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新词新语——流行文化镜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448 浏览:131394
论文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词新语不断出现,在人际交往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新词新语的不断出现,不断丰富着汉语的词语宝库。新词新语应是出现在近十几年内,而且必须是被普通话吸收的词语。新词新语的特点是出现快、消失快。新词新语能够反映文化的变迁。它反映了三个层次的文化变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新词新语就像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也是流行文化的“晴雨表”和“温度计”。新词新语出现得这么多,对现代人们用语的冲击力也很大,不是所有的新词新语都可以在任何一个场合用。新词新语的出现有着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它可以让我们看到时代的烙印;而它消极的一面就是一些词语趋于粗俗,使没有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变坏。我们要学会用新词新语。
关键词:新词新语;反映文化变迁;积极面;消极面
1674-9324(2014)27-0107-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词新语不断出现,在人际交往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正能量、屌丝、压力山大、高富帅、囧、萌等等。新词新语的不断出现,不断丰富着汉语的词语宝库。那么究竟什么是新词新语呢?在语言学中,新词新语是有一定限制的,它是指“一些最近铸造出来的、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的词语。”也就是说新词新语的时间应限定在近十几年内,时间再久远就不应该再算作新词新语,而且必须是被普通话吸收的词语,那些即使产生时间很短但未被普通话吸收的词语也不应归入新词新语之中。
新词新语无论怎么发展也是有它自己的特点的。刘国正先生说过:“语言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灵魂,他们水融,难分难解。”新词新语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一定时期的新词新语是一定时期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社会变革迅猛,新词的生成速度惊人地快,每年都有成千上百的新词新语产生。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出现快、消失快,有些新词新语可能当时很流行但过了那阵风便不见踪影。像“大哥大”、“的士高”、“非典”等等数不尽的词汇,它们都已经随着这些事物离开人们的视野而离开了人们的脑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词新语能够反映文化的变迁。
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面。新词新语都是随着这三个层面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和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反映在文化上面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新词新语的大量出现。
首先是物质文化方面,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使一些新词新语产生了,而新词新语又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比如“电视”这个词,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电视指的就是黑白电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随着彩电的发展,遥控器也变成了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后来,“背投彩电”成为彩电中的时尚品,但是没过几年,“背投彩电”这个词还没有被所有人认识的时候,“液晶电视”已经成为电视行业的主打品,现在提到电视,谁还会去想它是黑白还是彩色。这浓缩着一个历史时期前进的步伐,折射出人们更加富裕安康的新生活。
其次是制度文化,我国自提出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的目标以来,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下岗”、“分流”、“再就业”、“合同制”就显示出了时代的变革。“高新技术”、“技术密集型”、“生物工程”这些新词新语说明了我国经济企业制度重心的转移。“宏观调控”一词反映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义务教育”、“考研大军”等反映了科教领域变革;“股份制”说明了现代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允许私有财产存在,反映了经济制度改革活化了我国经济结构体制;从心理文化层面上看,新词新语折射着社会的文化走势和人们的意识倾向,反映了一定的民众心理。“你幸福吗”这句话本来没有什么让人关注的,就是普通的一句话,但是随着现在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句话就成为了一句调侃。同时随着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保”这个词就成了人们口中常听到的一个词了。这些都道出了我们民众心理文化层面变迁的历程。新词新语就像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也是流行文化的“晴雨表”和“温度计”。新词新语出现了这么多,对现代人们用语的冲击力也很大,现在走到大街上,随时都可以听到人们嘴里蹦出的新词新语,是不是所有的新词新语都可以在任何一个场合用?曾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干部,思想特正派,特传统。有一天,老人家气呼呼地在院子里训斥孙子,他孙子一脸无辜,邻居看了着实可怜就问他:“你爷爷为什么骂你呀?”他说:“我没干什么,就说了一句很流行的话,爷爷就生气了。”问:“你说什么了呀?”“就是看到爷爷从公园回来,我说:‘爷爷,你早恋回来啦?我发现你今天巨靓啊,老养眼了。’”听完此话,我们也能够明白老爷爷生气的理由了。就是新词新语“闯的祸”,此“早练”非彼“早恋”,我们应是“早锻炼”,“巨靓”、“养眼了”这些词老人家是听着心里害怕啊。由此可见,新词新语不是用在任何一个场合都合适的。
我们要看到这些新词新语的新词新语——流行文化的镜子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出现有着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它可以让我们看到时代的烙印,比如:70年代,下乡、粮票、布票;80年代,下海、喇叭裤、万元户;90年代,下岗、抗洪、大哥大、泰坦尼克、作家;本世纪初流行语,9.11、本·拉登、反恐、申奥、入世;近五年流行语:囧、正能量、屌丝、高富帅、压力山大。我们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到并了解到当时的一些历史事件,看到我们社会的发展历程。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成为中国人物质生活和观念变迁过程中最忠实的记载工具。
而它消极的一面就是一些词语趋于粗俗,而且是非语法化,而又由于现在网络的迅速传播使青少年失去了辨别能力,反而引导一些人变坏。语言是思想的工具,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文化标签”。对某些词语绝不能因其新颖、新奇而忘却了其中的不健康成分。青少年善于模仿,喜欢标新立异,但是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相对较弱,这类不伦不类的语言很可能使他们“走火入魔”。
因此,我们既要用新词新语反映新的生活,又要学会辨别,这样才能净化文字,更好地反映生活。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xfwhcylw/lw34648.html上一论文:探究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重塑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