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 促进道桥学生创新能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422 浏览:98098
论文导读:
【摘要】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文章结合近期的指导经历,探讨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道桥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科竞赛;道桥专业;创新能力
1671-0568(2015)02-0103-01
作者简介:朱玉晓,女,讲师,在职博士,从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王东权,男,教授,博士,从事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和矿山特殊结构的研究。齐燕军,男,在职博士,从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创新实践性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重要环节。增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对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出高素质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作用重大。基于道桥专业的特色,欲培养、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关键是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教师科研课题。本文就学科竞赛在道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科竞赛以竞赛的策略,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理由、解决理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学科竞赛主要侧重于考察参赛者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亮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我院组织道桥类学生参加的四大学科竞赛有校内结构设计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许多参赛项目都来源于工程实际,参赛学生通过竞赛题目的训练加强了对道路、桥梁发展过程中热点理由、难点理由、关键技术理由的接触,甚至能够提出全新的解决思路和策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工程的意识。

二、学科竞赛的组织与实施

1.学科竞赛的组织。我院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平台。校内结构设计大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现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道桥专业教师鼓励学生自由组团、自主分工,结合专业知识、科研项目设定参赛作品,有想法、有创意后再联系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启发。从方案构思、结构分析、材料选取,到模型制作、现场答辩,整个参赛过程推动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这也为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做好了准备。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做好团队指导和引路工作,在创意论证、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作品提交等各个阶段,力求所有团员的求知欲得以迅速激发,追求创新的意识得以快速提升。在各大赛事中,道桥专业学生提交的多部参赛作品取得优异成绩,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也是对我院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诠释。
2.参赛作品简介。作品“塌陷区道路防沉降创新技术——‘暗浮桥’策略研究”,获得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优秀奖。该作品利用“暗浮桥”策略开展塌陷区道路的研究灵感来自于古代的浮桥,即把浮桥的结构运用到道路中来,形成一种全新的道路组合结构来抵抗塌陷区的地表沉降。策略实质是在路基中埋置钢筋混凝土板,板与板沿道路行车方向贯穿若干非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连成整体,形成隐蔽于路基中的类似浮桥结构,板的连接处通过预留钢筋焊接,并灌入环氧树脂等弹性有机材料,防止板端因局部挤压导致破碎。为提高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板端设置钢筋混凝土枕梁,为防止大变形对路面结构层的影响,根据地表变形特点选取适当的距离,在板端下部打入桩基,以形成桩、枕梁和地基共同承受变形和荷载的联合结构,如图1、图

2、图3所示。其后在钢筋混凝土板上填筑路面基层、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形成柔性路面。

参赛团队提出的“暗浮桥”处理技术将道路和桥梁巧妙结合,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不仅工程实施简单、维护效果好,而且有效提高道路承受动荷载的能力。

三、学科竞赛中的关键环节

1.营造激发创新精神的宽松氛围。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对学生提出的每个想法,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和批评,而应以开放、赏识的姿态进行鼓励,这样学生的想法就会越来越多、争议越来越多,同时创意就会越来越新颖、作品的轮廓就越来越明晰。坚持到最后的学生所表现出的追求创新的强烈意识、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对新事物价值的准确认识、对新知执著的探究兴趣、追求新发现和新发明的,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意志,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追求的创新精神。
2.注重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指导教师的创新能力是确保参赛作品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关键,注重科研积累是教师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科研项目尤其是来自国家层面的各类重点研究项目紧跟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代表着本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指导教师通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开拓学术视野,加强对新技术、新策略、新工艺的敏感性,引导学生直接面向学科方向的最前沿,实现学术眼界的跨越式发展;而其学术气质和学术修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凤,等.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载体下创新团队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1).
[2]罗亚中,等.轨道设计竞赛与航天专业研究生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4).
[3]张效义,等.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创新人才——以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4).
(编辑:秦俊嫄)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xskjxlw/lw48617.html上一论文:简论企业科协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