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小学语文 “直奔中心” 教学法与实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78 浏览:16024
论文导读: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3)潮退后——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学生自然而然知道作者是由远及近,从声、形、色等方面描
甘肃省西和县实验小学 (742100)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多种多样,而“抓住文章重点,直奔中心”的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采用这种策略教学,可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阅读,发现理由,共同探求解决理由的途径,获得新知,并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直奔中心”探索与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1 抓住课题的题眼,捕捉课文中心
不少文章的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就是文章的中心,即所谓题眼。它是全文的凝聚点,教师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进行必要的解题,就能很快地捕捉到文章的中心,并能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中心连接在一起。 教学这类课文要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的中心。
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从题目上看,“爱”是题眼,文章紧紧围绕“爱”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文章中“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反复出现三次,把课题中的“爱”字具体化了,使所表达的爱国之情层层递进,步步升华。《一张珍贵的照片》,题目的关键词是“珍贵”。这张照片是谁的?为什么说这张照片是珍贵的?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这张照片是珍贵的?教学时,紧紧围绕“珍贵”一词来引导学生认识周总理在国家暂时困难时期,关心群众、热爱群众的高尚品质。《将相和》,题目的关键词是“和”。“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感悟、探究,作者围绕中心“和的重要性”所写的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蔺相如两次为赵国立下大功,绝不仅仅只靠耍些嘴皮子功夫。那张嘴后面是拳拳的爱国忠心,是超过常人的智慧和胆识。课文结尾“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不仅回答了文章开头说的理由,将相做到了“和”,而且用前后呼应方式,最后突出了文章中心。
2 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感悟课文中心
一篇课文,是由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有些课文,是用一句话来点明中心思想,这就是常说的文章的中心句。它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抓住中心句,就起到了提纲挈领、以一句串联全篇的作用。
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在学生找出“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中心句后,我提出: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围绕着中心词句,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深入体会理解,深究文章的有关材料。从詹天佑在帝国主义的要挟、嘲笑、破坏之下毅然接受任务和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活动,去体会他的“爱国”。从他开创的两种开凿隧道的策略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火车爬坡的理由,去体会他的“杰出”。试想,面对着帝国主义的要挟和嘲笑,如果詹天佑没有杰出的才能和爱国的热忱,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把京张铁路修筑成功的。
教学《观潮》一文时,在学生找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中心后,我紧扣写作顺序和潮水的变化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潮来前——江面很平静,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2) 潮来时——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3)潮退后——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学生自然而然知道作者是由远及近,从声、形、色等方面描述了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力,的确是“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学生赞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学生很容易便找出了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相机提问:桂林山水究竟“甲”在什么地方?然后引导学生以“桂林山水”为主线,把“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两个内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去探究漓江水“静、清、绿”与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情感的熏陶、想象力的培养有机地融为一体。
3 抓住文章的重点句,领悟课文中心
朗读课文时,如果面面俱到,不仅时间不允许,学生们也会觉得单调、乏味。教学时,教师可直奔重点语句。
教学《梅兰芳》时,从课文里直接找不到文章的中心句。我就让学生边感情朗读课文,边勾画出重点句子。如:“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让位于民族气节。”“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能够忍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能坦然面对;但难以排遣的苦闷是:为抗拒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他需要太多拒绝的借口。”“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生活日渐窘迫,但梅兰芳始终坚持着,等待着抗战胜利。”学生通过对这些重点句子的理解,梅兰芳为艺术献身、为国家拒艺的强烈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大义便跃然纸上。他们自然体会得到: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祖国的尊严,民族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4 抓住文章的重点段,挖掘课文中心
有些课文,没有直接点明中心的词语和句子,中心思想隐含在课文里,采用怎样的教法呢?可让学生初读课文,领会中心。在初步领会中心的基础上,可打破原来循着文章的顺序逐段阅读的老框框,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直接让学生仔细阅读最能突出中心的段落,然后认真阅读、深究重点段中的词语和句子,从字里行间里,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中心。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xywjxlw/lw33641.html上一论文:关于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