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重大主题报道新闻表达深化路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69 浏览:71774
论文导读:,新闻常使用白描的手法,就是不使用华丽的辞藻、厚重的铺垫,不进行夸张描述,但是又能生动形象地将事件表达出来。这种手法从表面上看来简单无奇,但是实际应用却需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和极强的表达能力,是对个人智慧和语言功底的一大挑战。

3.大众性。新闻受众群体的大众性决定了新闻语言要具有大众性。当然,大众性的语言并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闻报道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更新。但是,在我国新闻报道中,有关重大主题报道只停留在事件的简单宣传层面,并未体现其真正的新闻价值,这导致了受众对报道感觉乏味。本文对新闻语言特征进行了辨析,并对重大主题报道新闻表达的深化路径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 新闻表达 深化路径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即所谓的语体。新闻报道领域亦然。由于新闻报道必须做到真实可靠,对群众具有正确的指引作用,因此需要以书面语体的形式进行表达;同时,新闻有时效性,传播范围要广,要符合受众的普遍要求,因此,又必须应用口语语体进行表达。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多个领域重大主题报道新闻表达的深化路径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因此新闻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综合的语言系统,拥有强大的语言功能。

一、重大主题报道新闻语言的特点辨析

新闻不同于其他的文字作品,其拥有着独立的语言系统和独特的语言应用技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客观、真实,不能任意将事态夸张化,也不能隐瞒实情,因此,必须严格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1.准确性。所谓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就是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与客观现实发生的事物在时间、地域、程度等基本因素方面相互吻合、准确无误。在进行报道时,语言的表达必须明确,不能使用“前段时间”“些许”等含糊的词语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事态发展的程度。由此,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准确的表达可以得到受众积极快速的反应,因此,无论在书面语体还是口语语体方面,严格保证其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突出特点。
2.白描性。新闻的受众对象是人民群众,好的新闻必须要能够引起大众兴趣,吸引大众眼球。因此,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新闻语言还需要做到形象生动。在实践应用中,新闻常使用白描的手法,就是不使用华丽的辞藻、厚重的铺垫,不进行夸张描述,但是又能生动形象地将事件表达出来。这种手法从表面上看来简单无奇,但是实际应用却需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和极强的表达能力,是对个人智慧和语言功底的一大挑战。
3.大众性。新闻受众群体的大众性决定了新闻语言要具有大众性。当然,大众性的语言并不是指全盘的口语化,而是首先基于规范化语言,对语言进行斟酌和提炼。媒体的表现形态不同,对语言的要求也不同。新闻用词要能够吸引受众眼球,让受众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以生动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修辞向群众传播信息。简而言之,新闻语言必须遵循传播规律,满足大众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新闻传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大主题报道新闻表达的深化路径

1.力求表达客观直接。具体事件情节的描述,往往能够引起大众的兴趣,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从思想上让群众相信新闻报道是具有真实性的。在浙江金华,孟祥斌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金华日报》在孟祥斌见义勇为、舍身救人的事件发生后,推出了“孟祥斌现象”系列报道,并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孟祥斌悲壮的一跳——好军官为救落水女子英勇献身》这篇报道中,记者对孟祥斌跳江救人的细节进行了详细描写:“目睹军人跳江救人过程的王大妈红着眼、噙着泪说:‘他是一名军官,我看到了他的……在跳下去之前,我们担心地问他行不行,他说他会游泳,没理由。他跳下去后,向跳江的女子游了过去。刚开始还好,我们看到他抓住了那个女落水者,托着她往岸边游,可没多久,他大叫了一声‘我吃不消了’……赶来的人也来不及了,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救人的好军官慢慢沉了下去。”(《金华日报》,2007年12月1日)在这篇报道中,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孟祥斌营救女落水者的过程,将具体的细节一一呈现在群众面前,比如入水前的对话、入水后的初始情形等,细致的描述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画面再现的感觉,从而增强了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2.重大主题报道要体现高度。重大主题报道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借以体现出其“重”与“大”。现如今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同时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成为了新闻行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权威与影响力就是纸质媒体的主要竞争力,同时还需要提供更加丰富和别样的见解与认识。对于重大主题的报道来说,需要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地分析,要有深度地挖掘,认识到其中的背景与作用,如此才能做好重大主题的报道。例如《台州日报》在2009年策划了“暖春之旅:台州制造业深度调查”“金融危机下的人才故事”“新四千精神引领突围:对话70后企业家”等相关报道,这些主题报道都是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来进行全程策划的,其主旨是为了让人们在经济寒冬中看到发展的希望。而对于今年的“转型升级看企业、转型升级看产业、转型升级看项目”主题报道,其核心思想是对转型升级进行深刻的解读。这个报道对台州的18家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企业发展各个方面的经验,报纸对于这个主题的报道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其报道的范围涉及各个行业,报道的深度也前所未有。这个主题报道对台州主导行业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指出其由块状经济转向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并以产品升级为切入点来求得发展。通过对产品的解读,能够让人们更全面地看到企业的发展动力,并对转型升级有正确的、全新的理解。
3.重大主题报道要具有深度。思想内涵是重大主题报道需要注重挖掘的,这绝不是依靠华丽的文字就能弥补的,读者感兴趣的地方往往在于重大主题报道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对于这个理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2010年专门举办了研讨会,其主题就是“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其以《影像·寻访》为案例进行分析,并反映出新闻的内在规律。案例报道时所采用的运作方式是每期都发一张老照片,让读者来提供相应的线索,从而对主人公的一些历史故事进行采访,通过报道的形式刊登出来,同时预告下一期的主题人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体现不同的主题,同时也能够借助别样的报道方式来吸引读者的兴趣。每期都有的关键字是读者最为感兴趣的地方,也是这一系列报道成功的关键所在,更能够体现出这一系列报道的深度。

4.平民视角与大众表达。重大主题报道的落脚点为党的大政方针,在报论文导读:

道时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考量无可非议,但体现在新闻报纸上之后,由于其受众为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报道应从民众的视角出发,写贴近民众的人与事,做到平民视角、大众表达。2007年,《金华日报》一位编辑得到线索,东阳一位现年70多岁的退休乡镇干部胡汝潭,对自己过去70余年做人、为官的点滴历程进行回忆,并书写成册,给子女进行传阅,借此教育子女应如何为人处事。《金华日报》以此事件为背景,并结合党的作风建设活动,推出了《一本乡镇干部回忆录,一个作风建设大话题》系列报道。在系列报道中,20多位党政干部被还原为普通人,从民众关注的某一个点进行着重叙述,借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拉近与读者间的距离。为了解决传统媒体自说自话的弊端,《金华日报》针对这一报道开设了民意征集版块,在这一版块中,读者可以对自己眼中的胡汝潭进行反馈,还可以对身边类似的其人其事进行评论、描述,为金华日报提供更多的线索。这一报道以一位退休乡镇干部的个人传记为切入点,事件贴近民生,表达形式大众化,堪称平民视角表达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之作。
三、结语
重大主题报道能力的提升,可以正确地引导大众舆论,对群众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是现代化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摈弃传统落后的传播方式,不断地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沈炳忠,朱伟中.对重大主题报道强化新闻表达的实践与深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7).
[2]倪志新.全媒体、多角度、立体展示,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模式[J].中国记者,2013(3).
[3]林雷.基于平民化视角的重大新闻主题报道策略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2).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