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基于中道思维学校教师管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179 浏览:130264
论文导读:有另外一层含义,即作为动词,表切中、契合之意,也即郭沫若所说的“中的之中”。这种作用上的中道即是要符合德性之道,没有德性作为基础,即使“中”也是没有作用的。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明确地揭示了这一点,他认为:“恶意、歹毒、无耻等,在行为方面如通奸、偷盗、杀人等,所有这一切以及诸如此类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为其本
学校管理者不仅要从现代管理科学和当代国外学校办学实践中学习,还应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学习,吸收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处理很多矛盾的对立面,以中道思维作为教师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为处理好这一系列理由提供了有益的教师管理哲学。
中道是我国儒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义。中道思维不仅存在于我国传统哲学,也得到了早期西方哲学家的普遍认可。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极力主张中道哲学,后经苏格拉底、柏拉图传到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成为中道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道思想极度推崇。他认为,中间才是最好的,它属于德性,德性就是中庸,过度和不足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从管理学视角看,中道思维的内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道思维强调顾全矛盾的双方或多个方面,是一种富含辩证法思想的策略论,渗透着矛盾双方或多方对立统一、转化的思想。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在将矛盾双方中一方的缺点凸显出来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另一方存在和发展的作用。这便提出了一种全面看理由的思维方式,不是只顾一面而舍弃了另一面。这种“兼济”矛盾各方和统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并在其间取得平衡的思想,是贯穿中国古代中道哲学的核心。但是,中道思维并不是折中调和,也不是在两者之间的摇摆。中道思维的本质是在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取得一种有益的、合理的平衡,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
第二,中道思维主张避开因走极端而犯过犹不及的错误。中道之意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只有把握好这种度,才能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如果过度或不及都不能及“道”。关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论述得很清楚:“一切有识之士,都在避开过多和过少,而寻求中间和选取中间,当然不是事物的中间,而是对我们而言的中间。”更进一步地说,就是要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情况下,对应该的关系、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去做。
第三,中道要切中之道。中道的“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作为动词,表切中、契合之意,也即郭沫若所说的“中的之中”。这种作用上的中道即是要符合德性之道,没有德性作为基础,即使“中”也是没有作用的。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明确地揭示了这一点,他认为:“恶意、歹毒、无耻等,在行为方面如通奸、偷盗、杀人等,所有这一切以及诸如此类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为其本身就是罪过,谈不上什么过度和不及。”
第四,中道不能固守教条,要有灵基于中道思维的学校教师管理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活性。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认为:“若徒拘泥于古,不得于心而冥行焉,是乃非礼之礼,行不著而习不察者矣。” 这种道不乏权,权不离道,道权统一思想是中道思维的内涵之一。
当学校管理者把中道思维融入学校教师管理时,就能在处理各种矛盾(如集体与个人、硬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之间)时,巧妙地把握好度;对老师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因人而异等。这些,都将使学校管理走上一条良性之路。

一、 制度规制与柔性激励相互结合

东西方国家相比,西方注重法治规范、信守契约;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则注重人伦规范,崇尚权威,遵循等级,表现为对专家的建言和上级的指示言听计从,却不喜遵守规章,法制不健全。要做好学校教师管理工作,需要融合东西方文明的这两种特点,即把制度规范和柔性激励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一方面,学校要健全规则和程序,并在制度执行中按照制度规定来办事,不随意更改。有些学校管理者对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采取一种政策,而对其他人采取另外一种政策,这常常导致学校管理的混乱。而有些管理者不按制度办事,比如在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审中,校长先行摸底,如果自己想推的教师分数不够的话,马上想办法,甚至于临时更改制度。这些都是不符合程序正义的。
另一方面,教育组织有其特殊性,组织中的很多要素并不联系紧密,而是松散地联系在一起,呈现出松散耦合组织的特点。所谓松散耦合,即是说组织的规范结构与行为结构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规则并不总是能够制约行动,某些规则的转变可能并不影响行动,反之亦然。在专家看来,学校中至少有两类组织:一类是负有制度与管理职能的科层组织,具有较为紧密的层级关系;另一类是专业组织,负责实际的教与学的技术过程,具有松散耦合的特点。在专业组织中,更多需要柔性管理,要符合教师管理,不能侵犯教师的个人活动空间。柔性管理的本质是把教师当“人”而不是“物”来管理。康德曾论述过一种建立在物的方式上的对人权,① 即把一个人除了人身之外作为物来占有。当前教师和单位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教师对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这样容易形成单位对教师的人身制约,甚至把教师当作实现管理者个人政绩的工具。此时教师被当作“物”来处理,这种工具理性主义对于学校发展来说,最终将弊端丛生:教师的积极性被压制,创新精神无从谈起,主动性也消失不见。

二、整体对待与个体区别合理统一

在知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看来,西方人就像捆在一起的柴束,团体内的人是一伙的。而我们的社会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因此,西方人虽重竞争,强调个人主义,但其合作观念也很强。我们虽强调集体主义,但合作精神淡薄。在很多学校,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个的“圈子”,校内校外、学科组之内与学科组之外、朋友与其他人、圈内人和圈外人分得非常清楚,甚至彼此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教师之间不好合作,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更不合作的现象。因此,学校教师管理要鼓励教师合作,形成教师合作文化,激发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和信念。
为此,管理人员要有大局观念,具有公共利益至上的管理观念。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甚至高于学校利益,管理人员当有推动学校相关主体发展,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高远情怀。如果迫于压力或个人利益而放弃公共利益,那便是没有切中“道”。
同时按照契约论的观点,所有人进入某个集体后就需要达成一个契约,这便是大家在自愿的基础上把每一个人所有的权利让渡给集体,由集体来行使每一个人让渡的权利。那么每一个人都失去了同样的东西论文导读:都在教师和管理者之间。②因此,处理好行政权力和教师权利的关系,减少学校冲突,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是当前管理者需要解决的理由。首先,管理者把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韦伯根据权力的性质把权力划分为三种类型:传统的权力、感召的权力和合法的权力。一个优秀的学校管理者一定是善于合理运用几种权力的人。同时,中国文
,就有权获得同样的东西,换句话说,每一个人就都是平等的。因此,学校对每一个教师要一视同仁,公平和平等地处理每一件事情,不能有失偏颇。学校规则的制定、程序的施行,都应当遵循平等的原则。但是,学校中每一个个体,无论从思想观念、个性特征、自我需要等方面又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的管理也要因人而异,不能固守教条。要针对教师的个人特点施行有差别的管理。有的教师物质方面的需求多些,学校管理者便要正视这种需要,不能只讲奉献;有的教师社会性需求更多,就需要学校创建和谐融洽的学校人际关系,让教师感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有的教师渴望专业方面的发展,这就基于中道思维的学校教师管理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需要为教师搭建学习提高的平台,鼓励教师多参加赛课、科研等活动;有的教师有参与学校管理的需要,这需要提供一定的管理任务甚至提拔到一些管理岗位上;有的教师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而有的教师追求稳定,这都需要针对不同教师特点进行有差异的管理。

三、行政权力与教师权利的和谐共生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冲突大为增加,集中表现在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罗纳德·G·科温(Corwin)专门研究了学校中的教师冲突,发现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较多使用法定的权力解决理由,教师和管理者的冲突非常高,多达一半的教师冲突都在教师和管理者之间。② 因此,处理好行政权力和教师权利的关系,减少学校冲突,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是当前管理者需要解决的理由。
首先,管理者把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韦伯根据权力的性质把权力划分为三种类型:传统的权力、感召的权力和合法的权力。一个优秀的学校管理者一定是善于合理运用几种权力的人。同时,中国文化更看重感召的权力,对“德治”心悦诚服,“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第二》)这需要学校管理者不断学习和提高,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出色的才干感染教师。这也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管理者不能做“老好人”,但也不能油腔滑调,精于世故而不务实。
其次,明确行政权力和教师权利的边界。《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的通知规定,我国中小学校长依法拥有教育教学管理权、校务工作综合管理权、人事管理权和校产管理权。而教师的权利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规定的教师应有的权利,一类是教师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权利。按照康德的理解,后者是天赋的权利,前者是获得的权利。当校长在执行自己的权力时,一定不能侵犯甚至剥夺教师的权利,要在两者之间,把握好度,处理好“权”和“道”的关系。在上级要求、规章制度和自由裁量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是管理人员水平的体现。
参考文献:
① 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

5.195-197.

② Corwin, R.G. Professional Person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J].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65, 1(3):1-22.
(责任编辑 李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