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全国31个省市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119 浏览:97128
论文导读:
【摘 要】效率是义务教育投资的重要部分。通过收集分析数据,得出各投入产出指标所占权重以及2005~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效率得分,显现各省份之间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提出均衡省际的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倡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投入 义务教育产出 效率
1674-4810(2014)32-0199-02
中国义务教育投入中财力投入的力度很大,201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普通初中及普通小学经费来源的方式中所占比重达到93.91%,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更是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占到7.1%。如此大规模的投入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义务教育投入的充足性,但是在效率方面却有待提升。

一、研究策略与数据

由于义务教育投入产出的多样性,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出各投入产出指标权重系数,进而计算出2005~2010年各省份平均效率得分,从而得出中国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目前状况的相关结论。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年至2010年历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6年至2011年历年)。

二、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能反映义务教育投入的指标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财力投入、人力投入和物力投入三个部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本研究从财力资源投入中选取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重以及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力资源投入中选取生师比、专任教师职称合格率以及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物力资源投入中选取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册数以及生均固定资产作为义务教育的投入指标。义务教育产出比较难衡量,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国内学者认可度较高的升学率、完成率以及保留率作为义务教育的产出指标。
由于本文选取的各投入产出指标间单位不同,各指标数量级相差极大,所以要将所有指标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归一化法使数据标准化。

三、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得分分析

关于效率的定义有很多种,本文参考众多文献,将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定义为义务教育产出得分与投入得分之比。为得到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得分,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投入产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用KMO和Bartlett检验判断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利用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后,进行权重系数的计算。用主成分分析后得到解释的总方差和成分矩阵,我们用其中的Initial Eigenvalues中的Total进行计算,得出各指标加权系数。最后,依据各指标权重系数按公式加权后对2005~2010年的义务教育投入产出得分进行计算,得出义务教育投入产出得分表。将2005~2010年每年的投入产出得分进行简单加权平均,按照公式计算出2005~2010年各省份义务教育投入产出平均效率。
四 讨论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得出,义务教育投入产出平均效率得分的前三名分别是广东、陕西和宁夏,后三名分别是云南、贵州和甘肃。在这六个省份中,西部省份占六分之五,说明西部省份在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在得分前十名的省份中东部省份只有一个,东部省份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是在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上却落后于中西部,义务教育投入利用效率并不高。说明单纯增加投入并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的效率,重要的是运用得当。
整体来说,中国各省份之间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差异十分明显,大多数东部省份的效率低于中西部省份。自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起,中国中西部地区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和发展。新增教育财政经费始终保持重点向农村特别是向西部地区农村倾斜;“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工程都表明了国家对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倾斜。在政策扶持下,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相对较高。
五 倡议

1.均衡省际的教育经费投入

由于中国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财政制度,使义务教育经费来源过度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从而导致经济发达、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过大。中西部地区的经费投入仍然较为匮乏,而东部省份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却存在饱和现象。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让投入从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横向流动,这样既保证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充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东部省份教育经费的投入过度,促使东部地区提高义务教育投入产出的效率。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优秀的教师是高质量教育的基础。目前,各省份间教师情况的差异很大。经济发达省份拥有一大批高学历、高职称、高知识水平的教师,而且这些教师拥有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使其和经济相对落后省份的教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师资上的差距,也是造成低投入、低产出的主要因素。政府需要引导优秀人才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从而通过教师质量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以教育质量的提高来推动教育效率的提高。

3.提高物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随着人口流动范围越来越大,一些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出现教学设施配置不够的情况,而人口分布稀少地区出现教学设施荒废等情况。基于此,各省在配置物力资源时要考虑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分配物力资源。而校际的差异则导致了择校热等理由。因此,缩小校际差异是提高教育物力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措施。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适当整合不同办学质量的学校,让物力资源在不同质量的学校中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王磊.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主要理由[J].教育与经济,2002(1)
[3]胡咏梅、杜育红.中国西部农村小学资源配置效率评估[J].教育与经济,2008(1)
〔责任编辑:庞远燕〕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xdylw/lw44278.html上一论文:关于有关幼师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