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高中生数字公民责任教育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之初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730 浏览:125062
论文导读:
摘要:信息技术课堂要不断探索培养青少年数字公民责任的途径与策略,将责任教育紧密穿插入日常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使作为数字公民的高中生形成自觉的责任行为,以期为培养合格数字公民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公民 数字公民责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责任教育
:A DOI:10.3969/j.issn.1672-818

1.2014.06.094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年轻一代掌握数字社会存活能力最直接、最经济的一条途径。如何将高中生作为数字公民的责任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并发挥最大功效,这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探讨的,也是数字社会对教育的内在需求。
1 数字公民责任教育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要建立合理的文化空间,使高中生的行为合乎道德与法律法规的要求。

1.1 法律法规教育

高中生辨别能力差,面对、网络欺诈、网站、虚假信息等不能清晰地辨别是非,容易导致道德价值感的丧失,走上犯罪的道路。在2010年的抽样调查中,受访未成年犯在填写“犯罪时主要想法”时,选择“一时冲动”和“不知道是犯罪”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5.38%和46.68%;选择“知道是犯罪但难以制约当时情绪”和“虽然是犯罪但觉得不大可能被发现”的人数比例也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7%和16.94%。可见,引导青少年掌握数字社会的法律法规与行为规范是多么急迫,信息技术教学要带领学生熟知相关网络法律条文,了解触犯法律底线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严格遵守。

1.2 道德教育

数字社会与现实社会的道德教育大同小异,但有些是数字社会所特有的,也是信息技术课要着重强调的,如:不登陆、不利用网络恐吓骚扰侮辱他人、不非法下载音乐文件,不用盗版软件等。
2 数字公民责任课堂教育途径
在信息技术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字公民责任意识,灵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

2.1 运用案例,注重思辩,凸显网络道德教育的现实性

以案例分析、讨论为活动形式,通过自我建构信息评价策略,推动数字公民责任意识的提高。

2.

1.1 用真实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1.1.1 了 一位同学上时,突然有信息提示他了,被随机抽取为“腾讯十周年庆典幸运用户”奖品丰厚,但要先缴纳保证金,填写一张包括姓名、号、号的表格等,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强调安全,不能窃取他人隐私等。
2.

1.2 谣言转发500次可以判刑

2013年9月,法律对谣言转发做了量刑,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学生网络交流中谩骂和发泄式的语言暴力不可取,这是对他人的不负责;当网络中出现一些热门话题时,不能人云亦云,不加分辨地参与围攻,甚至参与谎言、谣言的传播,给他人以及社会带来威胁的同时,也要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用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作为教学案例,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使学生感到数字社会责任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
2.

1.2 角色扮演强化认知体验

2.

1.2.1 开办法庭

央视起诉酷6网等六家网站侵权,索赔1620万。以真实的知识产权案例为教学载体,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分别从原告和被告的不同角度主动参与知识产权法律与法规的学习、全程体验知识产权法律与法规的运用。
2.

1.2.2 辩论会

“维护信息安全重在管理制度”对“维护信息安全重在提高安全技术”,针对信息技术课程中容易模糊的理由展开辩论,澄清有关理由,也籍此对全书进行一次回顾。教师指导学生对辩论会筹备和举办阶段,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分析理由能力的提高,老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以表格形式进行量化。

2.2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培养学生审美观与鉴赏能力的同时,感受责任

审美意识不是天生的,一些学生经常游荡在网络世界里,游戏、动漫充斥脑海,导致审美观发生偏差,甚至对美的认同趋于庸俗。网络中常出现将图片“PS”丑化的现象并以此为乐,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肖像权等法律常识,并从范例引领,作品交流中,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与内涵,积极诱发学生情感、理念、修养、价值观的投入,把数字社会道德教育贯穿始终。

2.3 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策略,特别适用于信息技术新闻事件与信息技术课的结合。学生对新闻事件总是有特别强烈的求知欲,探究的理由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有意地向数字社会责任层面引导,学生提出理由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学习活动,可以说,探究式学习将信息技术教学与数字社会责任培养,前沿性、知识性、技能性、责任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公民责任感是一种情感体验,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责任体验,教师及时予以反馈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批评不良行为。良好的责任行为策略将逐渐渗透到个体的思维结构之中,促使责任意识得到激发与强化,责任感得以提升,最终在实践中形成自觉责任行为。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信息技术基础教师教学用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81-200.
[3]张丽霞,吴玉娟.论青少年学生的数字公民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13.
[4]张丽霞.“数字化存活”的教育需求与应对[J].教育发展研究,2011.
作者简介:范晶,硕士,中学一级教师,浙江省衢州市衢州三中,浙江衢州 324022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yjylw/lw20483.html上一论文:简述山东省高职院校发展中的理由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