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英语语言习惯划分与语法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51 浏览:20511
论文导读:
语言是用于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习惯,这种习惯的创造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把它约束在某些规则里。

一、按语言习惯来划分

1.地区
在不同地区,同一种语言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存在。如“外地”一词,在中国东北地区,它的意思是与主屋相连的偏房,通常是指“厨房”,而在东北以外各省,它是指离开居住地的其他地方;又如对于标准英语“I saw it”这句话,新英格兰人会说“I see it”,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方言会说 “I seen it”,在弗吉尼亚州又会说成“I seed it”。
2.社群
社群在中国古代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语言的使用上,中国古代的文人社群与普通群众是严重分离的。在现代社群中也存在着使用不同语言的特点,如威虎山的土匪黑话就与普通大众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
3.民族
以英语语言为例,英格兰、美利坚、苏格兰、爱尔兰、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民族虽然都说英语,但语言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4.目的
运用语言,是为了能准确表达思想,表达目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语言习惯。如诗歌、科技文献、说明文、新闻标题、口号、相声等就经常使用与标准语法不一致的语言习惯。

5.交流载体

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语言,会产生不同的表达习惯。如口头语通过不同的声波频率和音量能起到强调作用,书面语则使用着重号、斜体字、引号,甚至转变句子结构(如英语中的It is…that…),来起到强调的作用。
6.态度
不同的说话态度(如冷酷、淡漠、热情、严肃、轻松、礼貌、奚落等),能在语言中表达出来,并形成习惯。这些由不同态度形成的语言习惯,没有统一的语法标准,一个人完全可以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口吻。如:
“您吃饭了没有?” (非常正式的礼貌表达)
“吃饭了没有?” (正式的礼貌表达)
“吃了没有?” (非正式的礼貌表达)
“吃没?” (非常非正式的礼貌表达)

7.语言背景

现代流行语通常与过去的语言背景相关。据专家统计,与1400年前的英语相比,现代英语转变了大约75%。如“horse”一词, 现代英语至少演变出了22个与它同义的单词:steed, charger, mount, nag, plug, dobbin, hack, jade, pony, filly, colt, stud, gelding, mare, stallion, trotter, pacer, Arab, bronco, mustang, cayuse, palfrey;又如“Looks it (the ghost) not like the king?”在莎士比亚时代是标准英语,但按照现代英语的标准来看,这个句子已经不那么地道了,它应该表述为“Doesn’t it look like the king?”

二、英语语法研究的作用

语言习惯的多变都能通过语法研究来加以规范,语法学家应该承认它的变化,并尊重这种变化,通过分析找出蕴含在变化里的规律和常规的语义逻辑。换句话说,语法研究的基本功能就是整合不同语言习惯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使不容易交流的语言习惯变成可交流的语义逻辑,包括各个习惯性语言词项的指称,从而完成不同语言习惯之间的演绎,这就是语法研究的作用。

1.跟踪统计不同语言习惯的变化

由于语言习惯存在上述七种划分,所以对于某项具体的语言习惯来说,它呈概率分布。英语语法学家曾经做过“英语用法调查”(The Survey of English Usage),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数据。1984年,他们从说英语的人群中抽样了75000个语料单词。其中,书面语35000个,即兴口语单词40000个。语法学家发现,在这些单词中,有10981个单词起状语作用,使用介词短语做状语的频度最高,达到了4456个单词,而用名词短语做状语的只有224个单词。另一个统计数据显示,79%书面语句习惯把介词短语放在句末,而在口语中,这种语言习惯更为常见。进行这项统计的最大好处,便是可以更好地把语法建立在群众性语言的基础上,让人们摆脱“贵族语言”习惯的羁绊。

2.根据语义逻辑建立语言的形式化框架

不同的语言习惯决定了语言的多样性。有的语法学家企图转变这种多样性,使语言变成一种规范性的社会习惯。然而,这样的企图从未获得过成功。如果把语法研究定位在不同语言习惯的有效理解基础之上,那么,语法研究的目标就要现实得多。
只要能够针对某种语言建立起一种形式化的框架,那么不管它多么复杂,我们都能从语义逻辑的角度来理解,从而使不同的语言习惯在语义逻辑方面变成一种清晰可辨、没有歧义的信息载体。
(作者单位:重庆市酉阳县第一中学校)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gmjwxlw/lw41907.html上一论文:研究高校图书馆文学经典阅读推广的理由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