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也谈哲学教学生活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12 浏览:14337
论文导读:视自己学习中的各种因素,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刚刚感受到哲学的生活气息时,教师抛出了“手机和电脑对学习有帮助吗?”的理由,学生一定十分惊讶,以前家长和老师都说手机和电脑怎样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里好像在帮他们“声张正义”一样,学生的兴趣点一下子被抓住了,在争辩不可开交的时候,教师投影出“沉迷网吧”和“上网
摘 要:新课程观指出,课程不应仅仅理解为教材,而应当看做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参与活动,增加体验,获得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利用。”而生活是开展思想政治学习的来源和基础。知识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是形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母,它展示着人世间的秘密。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增加学生的体验,复杂抽象的理论一旦回归生活,就会变得生动与简单。
关键词:生活;哲学;教学案例;教学启迪
理论之树怎样才能常青?理论只有脚踏现实的土地,才会有生命力;理论只有跟上时代的节拍,才会有说服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教师在哲学课堂上要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政治课教学中有一种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内容,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很明显,这样的政治课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感受到的只是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本文结合一次教学研讨会上的两节同课异构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谈谈哲学课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深思。

一、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

【教学案例】“联系普遍性”的教学片断
图片情境:强台风“菲特”突袭闽浙沪带来的影响。图片包括:、水淹浙江余姚城、军民一心紧急转移受困群众、电力工作人员冒雨攀高抢修电路、旅客因列车晚点滞留车站等。
结合图片,谈谈这场强台风对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学生分析:台风菲特来袭(自然界) (自然界)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出行困难、供电中断(人类社会) 警示我们科学打造城市下水管道(人的思维)
形成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举一反三: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发现的普遍联系的世界,你们有什么发现吗?鼓励学生交流、相互启迪。
【教学启迪】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统一。在上述课例中,教师情境设计紧扣社会现实、活动安排和理由切入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在课前做了非常充分细致的准备,有意识的搜集了台风来袭分别对“整个世界”三个领域的影响,基于这些联系,启发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和深思理由,使学生感到生活需要哲学,学好哲学,生活更加智慧,并最终建立一种关注生活、致力于改善生活的态度。

二、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

【教学案例】“联系多样性”的教学片断
师:在感知联系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同学们交流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
生1: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往往学习成绩好。
生2: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好的学生成绩好。
生3:班级氛围也很重要,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学生成绩会更好。
师:看得出,我们的同学都很善于发现,例举了很多影响因素,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都属于主观因素,教师的教学策略就应该是客观因素,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都是。这就说明,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也就意味着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想推动成绩提高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善于分析和把握影响成绩的各种条件。
师:那么手机、电脑对学习有帮助吗?(展示手机和电脑的图片)
生:有帮助!(讨论开来……)
师:展示高中生七天七夜在网吧玩游戏的漫画和高中生在学校上网查阅资料的图片。
生:要看情况,如果用电脑来帮助查找资料,拓展视野,获取健康向上的信息,就能有利于学习,如果用电脑打游戏,会使学习分心,沉迷于网络游戏则不利于身心健康。
师: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要具体理由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教学启迪】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实现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探究“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哪些”,该理由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也指导学生正视自己学习中的各种因素,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刚刚感受到哲学的生活气息时,教师抛出了“手机和电脑对学习有帮助吗?”的理由,学生一定十分惊讶,以前家长和老师都说手机和电脑怎样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这里好像在帮他们“声张正义”一样,学生的兴趣点一下子被抓住了,在争辩不可开交的时候,教师投影出“沉迷网吧”和“上网查阅资料”两幅图片,学生自然会领悟到:“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一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哲学道理。

三、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学案例】“联系客观性”的教学片断
师:最近,北京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展示图片)雾霾产生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生1:汽车尾气的排放,还有工厂的废气。
生2: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PM

2.5的贡献也不小。(笑声)

生3:城市绿化不足也会导致灰尘变多。
师:污染排放加剧是大范围雾霾天越演越烈的根本理由。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就必定带来大自然气候的恶劣。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和转变生态平衡,但人又不能破坏生态平衡,表明联系具有什么特征?要求我们怎么做呢?
生:客观性。不能破坏客观联系。师:从联系的角度来说,人类此举是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还可以从规律的角度理解为违背了自然规律,受到的惩罚。那我们该树立怎样的生态观呢?
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随意破坏二者的关系。
师:生态平衡被破坏是我们没有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我们应该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忽视破坏固有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少年还要注意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固有联系,你与他人的固有联系。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1: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和同桌虽然是学习上的论文导读:关系:个人与社会、国家,你与他人,旨在引导学生深思自己的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我们在从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时,取舍的标准应该是是否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密切相关。教师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理由探究中形成知识,在运用知识中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和
竞争对手,但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互帮互助,一起进步。
生2:我们到景点去旅游,不能破坏文物,在景点乱写乱画,到国外去了更加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国家形象。
生3: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个国人的努力,我们每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的富强。
【教学启迪】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学设计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以上案例中,教师从气候的恶化反思我们的行为不当导致生态理由,自觉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获知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的重要性,教师拓展出其他关系:个人与社会、国家,你与他人,旨在引导学生深思自己的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社会责任感。
所以,我们在从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时,取舍的标准应该是是否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密切相关。教师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理由探究中形成知识,在运用知识中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一定是生活的课堂。如果课堂教学没有了生活的意蕴,那么,对于置身其中的学生来说就失去了作用。我们要通过哲学课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对生活、学习乃至未来的工作有作用,因而想学、乐学、会学,教育的价值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教法》(第十三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王泽农.新课程与教师综合文化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