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面向卓越工程师机自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771 浏览:47505
论文导读:
摘要:“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基础,从分析实践教学策略改革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入手,讨论了目前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目前状况,并对相应理由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线,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机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674-9324(2014)44-0135-03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不但表现在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维护上,而且在人才需求方面更为突出。据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研究报告统计,我国工科毕业生只有不到10%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究其理由,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政治、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使得对人才素质和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2010年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教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创造能力培养等,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各类型工程技术人员。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称:机自)专业也被列为该培养计划当中,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满足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汽车、建材建工和通用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实践需求,并为从事机械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的设计型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积极探索并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重新定位国际化教育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世界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林健将“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分为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学校工作方案包括:专业领域的选择、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政策措施的制定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国际化培养等,并为制定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打好基础;彭易菲提倡工程教育应当从科学向工程回归,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实出发,以期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启迪;陈启元分析和讨论了各高校参与计划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模式、标准实现矩阵和企业环境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等;韩彬分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及特点,对当前机自专业人才培养理由进行了剖析,以及如何去培养卓越的工程师提出了一些倡议与策略;李文贵研究了重组机自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对如何去重组课程内容进提出了具体的倡议;李治基于哈佛大学的创新教育体系讨论了目前中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倡议。综上所述,国内相关院校已对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做了相关研究,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和成绩。
本文在以上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本校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前状况,进一步探索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机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目前状况分析

1.学生缺乏创新思想,实践意识不足。目前,大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接受教师的课堂传授,仅追求完成相应学分,能顺利毕业就得到满足,更别说实践、创新和能力提升。究其理由,一方面机自专业的学生认为机械创新难度大。由于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又缺乏实践锻炼,他们会认为连机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都不易学透,若对该机器进行机构或原理创新是不切合实际的;另一方面,学生实践意识缺失。课外实践环节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及动手能力,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有些学生生产实习(实践环节之一)时,目的性不强,在生产现场如同走马观花,仅仅是参观而已,丧失了极好的学习机会。
2.学校忽视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个人只有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合理知识框架结构,结合实际工程经验,那么他的创新能力就越强。一些高校往往忽视了社会需求,很少关注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知识结构,故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专业理论及完整性,且又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引入当前新技术的介绍,导致学生毕业之后适应性差,抱怨大学所学的知识没用。目前,中国普通高校老师受职称晋升所累,教材的编写缺乏实践内容,加之学校大多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故书本体系不强,与企业实践脱节;此外,学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往往由相关专业领导和负责人根据自身经验,设置课程体系,缺乏充分调研和科学评价。当然,有些学校也会根据上一届学生学习和反映情况调整课程体系,但这还远远不够。
3.师资力量不强,偏重科研能力。学校过分强调老师的学历文凭。纵观目前高校教师目前状况,高学历者不一定适合教学。李治在文中提到“一流的教师可以把二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而二流的教师可以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二流的人才”。当前,大多高校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特别对一些基础研究学者,他们偏重理论及仿真,缺少企业实践。尽管青年教师的学习能力可能很强,但在表达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和策略,使学生理解困难。恰恰相反,一些由于学历“不符合要求(目前高校招聘条件是具有博士学位者)”而被高校拒之门外的人,他们可能会享受传道授业这一过程,能够理解学生的思维难点,沟通障碍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还是采用老一套的人才引进策略,短期内对学校科研水平提升有利,但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提高难度很大。
4.教学手段单一,不能与时俱进。老师采用的主要是“填鸭式”教学方式,没有真正形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理念。在高校,一些教师通常把学院安排的课程,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讲课学时数,通过考试来完成授课要求,最后给学生评定成绩就算这门课的任务顺利完成。这种“封闭性”、“单向性”、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人才的成长,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一再出现。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jdqgcslw/lw42158.html上一论文:阐释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理由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