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高中生低幸福感心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597 浏览:104697
论文导读:
摘 要:幸福,即心理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对生活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愉快的心情。随着高考压力、就业压力的加剧,当代的高中生似乎越来越多出现了消极心理,很少能感受到理应在学习生活中的幸福,他们忽略了幸福的存在。本文对高中生低幸福感心理表现形态及所产生的幸福感低心理的成因进行分析,以帮助高中生找到学业中的幸福感。
关键词:高中生 幸福感低 体验幸福
1673-9795(2014)01(c)-0247-01
近年来,学校家长为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可谓煞费苦心,不断更新硬件设施、为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等。但高压下的高中生仍有很大一部分幸福感受偏低,如在学习中相对弱势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抱怨学习上的不公平,具有强烈的厌学情绪,而学习中相对成绩突出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全凭个人奋斗才有这样的优异成绩的,没有看到学习之外家长、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对他人和社会不讲回报,对弱势学生缺少不必要的关心,具有冷漠情绪。很多中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处理不如意,生活不顺心。
1 高中生幸福感低心理的表现形态
由于高中生的个性和心理基础的差异,高中生幸福感低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有所区别,高中生幸福感低心理表现形态大致为以下四种。

1.1 角色转换带来的幸福感低

高中生要面对着一个相对平庸化的理由,也就是说高中生到了高中之后,由于考入同所高中的学生处于同一分数段内,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些高中生发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自我评价比过去有了显著的降低,或者原来的相对优势不复存在。在心理上形成失落感又无法排遣心理上的失落,产生较大的心理冲突,从而萎靡不振 ,相对平庸化的心理落差使不少高中生情绪波动,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1.2 学习、职业规划的迷茫带来的幸福感低

很多高中生对高中的学习成绩不满意,认为自己学习还是像初中一样的努力,但是就是取得不到初中时的成绩。有同学表示,自己初中时都考取90分以上,进入高中后只能考60了,认为自己学习倒退了,学习压力很大,认为自己这样下去不能考上满意的大学,之后就不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在心理上形成学习压力,高中生低幸福感的心理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甚至怀疑自己的意志力,责备自己不够刻苦,未能完成自己的计划,达到自己的目的。

1.3 人际交往带来的幸福感低

对于高中生来说,同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同一寝室同学的关系)是困扰高中生的一个比较严重的理由。有些高中生在刚入学时就遇到了这样的理由,在与同学交往中受挫而引发自卑、孤僻等心理理由。曾有名同学要求要退学,理由是不能与寝室同学相处,要求回家练习与人相处。一些新生自尊心太强或心胸狭隘,当不愉快产生之后,虽有和解诚意但又碍面子而缺乏勇气,因而陷入无端的苦闷之中,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和孤独感。

1.4 高中住校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幸福感低

很多高中生都是第一次住校生活,和小学、初中自己在家里“小皇帝”的生活完全不同,脱离了父母在生活上的照顾,缺乏日常的生活能力或者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容易产生想家等生活上幸福感低心理。在心理上形成回归心理,希望再回到父母的身边,这些在现实得不到满足就会形成厌烦、抵触心理,甚至排斥周围环境。
2 高中生幸福感低心理的成因
在高中生之中,产生幸福感低心理成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2.1 以往的成功感日益消失

高中生很多在初中阶段都是学习的佼佼者,活在每天被老师表扬,被同学仰慕的世界里,总有一种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感觉。但进入高中后,大家处于相对平庸化状态,很少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仰慕。随之而来的是高压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发现还是不见起色,很少有成功的体验,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意志薄弱,时间长了,以往的成功感日益消失。

2.2 对学习成绩的不合理认知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舆论导向使家长和学校都重视分数。家长和老师时时为他们敲响优胜劣汰的警钟,处于这种压力之,高中生对学习成绩的敏感性加强,只要分数比初中低了,就认为自己退步了,担心自己成绩不好会受到家长、同学或老师的歧视,抬不起头来,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却忽略了高中初中的学科知识难度不同导致高初中学习评价系统不同的客观事实。

2.3 找不到适合高中的学习策略

有些高中生依旧延续初中时的学习策略,看似刻苦学习,但没能收到实际效果。当遇到学习困难或者连续几次失败时,他们容易对自己过分指责而产生失败感、内疚感甚至负罪感,自信心动摇,成绩会下滑。

2.4 担心自己高考失利而导致的对高中的迷茫

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了,只有高学历,才能获得高收入。这种现象通过各种载体传递给高中生,无形之中加重了高中生的焦虑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中生开始认为,他们只有获得高学历才有很好的将来,使他们在面对学习失利情况下产生对未来茫然的消极情绪体验,不知是继续求学还是放弃高中选择技校或打工,从而导致目标、理想、方向的迷茫。

2.5 独生子女式的家庭教育

现在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等亲人宠爱下长大。由于家里都是长辈,全家人都让着、宠着,从不锻炼孩子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对其进行很好的平等交往、关心他人的教育,使现今的学生不知如何平等待人、如何关心理解别人,而是普遍存在任性、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这些学生进入高中生活后,不得不手忙脚乱地开始自己照顾自己。同时,走进了平等的人际关系网络,尝尝是唯我独尊,不包容别人,遇到同学之间产生矛盾不想着化解策略,总认为别人应该多照顾自己。这些致使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处理人际关系上存在理由。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伯恩斯.新情绪疗法[M].北方文艺出版,2007.
[3]俞敏洪.从容一生[M].群言出版社,2010.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xsxljklw/lw41097.html上一论文:关于灾后心理援助队伍本土化培训体系(UTS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