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法治教育与中国法治建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97 浏览:20853
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 要 大学生法治教育机制尚未完善,在应试教育下,各大高校和大学生个人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度不高,法治教学趋于形式化。而大学生还不成熟,普遍法制素养低,自我保护意识不高。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中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法治教育 法治建设
:A
1大学生法治教育

1.1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前状况

1.1高校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度

各大高校为了响应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政策,开设了《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但法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化、表面化,课时少,没有深入事物本质去探讨,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和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致使法治教育没有发挥出它潜在的引导性作用。因此,高校更应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变单向灌输为启发式教育,“填鸭式”教育是无法调动起学生的能动性,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运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的模拟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此外,高校应多开展第二教堂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例如参观监狱、制作一些犯罪场景的课件让学生进行分析等。再者,高校法律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许多教师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高校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培养和自我提升,跟紧时代步伐,更新教育观念。而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应试教育,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缺乏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不会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不会充分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贷款扶持的相关法律规定等。在这个和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里,不少大学生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没有把社会主义法治转化成法治意识和信仰,一味追求个人利益而没有上升到社会或国家层面的利益。

1.2大学生法律素养低

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不成熟,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不足,致使大学生法律素养低,缺乏自我维权意识。由下表可以看出,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和抵制外界诱惑的能力,缺乏洞察理由的能力,加上他们对未来和世界有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形,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奋斗目标和动力。此时的大学生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及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经济的影响,导致心理不平衡,产生不良的念头或动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从近年来的高校刑事案件里可以看出,大学生犯罪率逐年增加,并向多样化、智能化发展,犯罪手法高技术化和集团化发展,比如一些大学生被卷入犯罪,利用学到的科技知识进行高智商犯罪。
经济全球化的局势下,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国家要培养人才。大学生正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培养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相当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的人才。国家大力推进科教兴国,要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文化的大学生,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在政治上可以增强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提高其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能力,在经济上可以让大学生依法参与经济活动。如今的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成为了一个弱势群体,因而更应该加大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力度和投入,让其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此外,由大学生法治教育与中国法治建设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尚未完善,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就业,总会出现一些纠纷,出现一些法律上的理由,如纳税、创业成果的权利、网购和合约条款等。从下表可以看出,在这复杂、多元的社会中,大学生思想不成熟,社会经验尚浅,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浅薄,易受到他人的侵犯,这就要求他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大学生法治教育与中国法治建设的关系

2.1大学生法治教育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法治建设的作用

十七大重申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构建和谐社会,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法治建设是任何国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法律是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以规定人们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其制定有着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考量,其作用不仅在于“护航”,更重要的在于“导航”。任何法都具有规范性、社会性、科学性和公正性,是一种特殊的规则(行为准则),体现一定的意志,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性的程度、不同的公正观和价值观,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保障了人民,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而大学生法制教育就起到了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法治体系的作用,形成深层的法治意识,明确自己权利的行使范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规范自己,同时能在权益受到侵害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这样更有利于国家快速、稳定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2大学生法制教育让大学生具备法律意识,牢固中国法治的基础

中国法治建设离不开加强人民的法治理念,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从而带动人民法律素养的提高。一个国家的公民须具有法治理念,才会产生积极、健康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他们自愿支持和拥护自己的国家,更有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而大学生法制教育能让具有高文化的大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树立具有法治理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法律意识,在之后建设和发展祖国的事业中更具法律规范,把法治作为自己的行为方式,不仅有助于落实“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也为中国法治建设作精神铺垫。

2.3大学生法制教育有助于加快中国法治建设进程

在这个法治国家里,法治建设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关键。“立法是法律运转和操作的初始性环节,良好的法律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即先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法律质量。只有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加具有法律知识的高等人才,这样更有利于立法更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的需要。这能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树立主人翁的思想并自觉履行义务,树立法律之上的意识,自觉参与国家管理,维护公民的基本权益,更积极参与国家的法制建设。大学生法制教育和中国法制建设有利于保障大学生的权益免受侵犯,树立法律信仰,积极投身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事业。
参考文献
[1] 毛泽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 人民日报理论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3] 薛文治,冯瑞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4] 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田欣,周颖,张静茹.大学上之盾—大学生实用法律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 刘邦惠.犯罪心理学[M].北京:党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