲律宾已有25所大学开设了汉语选修课,学习汉语的学生超过2000人。华校学生的家庭半数以上是华人家庭,老一辈华人大多会说华语,至少会方言。菲律宾青少年学习汉语还是具备一定的目的语环境。但是,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因父母的意愿而学汉语,自己主动学习的动机不明显。
菲律宾当地的华文教育机构主要有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以及菲华商总文教委员会。现有3所孔子学院以及《菲华时报》等6家影响较大的华文报纸。这些机构在华文教育、研究和宣传方面持续发挥着它们的影响力。

(一)新时期以来菲律宾华文教育特色

新时期以来,在华人逐渐融入菲律宾大社会的同时,华文教育最近十数年来又呈现生机,这一时期当地华文教育呈现出新特色。

1.学制完备的华文教育学校

菲律宾华文教育以纳入国民体系的华文学校为主,华文教育沿袭传统侨教的学校模式,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是摆脱不了华侨教育模式的影响。菲律宾著名的华校有光启学校,三宝颜中华中学等,基本上都建立完整的幼儿园到中学一贯制的学制,从小开始培养华裔学生的汉语能力。这些学校大多拥有华人社团赞助的背景。菲华社团中商业人士颇多,以菲华各宗亲会联合总会为首的各种组织,支持和配合菲化后华校的教学工作。

2.教学用语不仅仅是汉语

菲律宾一般学校通用他加禄语和英语教学,仅华人办的华文学校加授汉语课程。很多全日制中文学校实行双语或三语教学,除教授汉语和以汉语为媒介语授课的数学等各门科目外,同时还要教授以当地语授课的以上科目以应对升学考试。

3.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不仅仅指的是教育观念和方式国际化,还包括教育对象国际化。随着菲政府放松对华校限制,中菲开展一些政府间和民间的学术文化活动。每年华裔学生来华的进修项目就是中菲合作之举。另外,近年来当地的华校生源并不仅限于华裔子女,其他非华裔人士也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学汉语。当地纯华裔血统的学生比例降低,而菲华裔混血学生比例很高,加上纯外籍血统人士子女,当地华校的生源由单一化趋向国际化。

(二)菲律宾华文教育新特色成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及世界华侨华人经济的不断发展。华文的重要性日益为更多菲律宾本地人所认识。同时,中国为了菲商在华投资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因此,为了和中国进行经贸来往,不仅仅是华人后裔甚至是本土的菲律宾人都开始学习汉语。同时,中国政府也大力支持菲律宾华文教育。1999年以来,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已举办多次“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国家汉办每年不仅向菲律宾派遣大量汉语教师志愿者,还进行本土化师资培训。同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国别化教材,推动当地华文教育。

2.当地政府重视

菲律宾政府越来越重视和中国的各项交往,加之当地华商社会地位较高,也使得政府重视本地华校建设。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菲律宾本土汉语专家人才的需求增加,汉语教学已引起菲律宾主流社会的关注。2001年,阿罗约总统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菲中友谊、鼓励华人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的新构想,其中将华语特别是普通话列入菲国各大学外语教学的选修科目。菲律宾教育部于2011首次在公立中学开设汉语课程。这是对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作用的大事。

3.当地华人社团的鼎力相助

菲律宾当地的华人华侨,特别是老一辈华人,对祖籍国的感情依然深厚,菲律宾杰出华人代表陈永栽先生一贯热心华文教育事业,2001年以来,他连续11年共资助近7700名菲律宾华裔学生来福建参加“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中文夏令营活动”。菲律宾同乡总会也连续几年出资从中国聘请教育界专家到菲律宾华校进行督导,举办华文讲习班,大力推动当地华人的教育工作。

二、新时期以来菲律宾华文教育存在的理由

尽管新时期以来,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又重新焕发出生机,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理由。

1.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轨,缺乏本土化特色

当前菲律宾华校所采用的华文教材书没有统一,既有大陆的教材,也有台湾的教材,既有华校机构编印的,也有私人出版的,还有一部份华校自行选辑或采办的“补充教材”。这些教材虽说各有特色,但是与菲律宾华文教育有严重的脱节现象,过于枯燥且不实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2.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菲律宾汉语师资严重缺乏,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其中理由主要是华校教师待遇不高,致使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被迫转行。同时当地对师资的培训力度也不够,部分教师缺乏相应的汉语教学素养。

3.华裔青少年学习主动性不强

就目前而言,相当一部分的菲律宾青少年学汉语是迫于父辈们的压力,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去学习他们的“母语”,而且是把它当作是一门工具性的语言来学习,缺乏相应的情感因素,这就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兴趣。

4.繁简体字、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之争

菲律宾华文教育很长一段时间是聘请台湾老师进行教学,因此当地用繁体字居多。现在由于大陆输送汉语教师,使得论文导读:
简体字和汉语拼音也在菲律宾推广开来。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困扰,而相应的汉语教材并没有对这个理由进行解释。两种字体的碰撞,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5.普通话受闽南话影响大

菲律宾当地华人,特别是老一辈华人方言掌握情况比普通话要好,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子女在可能在初学时率先掌握的是汉语方言。这给后来的普通话语音语调学习造成困难,很多本土教师自身汉语也不标准。这就对学生学习产生干扰。

三、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相关启迪

(一)编写本土化教材

九十年代华文教育界重新明确了教学对象是华侨华人及其子女,教学目标是培养有中华文化气质的当地公民,将华文教育作为第二语言来进行教学,因而教材也必须转变。菲律宾侨中学院于1990年着手编写一部当地华文教材,在中国国内专家帮助下,配套的教材已全部编完。新教材以繁体字为媒介,音标以汉语拼音为主,注音符号为辅,生词附简体字。这是海外华人编写的首套华文教材,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加强本土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待遇

为了满足当前菲律宾对汉语师资的需求,当地华文教育界可以同大陆相关单位合作开展本土化师资培训,派遣教师来华进修,或者邀请大陆专家到菲讲学。同时,当地政府也应当提升本土化教师的基础待遇,提高华文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华文教育事业。

(三)增加华裔子女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

当前菲华子女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祖籍国的情感日渐淡漠、华人气息渐行渐远,但是他们对祖籍国文化仍有认同感。菲华青少年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对于中华的传统习俗仍有很高的认同感,闽南话和普通话在家庭与华人社团的交际中也仍有一定的使用率。匡腊英,张娜(2010)。在《菲律宾华裔青少年语言使用调查研究及华文教育策略》文中通过调查发现,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华文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方面,有令人欣喜的认知。有高达78%的学生认为普通话应该与菲语、英语等在菲律宾社会共存下去;88%的学生认同华人应该学习华文。因此,菲律宾甚至是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就是重视对华裔子女中华文化气质的熏陶和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中华才艺学习等等活动,让青少年从全面了解自己祖籍国的人文历史,增强青少年对祖国大陆的文化和身份上的认同。
四、结语
菲律宾华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70年代由于政府教育“菲化”使得华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排挤。但是相较于东南亚其他国家,菲律宾的华文教育环境还算宽松,政府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新时期以来,随着中菲关系的密切,华文教育又重新焕发生机。加之当地商界教育界华人的努力,华文学校华文教师的社会地位都有相当程度提高。2011年,政府已经将华语纳入公立学校的教育体制。当地的华文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因此对菲律宾华文教育各方面的探讨也变得迫切起来,中菲双方在华文教育上的交流也越发频繁。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当地的华文教育策略。针对华裔子女的华文教学既是第二语言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母语教育,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汉语,更要塑造他们的中华文化气质。针对菲律宾目前华文教育存在的理由,我们需要做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法师资等等教学本身的提升,更是要注重培养中华文化情结、缩短与所学语言的文化的心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