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71 浏览:13955
论文导读: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界定和评价,比较常见的是采用单一统计指标体系和多统计指标体系。采用单一指标体系,如通过GDP一项统计指标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策略比较方便直观,但由于忽略了投资、储蓄、经济结构、居民生活质量等因素,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情况。采用多统计指标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测度,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要:在建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的基础上,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策略,对 2010年山东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17个评价单元可划分为3个层次,即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提出了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若干倡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因子分析;山东省
0439-8114(2013)24-6207-06
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大系统,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长期以来是学者、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经济发展的差距过大,不仅带来经济理由,还会带来诸多社会理由。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对新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把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新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把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主要抓手;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而山东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30多年的发展,山东省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从综合竞争力来看,排名稍有落后,一部分理由是因为区域的发展差距拉大,另一部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因此,区域经济差异理由不容小视[1]。最近几年,山东省实施区域对接帮扶政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潮流,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作用,目前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理由和差距,所以有必要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1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1.1 区域经济差异的定义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作用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2]。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是区域之间利益格局变化的指示器,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其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发达国家。

1.2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进展

西方学者在区域经济及其差异研究上提出了许多理论,主要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3]。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是不均衡的,经济增长总是在区域内条件最好的优势地方开始,形成增长中心,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只有经过长期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区域差异才会缩小。

1.3 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中国关于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理由的时间比较晚,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这是由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导致的,但是也形成了许多有借鉴作用的成果。魏后凯选取人均国民收入作为分析指标,中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异大致经历缩小到逐渐扩大直至迅速扩大的过程;林毅夫等对人均GDP按照产业进行分解,发现造成总体经济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理由是第二产业;郭金龙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等认为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理由是资本分布的不平衡,而在此起关键作用的是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政策;王小鲁等认为造成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理由有资本的流动、要素生产率、城市化率等因素;杨文举运用数量分析策略分析认为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理由;范剑勇利用实证分析表明地区间的经济增长扩大的理由是循环累积机制。以上学者都是对中国这一大区域进行研究的,而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单元,在区域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山东省作为中国龙头省份之一,对其经济差异的研究也很多。余清等人以人均GDP和三产业结构作为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分解的数学模型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刘尚海选取一些经济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赵传松等选取一些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经济差异作了分析;还有不少学者对其做了研究分析,但是,指标选取的不同和时间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选取了山东省最新数据对其差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对当前经济形势有着真实的反映,有一定的实践作用。
2 研究策略和指标体系
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界定和评价,比较常见的是采用单一统计指标体系和多统计指标体系[4]。采用单一指标体系,如通过GDP一项统计指标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策略比较方便直观,但由于忽略了投资、储蓄、经济结构、居民生活质量等因素,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情况。采用多统计指标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测度,遵循内涵全面、简明易取的指标体系选取原则,选取能客观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和复杂性的指标。指标之间应互为补充,上下层次分明,为保证各指标值的横向可比性,尽量选取相对指标,如人均数据。为了克服多统计指标变量间信息交叉重叠和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用因子分析策略,对所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综合得分和各因子得分,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做综合评价。因子分析作为一种降维策略,不仅可以把多个相关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指标,避开信息量的重复,而且可以根据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客观的确定指标权重,避开权重确定的人为性。因此,因子分析策略可以为科学确定权重以及应用加法合成模型奠定科学的基础[5]。因子分析法首先需要建立指标体系和原始数据矩阵,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可以根据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一般原则,确定因子数,计算因子得分,最后计算综合评价值。
通过查找2011年山东统计年鉴,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农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经济增长速度、海关出口总值、实际使用外资额等山东省17市2010年12项指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并计算整理出表

1、表2。3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3.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计算

首先对2010年山东省17个城市的12项数据指标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19进行因子分析,得到KMO和Bartlett的检验表和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 度量为0.778;Bartlett的球形度近似卡方检验为25

5.420。

根据KMO值=0.8适合使用因子分析策略的原则可知,本次数据分析KMO值=0.778≈0.8是比较适用因子分析策略,并且可以得到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表(表3)。
根据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一般选取原则,成分1、成分2、成分3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89.824%的水平,故可以选取前3个主成分,并且可以得到旋转后的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主成分1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呈高度正相关,因此主成分1可以解释为地区的经济实力;主成分2和实际使用外资额、海关出口总值和第三产业比重呈较高的正相关,因此主成分2可以解释为地区的经济活力;主成分3和经济增长速度呈高度正相关,并且和其他11项因素的差距大,因此主成分3可以解释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3.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再对原始变量进行线性变换,用回归法计算出各主成分得分。即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19进行因子分析时,在因子得分一项中,勾选保存为变量(策略:回归),返回原始数据,即可得到17个城市的各主成分得分(表5)。
从表3可知,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2.031%、17.049%、10.744%,利用综合得分公式:综合得分=F1×方差贡献率+F2×方差贡献率+F3×方差贡献率,经计算可以得到17个城市的综合得分(表6)。
将17个城市各主成分得分与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得到表7。
从表7看出,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即综合得分大于0的城市有6个,分别是:东营市、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淄博市、济南市,而莱芜市、潍坊市、滨州市、泰安市、枣庄市、日照市、济宁市、德州市、聊城市、临沂市、菏泽市这11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最高分东营市

1.429 4与最低分菏泽市-0.855 1相差2.284 5。

每个市的具体情况如下:东营市综合得分排名第一,经济实力排名第一,经济发展潜力排名第三,这主要得益于东营市胜利油田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其所带动的一系列石油工业产业,使东营市的经济实力、居民生活质量,跃居全省第一,但是它的经济活力却排名倒数第一,这与它的经济发展趋势有关,所以需要考虑利用东营市的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趋势;青岛市综合得分排名第二,经济活力排名第一,这和青岛市属于沿海城市,大力发展紧邻韩国的地缘优势,吸引外资,发展进出口贸易以及繁荣旅游服务等产业有关;烟台市综合得分第三,各项得分均排在前列,经济发展势态良好;威海市综合得分排名第四,经济实力排名第二,经济活力排名第五,经济发展潜力排名第十二,应加大发展的力度;淄博市综合得分排名第五,经济实力排名三,经济发展潜力排名第四,经济活力排名第九,应适当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活力;济南市综合得分排名第六,经济实力排名第六,处于中上游,经济活力排名第三,这与济南市属于省会城市,外资经济的流入此地以及泉城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大关系,济南市经济发展潜力排名倒数第一,虽然基数大是一个理由,但仍值得思考;莱芜市综合得分排名第七,经济实力排名第七,经济活力和经济发展潜力却均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莱芜市以发展钢铁产业著称,其发展模式与以石油资源闻名的东营市相类似,如何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发展速度,转变发展趋势同样需要思考;潍坊市综合得分排名第八,经济实力排名第十,经济活力排名第四,经济发展潜力排名第五,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滨州市综合得分排名第九,经济实力排名第八,经济活力排名第十一,虽然滨州市过去较为贫穷落后,但通过近些年来的发展,经济潜力位居第七,发展模式值得欠发达地区借鉴;泰安市综合得分排名第十,经济实力排名第十一,经济活力排名第八,经济发展潜力排名第八,经济发展状况较为均衡。枣庄市、日照市、济宁市综合得分分别位于第十一、第十二和第十三名,排名处于中下游,值得注意的是这3个城市具有较为丰富的煤矿资源或钢铁资源,如何利用资源发展工业,提升经济实力,带动经济发展,是重点要考虑的工作;德州市、聊城市综合得分分别居于第十四、第十五名,虽然经济潜力位于第十位和第六位,但由于经济基础差,经济水平有待发展;临沂市综合得分排名第十六,虽然近些年来,临沂市通过发展小商品市场和红色旅游,城市建设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可以看到临沂市的经济实力位于全省十六名,这主要是因为其工业大部分集中在罗庄区且以乡镇工业为主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经济基础较差,虽然近年来城市建设不错,但提高经济实力仍是发展的根本;菏泽市综合得分排名第十七,可以看到菏泽市发展潜力位居全省榜首,通过招商引资和曹州牡丹带动的旅游业使菏泽市经济活力位居第十,但由于经济基础差,经济实力位于全省倒数第一,如何帮扶和推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将是日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工作的重点。

3.3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层次划分

根据山东省17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将其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发达地区,包括东营市、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淄博市、济南市。这6市综合得分均在0以上,在区位方面,基本位于山东东部或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得以率先发展。第二层次为较发达地区,包括莱芜市论文导读:重点地区开发开放与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开放与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强省之一,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地区,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基本民生理由上,应该尽量保持一致,例如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方面,做到人人平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潍坊市、滨州市、泰安市、枣庄市、日照市、济宁市。这7个城市综合得分为0~-0.5,在区位方面,位于山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发达地区稍差一些。第三层次为欠发达地区,包括德州市、聊城市、临沂市、菏泽市。这4个城市综合得分为-0.5~-1.0,在区位方面,位于山东西部或沂蒙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4 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4.1 坚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条工作主线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定要求。只有继续坚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作主线,地区经济工作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才能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一步,要着力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区际良性互动等重点工作领域,不断丰富和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统筹安排和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地区开发开放与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开放与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强省之一,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地区,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基本民生理由上,应该尽量保持一致,例如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方面,做到人人平等,人人有份。

4.2 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这两大战略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八大报告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推进地区经济各项工作的行动纲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领。要大力推动实施两大战略,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力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举措和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空间布局,协同推进两大战略的顺利实施。山东省各区域之间的自然禀赋差距很大,在判断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时,不能只是片面地运用单方面的指标去衡量,区域的协调发展不仅是经济指标,还有其他方面的指标,因此要尽量体现出“主体功能区”的涵义,要能发挥出各个区域的最大潜力。例如:山东可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黄河三角洲地带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在省会城市周围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以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为龙头,充分发挥港口资源、自然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把鲁南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精细化工、优质建材、机械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4.3 坚持分类指导的操作原则

分类指导是区域政策的实质和核心,只有继续实施分类指导,才能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才能充分体现区域特色,真正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在全局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地区竞争力和整体经济运转效率。应该继续从地区资源禀赋各异、发展基础不同这一实际出发,把实施分类指导作为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强化、细化规划引导,增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各地区发展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推动各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山东要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达到农业内部结构的提升,工业的优化,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体现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的特色。

4.4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路径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转型优化发展,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更好地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鲁西南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不仅可以补齐区域经济的短板,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而且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条件较好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着力解决老少边穷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中面对的困难和理由,通过“两头”并进、重点突破的方式,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提高山东省整体发展水平。

4.5 坚持在重大改革和发展任务上先行先试

开展先行试点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近几年,国家设立了不同类型的试验区和示范区,不仅为全国的改革发展探索了新经验,而且也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平台。在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更要加强试验区、示范区的建设,适时设立新的承载重大改革和发展任务的试验平台,着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等重点方面试点示范、先行先试,争取在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和理由方面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4.6 坚持构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在构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仍待进一步完善。要继续推动深化跨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着力推动产业承接转移、区域一体化等工作;继续探索建立规范统一的区域管理体制,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范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形成有效的区域治理方式;继续推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立法进程,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框架。
参考文献:
[1] 邓 苏,张 晓.山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与内部构成[J].东岳论丛,2006(4):70-75.
[2] 原华君,王晓文.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J].福建地理,2004(4):11-14.
[3] 张 文.云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的背景与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9):40-44.
[4] 牛芳兵.菏泽市县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1(4):60-64.
[5] 刘西雷,吕宜平.山东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87-91.
[6] 孙希华,张淑敏.山东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5):611-614,620.
[7] 李 红.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3-65,104.
[8] 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经济,2002(5):74-77.
[9] 周国华.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2):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