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传统文化观照下幼儿教师自我管理及其重要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32 浏览:24518
论文导读: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子女的自豪。她也认为在传统尊师重道的社会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修炼自身来回馈社会的信任。工作之后,小张仍然保持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并且乐于将教学实践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她笔触深刻,文章发表后,常常引发业内深思,在全市教师工作会议上,教育局长亲切地称她为幼儿园教育界的“小鲁迅”。案例二:自从壮
\[摘 要\]在学科融合日盛的今天,任何文化元素已经不再囿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内,而是被广泛运用于实践操作层面。作为幼儿教师,在作为“经师”的同时,也要善为“人师”,保护儿童的天真本性。这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情绪的管理与专业素养的提升。传统文化作为教师自我管理的催化因子,无论是对于教师本身还是教育事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自我管理
\[\]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7-0013-03\[作者简介\]吴娟(1974—),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广西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教师,幼教高级。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管理学领域在研究领导者行为中的常用词语。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是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广义的幼儿教育涵盖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两个阶段,在我国现有教育条件下,早期教育并未普及,也未被纳入主流教育体系,故幼儿教师的主阵地仍为学前教育阶段,因此本文亦将研究重点置于学前教育阶段。针对3-6岁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有异于其他教育阶段教学之处。首先是受教育者处于人生早期阶段,其心智模式尚未发育完备,对知识的接收无法系统化,但接受能力较强;其次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储备,除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涉及饮食、运动、儿童心理等相关知识;最后,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3-6岁阶段观察学习能力发展迅速,这一时期所受外界影响会产生长远作用,因为他们会用更倾向感性的认识去处理外界信息,教师在其中起到仅次于监护人的重要作用,所以一般来说幼儿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应以较温柔、亲和的形象出现。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以中庸之道繁衍存活的社会群体,这种传统的文化氛围和幼儿教育师者之规有精妙契合之处,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引入教师自我管理之中,也是早期教育的内在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及,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此阶段的教育中,儿童处于弱势且偏向被动情境,因此幼儿教师在此情境中可被解读为纯粹的领导者。诺埃尔•蒂奇在其Cycle of leadership中表达了对“领导者的正确自我引领将对组织产生积极效用”的认同,可见无论从教育视角还是管理视角,教师的自我管理都不容忽视。

一、教师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

要将传统文化糅合到教师自我管理的各个层面,首先需要对教师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有理性认知,如图1所示:

图1根据发放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中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教师的道德水平、专业素养、自我评估、教学行为、心理情绪与生理健康是教师自我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其中道德水平、心理情绪及专业素养排在前三位。理清自我管理构成要素有助于分析传统文化如何有的放矢地助推教师的自我管理,并产生积极效应。

二、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的传统文化汇集成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名家、道家、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可谓包罗万象,其工具价值不可小觑。作为一种规范,它对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以及作为价值客体的各种社会关系起作用。可以说,传统文化对于造就理想人格培养民族性格有奠基之用,如图2。

图2可将图中阶段划分为三。在第一阶段,传统文化融入教师自我管理,以文化元素引导教师形成精神认同感,成为有效自我管理的积极工具。在第二阶段,教师接受传统文化之后,内化为人生信仰、教育理念,通过传统文化观照下的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不断优化教育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第三阶段,教师将习得的传统文化进行加工,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得儿童在早期教育阶段能够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以感性方式贮藏,并最终成为早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稳定雏形。
案例一:小张出身于教师家庭,父亲是高中语文教师,小张本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在大学期间,她对国学有着浓厚兴趣,在钻研本专业课程的同时,还选修了汉语言文学的部分课程。四年下来,小张收获最多的便是跨学科学习带给她对于教育的更深理解。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从古代的师之大者到近现代的教育学家,都让她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子女的自豪。她也认为在传统尊师重道的社会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修炼自身来回馈社会的信任。工作之后,小张仍然保持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并且乐于将教学实践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她笔触深刻,文章发表后,常常引发业内深思,在全市教师工作会议上,教育局长亲切地称她为幼儿园教育界的“小鲁迅”。
案例二:自从壮壮上了幼儿园之后,壮壮妈妈发现顽皮爱闹腾的孩子开始懂事起来。首先是以前全家吃饭时总是叽叽喳喳的儿子现在能够安静吃饭了,还有,以前做错事情不愿承认的壮壮现在能勇于认错了。上次姑姑带着小妹妹来家里玩,壮壮把冰箱里仅剩的一个雪糕拿给了妹妹。妈妈特别惊讶,表扬壮壮的时候问他怎么舍得把零食让给妹妹,壮壮拍拍胸脯说:“我们罗老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就让雪糕嘛。男子汉要顶天立地,我也是男子汉,要让妹妹。”之后有一次接壮壮放学的时候,妈妈在教室外面听到老师正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朗诵《弟子规》片段,还用小故事来讲解其中的含义,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而以前在家里待不住三分钟的壮壮竟然也坐得端端正正。壮壮妈妈在感叹之余,也不得不佩服老师的专业素养并感激其良苦用心。
以上两例,可见植根于社会大背景的传统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图2中最关键也是作用最深远的第三阶段,即学生接受源于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与被携带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影响之后,形成自有早期文化素养。在往后的成长中,将始终保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感,进而作用于自身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能够影响他们的这一代人,而且当他们成长为年长一代,他们论文导读:
会继续向下一代传递既有的优秀文化。这样代代承袭,将推动全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这种前向与后向的互动与影响,可被称作“文化反哺社会”——社会倡导下教师结合传统文化进行自我管理并作用于学生,反过来学生又将这种优质手段所产生的成果加以传承、创新,并运用到实践中。
案例三:周老师是某幼儿园的老员工了,从1983年工作至今,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她教过的学生,只要是留在本市的,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再送到周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周老师当年带过的小女孩,如今是某高校副教授了,也刚刚做了母亲,前段时间专程带着女儿从省城回来看望周老师。周老师回忆起她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因年纪小,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穿衣服,经常被大孩子欺负,而且有些老师也对此不闻不问,周老师便经常带着她。这位初为人母的副教授后来向我说起了这些故事。有次她自己带了一本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到幼儿园但是却不能全部看懂,于是周老师成了“讲解员”。有一次看到孙尚香的故事时,周老师告诉小女孩巾帼不让须眉,简短的解释却让小女孩记忆至今。她说她之所以一直刻苦学习,而且最后选择投身教育,是周老师给了她最初始的信仰。
可见,传统文化观照下的教师自我管理无论是对从教者自身还是对受教育者甚至整个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作用。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与一线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许多高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已被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匡越、王吉鸣在其《学前儿童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初探》中对传统文化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关注;赵敏,刘胜男在其《传统文化在教师评价中的现实表征及超越》中提及:“文化因素在教育管理者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国情之下的本土文化与教师管理休戚相关。”纵观时代变迁,如何创新思维,在传统文化之基础上创新教师自我管理,需要理论经验与实践操作并举——经师与人师融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这是传统文化中对于师者的经典定义。但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在作为“经师”的同时,也要善为“人师”,保护儿童的天真本性。这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情绪的管理与专业素养的提升。幼儿教师可通过广泛阅读汲取优秀文化,以及跨区域交流学习,借鉴榜样力量等方式升华情操,以便将传统文化中文化元素与教师价值观构建结合起来,有效形成幼儿教师行业内的向心力与教师本身对于职业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高金岭.多维视域中的教育发展与变革\[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 匡越,王吉鸣.学前儿童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初探\[J\].教育家,2010(5).
\[3\] 何育萍.多元智力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管理,2003(1).
\[4\]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陆水,韦东.教师自我管理的途径\[J\].管理科学文摘,2007(2).
\[6\] 赵敏,刘胜男.传统文化在教师评价中的现实表征及超越\[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