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民族地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工作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452 浏览:108923
论文导读: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属典型的“老、少、边、山、苦、穷”地区,经济落后,总人口275万,其中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5%。全州现有中小学生35.8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2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0.8%。家庭窘迫的生活状况困扰着年幼的心灵,影响了他们性格的正常发展。由自卑而产生的忧郁、畏缩以至于意志消沉、嫉妒等如影随形地附着在学生身上,进一步形成一种焦虑情绪,最终导致厌学。以往救助工作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资助,忽视了他们的心理理由。而这些学生即使物质上得到了资助,若长期形成的焦虑、厌学情绪没有得以缓解或者消除,依旧难以留住他们在校学习。为此,我们在经济救助的同时展开了心理救助。

一、开展实地调研,摸清贫困学生心理目前状况

在工作实践中,基层学校和县市的救助工作人员经常向我们反映:“不少原来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困难解决以后,依然没有心思读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基层学校教师还说:“你们的钱算是白发了。”开始我们怀疑是救助资金没有落实到位,引起家庭和学生心理不满而导致学生抵触、厌学。我们从落实救助资金开始,亲自到一所学校试点调查,找学生谈话,了解其不愿学习的真正理由。调查发现,救助资金确实落实到本人头上了,但是学生却说:“就是不想学习,学不进去。”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原本认为,现在政府给他们解决了家庭的经济困难,他们应该抱着感激之情好好学习才是,但事实并非如此。进一步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尽管留在学校学习,但是成绩落下来不少,心情很是焦虑、烦躁,以至于逃学。为了彻底弄清个中缘由,我们向省教育规划办申请立项“民族地区经济困难学生焦虑厌学情绪研究”课题,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作为课题来研究,从中探索出更好开展救助工作的途径和策略。
我们将课题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发动全州基层学校的教师自愿参加到我们的课题研究中来。我们首先组织课题组各基层学校骨干成员进行培训,再由骨干成员回去带来其他成员。其次,开展大规模的调查,摸清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分析学生厌学的基本情况和成因。通过调查,全州中小学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存在各种理由的有12.6万人,占贫困学生的68%,其中焦虑、厌学现象尤为突出,分别占贫困生人数的20.35%和21.93%。这一数据使我们深深认识到:救助工作不仅仅是发放救助资金理由,要使这部分学生真正得以健康、快乐地学习,必须进行心理救助。有人说:“你们搞心理救助是多余了,狗拿耗子。”但我们坚持认为:只有帮助学生走出各种心理困惑,才能真正达到救助的目的,我们发放的救助资金才可能发挥出真正的效用。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参加课题研究的全体教师开展了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普查,细致分析他们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理由以及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而后,参与研究的基层学校教师依据总课题组的基本要求,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有创造性的心理救助工作。到上学期末,我们共进行了两百余名学生的个别心理“解题”,基本稳定了贫困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焦虑情绪得以缓解,厌学现象逐步得以消除,较好地实现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的目标,教育整体质量得到巩固。
为使工作进一步深入,我们将在经济救助的同时突出心理援助,进一步探明贫困学生焦虑、厌学理由的症结,探索消除焦虑情绪、转变厌学状态的心理疏导与干预策略,为这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提供常规的指导策略,使之健康成长。以此为基础,从推动学生发展拓展到推动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努力给家庭以希望,给社会以回报,建设好和谐湘西、美丽湘西。

二、从经济资助向心理资助拓展的举措

首先,加强领导,完善机构。
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将贫困生就读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全州保障民生的六大工程体系之一,狠抓落实。州政府将贫困生资助工作纳入各县市政府和州直部门年度主要工作进行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州、县教育行政部门将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主抓,将其作为进一步推动湘西州学生资助工作迈上新台阶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成立了湘西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州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建立以校长负总责,分管政教的副校长牵头,政教主任具体负责,政治教师、班主任和资助专干为主体,专心理健康和咨询指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成立心理成长工作室,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有效的咨询和辅导。
其次,强化教育,活动推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品质教育、人际关系指导、环境适应、青春期教育、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健康人格教育。课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各种活动是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的载体。小学以活动课为主,初中以活动课和专题讲座为主,高中以选修课为主,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校园内外积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使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再次,课题引领,提升水平。
湘西州以课题研究提升资助工作水平,率先在湖南省开展贫困生心理援助课题研究,承担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湘西民族地区贫困生焦虑、厌学心理分析与疏导研究”,课题重点研究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在经济救助基础上突出心理援助,确保贫困学生健康成长,完成学业,实现教育救助的最终目标。湘西州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一是选定实验校,湘西州各县市和实验学校子课题研究全面启动,共有六十余所学校、五百多名资助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升了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二是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学习,民族地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工作新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邀请了吉首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顾问孟娟博士,吉论文导读:。教师要让学生乐于学习,需要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方式策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力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游戏等
首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州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会长李群英教授,原教育发展所所长滕久文教授等专家讲课,组织爱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心理学培训;三是开展了主题研讨,交流研究心得,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对县市、重点实验校定期分组辅导。 以课题组为核心,吸纳其他教师参加,形成大家都关心贫困学生救助工作,人人参与贫困学生救助工作的新局面。最后,开展“群众运动”,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帮扶。
片面的心理救助表现如下:一是只开展心理咨询,忽视其他多种活动的开展;二是只依靠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没有发动、动员广大学生和其他力量,搞闭门研究;三是心理救助与经济救助相脱离。全面的心理救助就是要将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
心理咨询只是针对心理理由较严重学生的一种措施,开展多项活动才是最根本的策略。湘西州全面开展学生心理救助,着手改善家庭教育,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开展社区活动、邻里互帮活动,开设心理谈话室,开展师生互动、学生互助活动。每一次经济救助活动之后,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让获得经济救助的学生相互谈体会、谈家长的养育之恩、谈自己的成长感言,多项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开阔了心胸,使学生走出了心理误区,摆脱了心理自闭状态。增强班级、学生团体、学校群体的吸引力,使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同时进行个人知识到群体知识的扩散,把优秀学生的学习策略从个体传播到集体,帮助学生大面积地提升成绩。用学生的经验帮助学生,使经济上贫困、学习上困难的学生不再焦虑和厌学。以往的资助工作是一种不自觉的社会行为,我们做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就是要使之成为一种有理、有利、有节的自觉组织活动。

三、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研究初见成效

几年来,我们将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结合起来,突出心理资助,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教师广泛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
开展贫困生心理帮扶工作,广泛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目前,湘西州八县市资助中心、67所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共有五百余名资助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参与,为便于交流联系,我们建立了“湘西心理资助群”,教师们在群里探讨工作中的理由和解决办法,对相对集中的理由请专家在群里指导、答疑。班主任们也积极参与,经常与贫困生交谈,找到他们厌学的根源,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凤凰三中的麻正和老师把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与贫困生心理课题研究相结合,提出了学生要育心、医心的新观点。龙山高级中学张明老师从学生案例分析中体会到,当一个合格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体验他们的感受,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只要有一颗温暖热情的心,学生就会向你敞开心扉,吐出真言。
二是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
教师要让学生乐于学习,需要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方式策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力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游戏等,能调动起学习热情,使之克服自卑厌学情绪。通过探索实践,助人自助,教师们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自身得到成长;同时多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是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巩固了“普九”成果。
学校以贫困生心理帮扶工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州民中、龙山高级中学、州二民中、保靖民中等学校纷纷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州民中针对宏志班学生定期组织活动,收集了部分贫困生的个案资料,建立了跟踪研究档案。龙山县高级中学对贫困生进行心理量表测试,对本校贫困生心理目前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使学生的焦虑情绪得到及时疏导,学校形成了关爱贫困生的良好氛围:教师用心用情用爱温暖贫困生,学生留在学校开心快乐,厌学的减少了、流失的减少了,确保了民族地区贫困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工作科学化水平。
湘西州把资助工作同理论研究相结合,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贫困生心理疏导工作,不断为当地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教育部门对贫困生在经济资助基础上突出心理教育救助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对民族地区贫困学生进行经济和心理两方面救助,能提升资助的科学化水平,实现教育救助的最终目标。目前,“湘西民族地区贫困生焦虑、厌学心理分析与疏导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国、省资助中心领导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湘西州把工作当作研究来做,经济资助是最低层次的资助,贫困根源的心理理由找到了,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情感化教育资助才是最高层次。”
注:本研究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资助课题“湘西民族地区贫困生焦虑、厌学心理分析与疏导研究”(XJK011B01民族地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助工作新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吉首,416000)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