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无根作家——石黑一雄边缘化文化身份困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656 浏览:35096
论文导读:牲在二战的战场上,1/4的英国国民财富在战争中化为灰烬。此时,美国和苏联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大国,而英国只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配角而已。同时,亚非拉美等地的独立运动也已经轰轰烈的展开。作为英帝国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英国的殖民体系开始逐渐瓦解。在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这标志着英国海
摘 要:本文揭示了石黑一雄边缘化文化身份困境的主要背景,即他的自卑情结和无根情结。由于自小生活在英国,受到英国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熏陶,石黑一雄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位英国人。二战后,随着英帝国的衰落和世界主流文学写作焦点的转移,作为英国青年作家的一员,石黑一雄和其他英国青年作家一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感和自卑感。而当他以想象中的日本为题材进行的创作小有名气时,他才发现自己是一位无根作家。石黑一雄对现代日本的不了解和英国人对日本传统的偏见将他彻底的推入了文化身份危机的边缘。
关键词:石黑一雄;文化身份;边缘化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02
二战后,随着英帝国的衰落以及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身处英国的“年轻一代作家”突然意识到他们已经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优越感。他们无法像他们的前辈作家那样只是写作发生在英国的事与物。因为此时文学写作的焦点已经转移到后殖民文学上。像加纳英语作家阿尔马赫、特立尼达英语作家V.S.奈保尔开始进入主流文学作家的行列。因而这些“年轻一代作家”不得不转移他们的写作焦点以克服自身的自卑情结。石黑一雄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他的双重身份让他有机会体验中西方文化。作为一名作家,这意味着有足够的材料可供他掌握。但是,另一方面,石黑一雄的这种双重身份也让他身处两难的境地。游走于英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间,石黑一雄经常困惑于“我是谁”和“我在哪里”的理由。事实上,石黑一雄对现代日本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即便是他可以说日语,但是他从未认为自己是一个真正作用上的日本人。可是,英国人却也没把石黑一雄当成英国人看。这就是为什么石黑一雄会说“我认为我就是一个无根作家。我既不是真正的英国人,也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在我身上没有明显的文化身份”(Oe 58)。石黑一雄的自卑情结和无根情结铸就了他自己的文化身份。他一直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

1.石黑一雄的自卑情结

首先在英国兴起的工业革命造就了先进的“西方”,也将落后的“东方”区分了出来,同时,它也加速了亚非拉美等地的殖民化进程。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在20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一。那时的英国也被冠以“世界工厂”的名号。此外,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因而它也有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但是,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当英国人从战争的胜利中醒过来时,他们突然意识到过去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250,000英国士兵牺牲在二战的战场上, 1/4的英国国民财富在战争中化为灰烬。此时,美国和苏联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大国,而英国只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配角而已。同时,亚非拉美等地的独立运动也已经轰轰烈的展开。作为英帝国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英国的殖民体系开始逐渐瓦解。在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这标志着英国海外影响力的衰落。而在石黑一雄的第三本小说——《长日留痕》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就设置在1956年。其实,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并不属偶然。一些评论人认为,在《长日留痕》中达林顿府就是英帝国的象征。达林顿府被卖给美国人法拉戴先生就象征着英帝国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鲍秀文、张鑫 76)。英帝国已经成为历史,这也让英国人意识到他们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了。
除此之外,文学界写作焦点的变化对于英国人,尤其是对英国“年轻一代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殖民扩张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白人文化属于主流文化,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则处于边缘化状态。同样,西方发达国家的作家主导着整个文学界。例如,从1901年到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除了1913年的泰戈尔和1945年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其他全是欧美白人作家。可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转变。如199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1991年则是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而1992年是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还有1993年的美国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及1994年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瞿世镜 504)。随着英帝国的衰落,身处英国的“年轻一代作家”陷入了沉沉的自卑情结中,因为曾经的英帝国是世界的中心。英国“年长一辈作家”只需要写作发生在英国的事与物,作品就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例如,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直到现在还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推崇与喜爱。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以“愤怒的一代”和“荒诞剧”为代表的英国文学在20世纪难以重现曾经的文学辉煌。在20世纪后期,许多伟大的知识战斗的前线似乎都是在诸如非洲、东欧、拉美这些地区。来自这些地区的作家亲历并见证着发生的一切,他们在文学界中也渐渐崭露头角。相反,在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人们失去了希望,社会分化日益严重,经济理由也突显出来(Bradbury 442)。摇滚、电影以及电视成为了大家的兴趣点。某种程度上,小说似乎已经死了。
对于身在英国的石黑一雄来说,他面对的是同样的自卑情结。石黑一雄从小生活并成长于英国,一直以来他受到了英国文化和传统的强烈熏陶。随着时光流逝,他已经渐渐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地道的英国人,“年轻一代作家”的一员。因而英帝国的日渐衰落以及世界文学写作焦点的转移同样让他也陷入了沉沉的自卑情结中。不过让石黑一雄陷入边缘化文化身份困境的核心要素并不是他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学背景——自卑情结,而是他的个人背景——无根情结。

2.石黑一雄的无根情结

石黑一雄出生于日本的长崎。在他五岁时,他随父母一起来到了英国,随后便在英国接受教育、参加工作,娶了一位英国太太,并一直住在伦敦。直到1989年,在离开日本差不多30年后他才再次回到日本。事实上,石黑一雄对于现代日本几乎一无所知。他脑海中的日本印象一直都是根据童年记忆进行建构的,可是现实中的日本却在急速地发展着。在他的前两部小说《群山淡影》和《浮世画家》中,石黑一雄都将小说的背景设置在日本,但是这个“日本”并不是他对现实的日本的写实描述,而是根据他自己的儿时记忆、通过他自己的想象进行拼凑出来的日本。他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想描述现实中的日本,而论文导读:
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兴趣。因为在那时,英国人对任何不是发生在英国或任何不是发生在当下的事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Vorda 66)。《上海孤儿》中,石黑一雄将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上海。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班克斯和他的日本伙伴明之间的友谊。由于这三部小说都有提及日本,一些学者认为石黑一雄是希望剖析日本理由,同时也透露出他想通过作品来展现自己对日本历史与发展的关注(唐岫敏 31)。但是,无论是长崎还是上海,在他的小说中,石黑一雄都只是将它们作为模糊的写作背景而已。实际上,作为一名小说作家,他认为他应该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而不仅仅是复制现实世界(Oe 54)。他只是在利用英国历史或日本历史背景来衬托他想表达一些萦绕在他自己内心的想法(Oe 58 )。此外,石黑一雄小说中出现的日本人我们也不应该从写实的角度来解读。事实上,在石黑一雄的小说中的人物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可以是日本人,也可以是英国人,他们可以是任何人。石黑一雄仅仅是想通过他们来表达自己而已,因为石黑一雄一直对日本都没有归属感,他从未认为自己是一位真正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