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心智哲学视域下话语反讽初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031 浏览:69664
论文导读:
摘要:反讽是唯一的以攻击论题为目的的修辞手段。以反讽手段构成的反讽话语,集中反映了意识和意向在话语涌现中的重要作用,是人性的典型弱点自私性和懦弱性在话语中的体现。
关键词:反讽意识意向性涌现
1.前言
反讽属于最古老的修辞手段之一。在中国,一千五百年前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就在《谐隐》篇中,对反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当讽谏走下政治神坛,脱下官僚外衣的时候,反讽就以“正谕话语”的对立体出现在自然话语体系之中。而在西方,事实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是反讽修辞的爱好者。而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也对反讽进行了解释。现在一般认为,传统修辞学作用上的反讽,就是话语反讽(verbal irony)。
当代研究者从修辞,语义,认知和语用等方面对反讽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比如,从文学修辞上,Muecke反讽分为明示性、隐蔽性和个体性反讽。Booth提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大类反讽。Fish认为反讽研究应该包含确定性、动态性、不协调性等几个重要方面。Rorty把反讽看成不断变化和修正的现象。从语义上,Myers Roy找到了反讽句的语义焦点跟句子主从关系的联系。Grice指出反讽者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准则。Sperber和Wilson的反讽提述论认为百科知识在产生和理解反讽中起着重要作用,反讽话语都提述先前或未来交际双方共有过的事件、思想。Clark & Gerrig发展了反讽伪装论,主张反讽者实际上伪装成别的人(包括语气、神态等),隐藏起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语气,并指出反讽有两个讽刺对象:反讽者伪装的人和交际中未能理解这个反讽的听众或观众。Lakoff & Johnson在心理语言学上把反讽的理解比喻为“搜索”,主张反讽理解要依循一个“心理检索”过程,需要经过一个从字面作用到反讽作用的跨越,是一个两阶段过程。
另外,文旭先生认为,经常为人们所讨论的反讽类型就有话语反讽(verbal irony)、戏剧反讽(dramatic irony)、情景反讽(situational irony)、苏格拉底式反讽(Socratic irony)、宇宙反讽(coic irony)、浪漫反讽(romantic irony)、悲剧反讽(tragic irony)、稳定反讽(stable irony)和不稳定反讽(unstable irony)等近十种。然而,话语反讽在整个反讽概念范畴中处于核心地位,可以看作是反讽范畴的原型概念。因此,本文拟从话语反讽入手,依据心智哲学中的有关观点,对反讽修辞从产生、聚合、成型和表达等几个角度进行剖析,试图找出反讽话语与心智之间的关系(关联和矛盾),为从语言的角度分析心理打开一面新窗口。

2.心智哲学视阈下的语言研究观点

心智(mind)概指人们的心理与智能的显现,具体指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及其沉淀、储存和提取,通过生物(大脑及其他感官)反应而回应外界动因的能力的总和。心智哲学是对这一总和的哲学深思、解释和概括。
在心智哲学中,意识被视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物理信息的输入开始,通过一系列计算推导,最终在人脑形成一定表现为感觉和感受的生物信息。这个感觉和感受通过语言转换,形成话语表达出来。这就是心智哲学视阈下话语生成的计算观(calculation / communication)。依据心智哲学视阈下话语生成的计算观,话语的生成过程是动态的、连续的、内容上相互关联的。
意识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表征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作为个人经验的主观现象,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话语反讽初探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意识活动表现为知意情三者的统一。意识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知意情的综合的心理反映,语言运用表征的就是人类的知意情。这是心智哲学视阈下话语生成的意识观(consciousness)。意向立场决定意向态度。心智哲学认为,意向性倾向于“利己”。语言运用本身就是意识活动。意向性作为意识活动的核心,是语言活动的开始和结束。因此语言的运用具有“利己”的根本特征。这就是心智哲学视阈下语言研究的意向观(intentionality)。
心智哲学视阈下语言研究的涌现观(emergence)指的是意识材料以涌现的方式呈现在人脑中。意识材料的呈现形式往往并非文字乃至语音,而是场景图片(image/figure)。这些场景图片所传达的作用远比图片的构成元素所蕴含的含义叠加起来更为丰富。新的作用与元素含义之间呈现一种涌现关系。
3.依据心智哲学下语言研究的这三点假设和五个观点,我们可以把话语反讽同人的心智活动结合起来考察
克尔凯郭尔曾经说过:“反讽需要坚硬的对立,否则它就和论证这类东西一样乏味了。”反讽话语的生成正是从意识开始的,典型地反映了心智活动。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先来看一段小故事:
例1.
父亲:“拉莎,为什么还不结婚呢?”
拉莎:“爸爸,找了好几个男朋友,都不满意,等我再挑选一下。”
父亲:“你年纪不小了,可要抓紧时间啊。”
拉莎:“放心吧,爸爸,在人生的大海里,鱼多得很。”
父亲:“孩子,钓饵放久了,就没味了。”
许多心智研究的实验表明,每次意识活动都由意向性作指引,意向性是人的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意识活动的发端,贯穿于每一次意识活动的全过程。意向性是心智的一种特征,包括心理指向、关于、论及和针对世界的情况。
言说者和听闻者在话题预期上有龃龉。父亲希望女儿能够屈从于他的个体期待(结婚意味着女儿可以从更多的人,她的爱人,那里获取爱护和支持;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女儿也不至于孤立无助;自己身上的责任可以被分担等等)、家庭期待(家族血统的延续)以及社会期待(种族的延续)而尽快结婚。而女儿基于对自身的相信和对婚姻生活的假定,则期待通过更多的交往找到符合自己愿望的那个人再结婚。从而导致了父亲的期待受到损害,于是父亲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尊严而提出“你年纪不小了”这样的有损女儿自信的话语。女儿为了维护自己的期待同时企图避开对父亲造成更大的刺激,选择使用论文导读:隐喻的手段为自己的期待作辩护。但是父亲感觉到了女儿的固执,而女儿的隐喻修辞并不能满足父亲调整期待的需要,因此父亲使用了比隐喻更加激烈的修辞手法:反讽。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话语反讽初探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上一页12
隐喻的手段为自己的期待作辩护。但是父亲感觉到了女儿的固执,而女儿的隐喻修辞并不能满足父亲调整期待的需要,因此父亲使用了比隐喻更加激烈的修辞手法:反讽。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话语反讽初探相关论文由{#GetFullDomain}收集,如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