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常识、实践哲学和领导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644 浏览:118172
论文导读:
[摘 要]“实践哲学”是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称谓。实践哲学的任务在于把普通大众从“常识”的世界观中解放出来而上升到“健全的见识”,这实质上是一种领导权斗争。
[关键词]实践哲学;常识;领导权
[]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005 — 02
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把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实践哲学”,这不仅是为了避开监狱检察官的注意而采用的一种隐晦说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看法。在葛兰西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在普通群众中的吸引力和接受程度。实践哲学的使命在于把普通大众从“常识”的世界观中解放出来上升到“健全的见识”,这实质上是一种领导权斗争。

一、从“常识”到“健全的见识”

在葛兰西看来: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世界观。每个人(病理学上的痴呆患者除外)在从事实际活动时总是暗含着一种世界观的指导,葛兰西把这种世界观叫做“常识” (Common Sense),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发哲学”。在《狱中札记》中,葛兰西把常识界定为一个“集合性名词”,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宗教信仰之中。
语言是“常识”的一部分,语言也是一种世界观。这与葛兰西对语言的独特看法有关。在葛兰西看来:语言不是语法作用上的字和词的总和,而是一种既定的观念和概念的总和。陶里亚蒂认为:葛兰西的兴趣不在于研究词汇的发展史,他是要从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音节的历史上看到社会思想和社会现实的历史。在葛兰西看来,词的历史就是风俗、习惯和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的相互关系的历史。所以,语言包含了世界观和文化要素,从一个人说的语言中就可以估量出他的世界观或大或小的复杂性。因此,“方言是一种狭隘的世界观”,如果一个人只会说方言,那么他对世界的了解就只是一种狭隘性的直觉。葛兰西进而指出,意大利的民族统一之所以迟迟没有完成,理由之一是意大利一直存在着数量庞大而且差异极大的各种方言,语言统一理由长期没有得到解决,“语言统一理由是意大利民族和国家的思想和精神统一运动的组成部分”〔1〕(P51)。而我们每个人使用的语言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自然的出生环境决定了的结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没有脱离“常识”的范围。
“宗教是断片化的常识的要素之一”,“常识的主要因素是由宗教提供的”。葛兰西沿袭了克罗齐对宗教的看法,“在克罗齐看来,任何世界观和哲学,一旦成为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就是宗教”〔2〕(P442) 。所以,葛兰西是在非常宽泛的作用上界定宗教的,既包括通常所说的信仰也包括迷信和意见,既包括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包括人们的行动方式,由所有这些因素组成的整体,它们往往被以“民俗”的名目整合在一起。宗教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思想和行为的统一。当然,任何宗教都不是铁板一块的教义系统,每一种宗教都是独特的矛盾因素的混合物。葛兰西以天主教为例:在天主教中一直存在两种形式的宗教,一种是普通人的宗教,一种是教会的知识分子的宗教。如果任由这两种形式存在并持续扩大,信仰的统一将会成为难以解决的理由。罗马教会一直试图克服这种分裂,防止形成两种宗教,但是它采用的办法是:给知识分子规定铁的纪律而不是提高普通人的知识水平,不让他们超出一定的界限而把这种分裂限制在教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在德国和瑞士兴起宗教改革运动之后,意大利的天主教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出现了诸如“现代主义”的思潮,但是保守的耶稣会的出现仍然没有把群众引进现代生活中去。因此,对于信教的群众来说,宗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纪律方面。在这个作用上,宗教仍然停留在“常识”的水平之上。
综上所述,常识是一种无系统的、偶发的世界观。这种低层次的世界观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既包括石器时代的要素,又接受较发达的科学原理,既拥有当地历史上所有过去阶段的偏见,又包含了对人类世界大同后的未来哲学的憧憬”〔3〕(P233)。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依靠常识来存活的,但是它又不总是可靠的,因此,常识有必要进入到更高的层次,即认识和批判的层次,使它成为一个融贯一致的统一体。葛兰西把这种层次的世界观称为“健全的见识”(Good Sense),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觉哲学”。“健全的见识”的任务是“引导大众进行融贯一致的思想,并以同样的融贯一致的方式去深思真实的当今世界”。在葛兰西看来,在形形式式的哲学理论中,只有实践哲学才有能力承担起这样的任务。因此,“健全的见识”实际上就是实践哲学的同义词。

二、实践哲学取代常识是一种领导权的斗争

实践哲学是从常识出发的,但是它不能使自己停留在常识的水平上,“实践哲学首先必须是对常识的一种批判……对已经存在的活动加以革新,并且使之成为批判的”〔3〕(P237)。那么,怎样使实践哲学取代常识呢?
在葛兰西看来:一般的、普遍的哲学是不存在的,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具体的世界观。但是理由在于:普通人根据什么标准在各种具体的世界观中进行选择呢?这种选择究竟是一种“理论”还是一种“实践”呢?所以,世界观的对立归根到底是在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背后隐藏的是更深刻的社会制度的对立。葛兰西是这样论证的:当某个社会集团作为一个有机体活动的时候,在行动中表现出一种世界观,但是由于在智识上从属和服从于另一个集团而表现出另一种世界观,葛兰西称之为“借用的”世界观。因此,葛兰西认为“哲学和政治不可分割,对于一种世界观的选择和批判是一个政治性的事件”〔3〕(P237),所以,哲学=政治。按照霍尔的解释,在葛兰西的独特术语学中,“政治”是指追求一种共同社会目标的自觉活动。因此,政治=实践。实践不仅指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即在领导权支配下的活动。因此,实践哲学取代“常识”的实质是一场领导权的斗争。
这就涉及到葛兰西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领导权。葛兰西指出,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集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统治:一是统治的方式,其特征是强制和暴力;二是领导权的方式,葛兰西也称之为“知识和道德改革”,其特征是积极的认同〔3〕(P38)。论文导读:在现代社会,后一种制约方式已经成为主要的制约方式。因此,葛兰西提出了一种新的革命模式: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取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然后再运用暴力去打破旧的国家机器。也就是说,相对于国家政权的斗争而言,领导权斗争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领导权的获得,国家政权及时到手也将是不长久的。上一页12
在现代社会,后一种制约方式已经成为主要的制约方式。因此,葛兰西提出了一种新的革命模式: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取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然后再运用暴力去打破旧的国家机器。也就是说,相对于国家政权的斗争而言,领导权斗争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领导权的获得,国家政权及时到手也将是不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