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当前我国党报会议新闻述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213 浏览:120264
论文导读:
摘 要:随着当前媒体环境和媒介形态的不断变化发展,党报会议新闻的改革也处在进程中。本文试图对当前中国党报会议新闻研究作一述评和总结,认为新媒体时代下相关研究尚需注重报纸与新媒体的“一体化”考察,关注一般性的会议新闻,以及深入认识新媒体技术对党报理论的结构性影响。本文最后还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若干可能的操作性创新之处。
关键词:党报;会议新闻;新闻改革
1672-8122(2014)09-0129-02
会议新闻是以具有新闻价值的会议及其内容为对象的报道。中国和各级政府的重大决策往往通过各级党委机关报,以会议新闻的形式向社会公布,使会议新闻具有传达政策信号的特殊政治功能[1]。随着新媒体媒介形态的不断发展,党报会议新闻面对着信息供给时效、内容可读程度、创新报道方式、传播多元渠道、受众阅读习惯等诸多挑战,在理念、操作、话语等方面都亟需适应时代要求的改革实践,因此对当前中国党报会议新闻研究作一述评和总结,事关新时期党报对社会传播主导权的争夺,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传统党报会议新闻研究及其不足

21世纪以来,学界业界对党报会议新闻旧有的报道弊端已经有了基本的当前我国党报会议新闻述评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共识。有研究者论述了增强党报会议报道的可读性,提倡从选题、采访、导语、篇幅、体裁、眼光、版面、等八个方面改善报道[2]。后续的研究者也大都从个人实践的经历出发,从增强受众意识、创新报道内容、创新写作手法、避开一味求短以及注重报道“接地气”、细节感等方面谈了自己对改善党报会议报道的看法[3,4]。还有研究对《人民日报》2007年和2008年全国“”期间的要闻版和特刊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5],最终提出了“程序加自主性报道模式”的概念。但总的来说,仅从报纸版面上做文章、单单强调跑会记者个人的技能经验固有其研究视角的“瓶颈”。
亦有研究者进行了一些大跨度、案例式的党报会议新闻研究,在这方面最多见的是人民日报“”报道改革的专题研究,这些研究的时间跨度从21世纪以来的10年到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再到建国以来的数十年不等[6-8]。此类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史实价值,十分不易,但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较大反而导致了对新媒体时期的会议新闻改革着墨不多,甚至只是一个次要的方面,并没有过多关注新媒体带给人民日报会议新闻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报道手段预示了党报新闻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报纸版面上,会议新闻也不能仅仅是传统作用上“豆腐块”式的信息呈现,它必须对媒介技术保持敏感,对传播渠道大力拓展,这就引发了更多学者对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实施会议报道的探讨。

二、新媒体时代党报会议新闻研究及其不足

从已有研究成果看,研究者在考察新媒体会议新闻改革时,以党报作为唯一研究对象并系统研究的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将研究对象泛化到某一模糊类别的媒体(如“主流媒体”)或某一种媒介(如“传统纸媒”)。因此本处的述评尝试以报道技术形态为界别,从已有的新媒体会议新闻研究中提取不同关键词加以分门论述,尽量兼顾以党报为客体的研究加以述评。这些关键词包括“报网互动”、“手机报”、“微博报道”等。
1.报网互动。有研究者通过对2001~2010年《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的全国“”报道进行研究后发现,三家报纸“”报道中的报网互动越来越多,“网上”内容逐渐丰满充实,网络进一步成为报纸新闻的“源头”[9]。随着报网互动的不断加深,“报网融合”的说法越来越被提倡,“报网融合”的鲜明特征体现在报网的采编一体化。还有学者研究了2007年地方报道,指出“以‘报网互动’作为报道的新策略,创造出跨媒体竞争与合作的新模式,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理念和空间。[10]”研究发现,手机二维码架起了报网互动桥梁,在线互动直播使得纸媒与网络同步推进,博客、论坛汇集了社情民意,新旧媒体的互动递进在质上将报道带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2.手机报。手机报是一种利用手机彩信或者WAP 为承载形式,借鉴传统杂志内容的编辑方式,组织适合手机展示和浏览的内容,并传递给手机终端的一种移动通信应用方式[11]。自2005年人民网推出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新闻网以来,手机报就开始积极参与到报道中。研究者选取了2009年中国移动与新华社联合推出的手机报进行研究,并比较同时期《人民日报》“”特刊分析了在内容、表现形式、互动性、移动性、制作成本五个方面的特征,最后就改善手机报服务提出了进行个性化精细化分众传播和增强媒体间的互动合作两项倡议。亦有研究关注了人民日报手机报的2007年报道,认为言简意赅、及时便携、个性表达是手机报“”报道的优势[12]。
3.微博报道。《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指出:“互联网衍生出的新媒体目前已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远、最强势的媒体,微博则是目前新媒体中的主导力量。[13]”通过排列微矩阵推广部门产品、定义微模块实现情感占有、培育微名人自曝“报社隐私”、直播微现场展现信息权威、尝试微交易传播精神文化等手段,传统报业微博正在放大品牌效应、延伸线上影响[14]。新老媒介融合下的微博报道模式借此逐渐形成,这种微博报道模式也体现在当下会议新闻的制作、传播过程中。有学者以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010年全国为例,研究了微博新闻的写作及其文体特征[15]。研究发现,微议新闻的写作手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内容的原生态的记录;叙述为主;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还有学者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为例,认为在对十八大的报道中,《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既在严肃性和导向性上有所坚守、又用贴近网民的语言传播着信息,并有效互动;既做到了新闻立博,又实现了观点强博[16]。
整体上看,已有的新媒体会议新闻研究无论是从媒介形态上看还是从媒体类别上看都十分丰富。但囿于各种各样的理由,从党报会议新闻研究的考察角度出发论文导读:,当前研究仍然存在至少三方面的不足:当前我国党报会议新闻述评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上一页12
,当前研究仍然存在至少三方面的不足:当前我国党报会议新闻述评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