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科右前旗双根哈达银矿体地质特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435 浏览:119683
论文导读:
摘 要 银矿位于大兴安岭东南坡的中段,林东—乌兰浩特段燕山期岩浆构造带以西。位于哈德乌拉—马鞍屯—乌兰图东西向断裂带的北侧,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的黄岗梁—甘珠尔庙—神山铁锡铅锌成矿亚带的中北段。银矿体赋存在强硅化酸性熔岩中,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破碎带内蚀变以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气水热液脉型矿体。
关键词 银矿;成矿亚带;酸性熔岩;热液脉型
1671-7597(2013)21-0150-02
1 地层
矿区中地层共划分出第四系,白垩系梅勒图组,侏罗系白音高老组。

1.1 第四系(Q4)

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的低洼地带和沟谷,矿物成分为冲、洪积沙,砾石及风成沙。

1.2 白垩系(K)

该时代地层在工区出露的为白垩系下统梅勒图组(K1m1),岩性为:上部酸性、中酸性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下部粗安岩、安山岩及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的南东部出露面积3 km2左右。

1.3 侏罗系(J)

矿区出露的为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J3by),玛尼吐组(J3mn):
白音高老组(J3by):岩性为酸性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沉凝灰岩及粉砂岩、泥岩、底部为凝灰质砂砾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的北部、西部出露面积34 km2,北部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30°-60°。
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J3mn):岩性主要为安山岩、英安岩、英安质流纹岩及酸性熔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的南部和中部的东部,出露面积14 km2左右。北部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45°,南部总体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倾角28°。
2 岩浆岩
工作区出露的岩浆岩燕山晚期的长石斑岩、正长斑岩、闪长玢岩以岩株形式出现,侵入到白垩系梅勒组地层。闪长玢岩出露面积2 km2,正长斑岩出露面积1 km2。
脉岩主要为花岗斑岩、闪长玢岩、石英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各类脉岩出露的长度不等,一般几百到2000米,宽几十到百米。各类脉岩总体走向为北东。
本次工作在工作区的南东部发现有后期闪长玢岩、花岗斑岩侵入到侏罗系上统玛呢吐组酸性熔岩中,之后又有一次火山活动即燕山晚期晚价段白垩纪所喷发的酸性岩浆形成的岩石覆盖在侏罗系玛呢吐组地层之上。
3 构造
本区经历了华力西期和燕山期的构造运动。
华力西期构造:该期构造运动,在本区没有显示。
燕山期构造:本期构造运动以断裂为主,褶皱微弱,地层的倾角一般为12°-20°,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局部有北西向,可能受火山喷发时的地形影响所致。西北部的侏罗系上统构成一个向斜,轴向北东,向北东撬起,轴部地层为白音高老组,两翼为玛尼吐组和满克头鄂博组,地层出露对称。断裂构造,属东西向断裂构造系列的构造形迹,制约了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断裂构造活动的时间长,有切断白垩系下统梅勒图组的断层,可见断裂活动可延到燕山期晚阶段末,北部有火山机构受南北向断裂制约。
4 地球化学特征
 科右前旗双根哈达银矿体地质特征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 普查区经过水系沉积物测量,被圈定Ⅱ类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区内大面积被Hg、Au、Ag异常所覆盖,强度分别为16.7、1.76、231 ng/g,三者具有重迭的特点。东南部有Cu、Pb、Zn异常分布,具有分带性,Cu分布在东南侧,Pb分布在西北侧,Zn分布在西侧,三者之间局部有迭加;异常强度Cu16.4μg/g、Pb36.5μg/g、Zn88μg/g,异常处在重力高梯度带和航磁异常区。
5 地球物理特征

5.1 磁场特征

本区大面积为平缓的正磁场,西部的背景较高,局部有负磁场出现,东南部有一低缓的磁异常,异常特征如下:
异常在低缓的正磁场背景上出现,形态规则,曲线圆滑,走向北东和南北,为两组构造相交的特征,北西侧有负值出现,不对称,强度200-600nT。异常区出现的地层为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和梅勒图组,有北东向正长斑岩脉和闪长玢岩脉分布,与铜、铅、锌化探异常重合,未进行过地面工作。

5.2 重力场特征

本区处在重力高和重力低的梯度带上,西侧有重力低,东南角有重力高,本区的梯度强度为剩余值4-2之间(4-2×10-5m/s2),大面积处在0-2的梯度带上。
6 矿体特征
矿体总体走向北北西340°倾向220°倾角67°,伪厚2.5-4米,平均3.25米,品位40.5 g/t-490 g/t,平均品位148.86 g/t,制约延长260米。
银矿体北端赋存在强硅化酸性熔岩中,其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南端赋存在破碎带内,带内蚀变以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并伴随零星分布星点状杏黄铁矿。
矿石矿物为辉银矿、与其伴生的有黄铁矿,脉石矿物为方解石、石英、绿泥石绿帘石。本区的岩石蚀变,从总体上看以中低温蚀变为主,主要有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叶腊石化,局部有中高温蚀变的次生石英岩化。
7 矿体成因及找矿标志

7.1 矿体成因

矿体北端产在石英脉中及边缘围岩中,南端产在构造破碎带内,呈脉状产出,成矿伴随石英岩浆侵入沿运移通道充填在张扭性裂隙中,含矿热液经与裂隙周边岩性中的成矿元素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矿物。因此矿体成因确认为气水热液脉型矿体。

7.2 找矿标志

7.

2.1 地层、构造标志

从工程中发现的矿化体赋存部位看,侏罗系上统酸性熔岩地层是主要含银矿体的围岩。
燕山早期形成的构造裂隙是矿液运移和冗矿的空间,从地表Ag矿体赋存的部位可以确认为本区的找矿标志。
7.

2.2 地球化学特征标志

本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铅、锌、银元素富集浓度在中、强等级左右,相互吻合比较集中是具备成矿条件的明显区域。
7.

2.3 地球物理特征标志

通过1:10000激电、高精度测量工作在所选出的异常中,通过工程验证认为视级化率在3%-5%,磁性强度中等是矿体形成和富集的有利部位。
7.

2.4 矿化蚀变特征标志

地表强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蜂窝状杏褐铁矿化为本区的主要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廖震文,邓小万.银厂坡铅锌银矿床地质构造特征及找矿分论文导读:床形成机制。上一页12
析[J].贵州地质,2002(03).
[2]刘幼平.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式初探[J].贵州地质,2002(03).
[3]廖震文.贵州银厂坡银铅锌矿床成矿远景初析[J].贵州地质,2000(03).
作者简介
苏宁(1964-),男,辽宁大连人,现供职于内蒙古自治区一一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矿产地质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矿床形成机制。
董德君(1966-),男,辽宁建昌人,现供职于内蒙古自治区一一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副总工程师,矿产地质副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矿床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