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汉中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与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259 浏览:122122
论文导读:
摘要:生态文化体系是森林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中市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这一目标概念,如何将这个目标转换为现实,是汉中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则是广大林业工作者面对的重要任务。笔者与同事通过多年调查与交流,并参与规划纲要的讨论与制定,对汉中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意见和思路。
关键词:森林生态;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深思
近年来汉中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突飞猛进,有效推动了汉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曾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世界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局面。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高度集聚,生态环境面对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球的共识。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汉中市在实施“双百”战略的基础上,以务实稳进的姿态主动接轨国际,积极融入西部大三角(西安、成都、重庆),旨在在更大视野范围内认知和构建“汉之渊源,西北江南”的鲜明特色,为西部建设提供生态保障,努力把汉中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和“汉民族人民心中的一座殿堂”。2013年1月,汉中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生态建设动员令,并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制定了《汉中市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通过8年时间(2013-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稳定健康的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前3年努力达到国家创建森林城市的标准,后5年全市形成以生态网络为骨架贯通城乡,山青水秀、城镇森林繁茂、花团锦簇的新格局。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稳定的生态安全体系。笔者与同事通过多年调查与交流,并参与规划纲要的讨论与制定,对汉中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以下思路,供同行们参考。
1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及其存在的内在价值,担负起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植于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汉中森林生态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提升森林生态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提高各部门联动协作能力,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推行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 森林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1规划目标

通过开展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全市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给市民一个学习、认识森林的生态文化平台,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推动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2.2建设内容

2.2.1 森林生态文化宣教场所建设。为了弘扬汉中市的山水文化、树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药文化、湿地文化为主题森林城市生态文化,结合森林生态旅游、森林人家游、生态文化展示等形式,发展以森林风景资源为背景,以生态文化为内涵,以文化展示和传承为重点,通过征集、典藏与森林文化遗产有关的文献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森林文化产品,制作森林地貌沙盘,建设一批起点高、水平高、高科技、规模适当、独具特色的集动植物标本馆、林业科技、森林文化等为一体的森林文化博物馆,珍藏森林文化产品,并对其科学性、历史性分类陈列。也可以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汉江湿地等为依托,在秦巴山区建设一批能充分反映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专题博物馆,命名为汉中生态民俗文化馆、汉中花卉园艺博览馆、北亚热带森林文化园、汉中中华养生园、汉中农林观光园等馆(园区),激励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2.2 科普教育建设。规划选择一批典型性、代表性且交通便利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教育深入扎实的学校、团组织命名为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规划每个县(区)建设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2~3处,全市建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30处以上,为构建汉中国家森林城市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
2.2.3 森林文化广场。在城巿周边或城郊,以森林为背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原则,以区域历史文化特色为主调,通过微缩群雕,结合石碑文字,配以彰显秦巴山水独特魅力的园林造景,建设以刘邦占汉为王、筑台拜将、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成就一统天下霸业历史典故为背景,以北亚热带林区丰富的山石、动植物资源为依托,打造集生态、科普、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城巿森林文化主体广场。
2.2.4全民义务植树、纪念林基地。规划到规划期末在全市范围内建设面积至少1333m2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00个,规划总面积66.7hm2。通过实施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将义务植树尽责率保持在90%以上,使义务植树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义务植树活动日常化。
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纪念林基地,深化全民绿化意识,积极履行植树义务,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贡献。规划全市范围内建设纪念林基地40个以上,规划总面积13.3hm2以上。通过开展营造纪念林活动,丰富义务植树形式,加大对植树造林的环保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3 森林生态文化创作、保护与宣传

3.1 规划目标

通过创作生态文化作品、开展生态科普实践活动等方式,积极宣传、倡导生态文明,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特殊作用。大力宣传和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维护生态安全;通过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全面细致地了解和反映生态环境发展的生动实践,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生态文化产品;通过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各单位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活动,采用座谈会、专题讲座、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等形式,开展生态环保实践与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xfwhcylw/lw49197.html上一论文:研讨基于人际交往误解案例深思中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