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体育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目标有效实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088 浏览:112039
论文导读:育课堂常规包括:整队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宣布课堂学习内容,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做准备活动等。这些内容在落实“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师生问好:一上课师生大声相互问候,振奋人心,为课堂营造融感情和气势为一体的教学氛围。教师清点学生上课人数,使学生意识到教师的在乎。检查学生服装是否符
摘 要:“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体育教师应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价值所在,竭力寻找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与策略,才能使体育与健康课堂真正达到高效。经过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常规、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表现是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有效实现

一、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常规是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规是体育教师根据体育学科特点、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提出的教学规定与具体要求,也就是在体育课堂中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一般体育课堂常规包括:整队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宣布课堂学习内容,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做准备活动等。这些内容在落实“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师生问好:一上课师生大声相互问候,振奋人心,为课堂营造融感情和气势为一体的教学氛围。教师清点学生上课人数,使学生意识到教师的在乎。检查学生服装是否符合运动需要,是否佩戴首饰等物品,培养学生安全学习体育的意识。长此以往学生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遵守课堂纪律,主动聆听教师指令,积极练习,不与同学打闹等,这一过程就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育的结果。课堂常规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教师要重视课堂常规的建立与严格执行。

二、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根本

这里的教学内容是指运动技能,它是推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载体。因此,体育教师应认真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的因素,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内容大多都带有鲜明的教育因素,只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加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目标会有效实现。

三、运用恰当的组织教法是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策略

组织教法指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特定的学习活动所用的行动方式的综合。合理选择和运用教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具有良好的影响。如运用分组练习法培养学生责任感,及公平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果断行事及顽强拼搏的体育风尚;通过组织学生布置练习场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个体差异练习,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表现是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保障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在室外,学生在开放的场地各种思想会暴露无遗。如在800米教学中有的学生不能坚持跑完全程,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向跑完全程的学生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达到了情感的释放。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策略比比皆是,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积极采用多样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体育道德、合作精神等的训练和培养,“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会如愿以偿。贯彻落实“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学目标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达成“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是每一位教师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张自泰.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2(08).
[2]陈永敏.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09(12).
作者简介:沈彩霞,女,1967年3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教学研究室,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xsxljklw/lw41284.html上一论文:浅论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公平心理与群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