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经济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困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60 浏览:17652
论文导读:的潜在市场,更不是东部地区城市化的吸纳对象。依靠中西部亿万农村劳动力务工所释放的“人口红利”与留守农民的“粮食安全”保障,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推进速度非常快,且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平衡特点,但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进而现代化进程却并没有同步跟进,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没有同时将这些西部农村劳动人口吸
摘要: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来守住耕地红线还是坚持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它作为一个两难抉择。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国家粮食安全的深思局限在耕地保护与国内粮食生产的环节,并和欠发达农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立起来来强调耕地保护的绝对性。应该突破这个思想框架,从新的角度对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进行分析,探索国家粮食安全理由解决的新思路与新途径。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短期内需要占用一定的耕地,但通过科学的发展,是能够实现城市化对居住土地的节约、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的制约、能够抑制粮食的浪费与土地的浪费,很好地解决粮食安全与马尔萨斯陷阱理由,因此经济发展才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理由的最根本途径。
关键词:经济发展;粮食安全;产业内迁;人口增长
1003—0751(2013)12—0051—03
长期以来,国家粮食安全理由一直是加在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政策魔咒,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世界粮食危机,更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理由的担忧。于是,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来守住耕地红线还是坚持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自然成为一个两难抉择。面对这个挑战,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国家粮食安全的深思局限在耕地保护与国内粮食生产的环节,并和欠发达农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立起来来强调耕地保护的绝对性,而本文则试图从新的角度对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关系进行分析,探索国家粮食安全理由解决的新思路与新途径。
一、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的现实冲突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从沿海开始并逐渐向内地推进的。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主要扮演的是劳动力供应与原材料供应的角色,中西部地区的人口与居民一直不是东部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潜在市场,更不是东部地区城市化的吸纳对象。依靠中西部亿万农村劳动力务工所释放的“人口红利”与留守农民的“粮食安全”保障,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推进速度非常快,且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平衡特点,但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进而现代化进程却并没有同步跟进,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没有同时将这些西部农村劳动人口吸纳到同步的城镇化进程中来,也没有将农业本身及其就业人口的现代化纳入到他们的发展进程中来,从而导致了中西部广大欠发达农区现代化进程的严重滞后与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
很显然,没有以河南代表的中部地区的现代化,没有广大欠发达农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如果考虑到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信息、交通与历史的理由,东部沿海地区因为具有合适的条件而优先发展是合理的话,那么进入现代化中期,随着信息技术与交通条件的改善,随着国际市场越来越无法容纳东部地区加工业的庞大制造能力,内需扩张与制造业转移到贴近资源与市场(户口制度约束下的人口聚集地)所在的中西部地区就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能否持续的关键。因此,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经济振兴与现代化转型,既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也是中部广大农区农民自身现代化的需要。
然而,目前来看,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发展面对着严重的土地资源不足的硬性约束,严峻的土地供求矛盾严重限制了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增长极的形成,制约了以河南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迅速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耕地成了河南经济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之间解不开的结,也成为整个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亟需要解决的关键理由与重大课题。
当然,如果只是看中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客观条件,特别是只从国家粮食自给自足的安全角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以牺牲农业耕地为代价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路子,确实不能在中西部传统农区持续与重演,对耕地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是必要的。然而,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中国,尤其是在传统平原农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与耕地总量绝对不变的保护政策是相互矛盾的。特别是,在东部已经把自己的耕地占用并实现了现代化转型之后,简单地要求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农区牺牲自己的现代化进程来保障东部地区那些已经富裕起来的发达地区的所谓粮食安全理由也是不公平的。因此,解决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农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粮食安经济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困局的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全保障之间的矛盾,既需要中西部传统农区通过迅速的城市化来压缩持续扩张的农村人口,减轻粮食安全的压力,同时也需要国家在粮食供应政策上进一步开阔思路、放宽视野,积极引进全球资源,放弃传统的农业文明思维,建立全新的国家安全体系,解放更多的耕地用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二、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分析

毋庸置疑,没有以河南为中心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的稳定,国家的粮食产量必定得不到保证;然而,同样需要学者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是,没有土地供应的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无异于空中楼阁。矛盾似乎是不可避开的,然而只要用心理解经济学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之道并非不存在。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目标与手段关系的学科,更是一个实现目标的手段选择的科学。如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是中国人民的存活保障与人身安全,那么我们只要稍微开放一下视野就会发现,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构建一个以强大的国家实力为后盾的全球范围内的粮食供应链才是粮食安全保障的根本。更何况,以国家粮食安全为托辞忽视一亿多中原经济区农民致富与现代化的诉求,同样蕴含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与社会安全隐患。换句话说,把具有国家外部性特征的公共产品——国家粮食安全与约束地方经济振兴之间难题的深思仅仅局限在一个地域的范围内或给定的政策框架里进行分析,很显然是过于自我封闭了。
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是保障国人的基本存活,而欠发达农区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让落后人民真正富起来,生活得更好。显然,富裕是比存活更为高级的目标,更为高级的目标得到满足,存活目标的实现自然就不成理由。在当代,国家的实力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存活的逻辑已经变成了经济发展的逻辑,由于低级的存活目标是服从高级的富裕目标的,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并不矛盾。何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的是用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之道来中国人的存活竞争之局论文导读:
,因此我们相信,中国进一步的现代化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经济振兴所要追求的核心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尚未进入现代化的广大欠发达农区的人民富裕与发展理由,都是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理由。

三、以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困局

1.用城市化来减少农民居住占地

经济发展的逻辑首先是农民进城的逻辑,是农村工业化、农民城市化的逻辑。欧洲许多国家的教训、特经济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困局的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别是意大利北部地区与早期荷兰共和国的教训表明,工业化本身的发展完全是可逆转的,缺乏城市化的工业化,不可避开地会走上迅速衰落的道路。城市化,即使只是由农民变为简单的建筑工人,只要是居住在城里,对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推动能力就是不可低估的。因此,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决定了该地区工业化持续发展的空间。
然而,作为经济发展必经之路的城市化究竟带来了土地的节约,还是浪费?却似乎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所谓的离土不离乡的逆城市化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耕地非使用性占用现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与城市化相关的国家土地管制带来的寻租活动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圈占,耕地审批程序的复杂也带来了耕地需求单位的事先占用与申请,这些占而不用的土地给人们一种城市化会浪费大量土地的误解。
事实上,占而不用的土地浪费恰恰是耕地红线政策与土地管制制度本身带来的恶果。何况,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离土不离乡的逆城市化政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占用土地最多的不是工业化与城市建设,而是农村的分家立户与居住条件改善。因为不能进城居住,进城农民工在现代工业中挣到的钱不仅未能形成工业产品的市场扩张、进而引领进一步的工业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而因为大量资金的回流返乡盖房占用了更多的耕地。
不幸的是,我们已经在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农区观察到了这个经济现象。据黄明华等测算,1993年到2002年,我国村庄人口减少了5396万人,但村庄建设用地却增加了3855万亩,2002年到2006年,乡村人口减少4500万人,但建设用地反而进一步增加了255万亩。
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分散居住变为集中居住的城市居住方式,现有的农村浪费性使用耕地作居住地的局面才会改观。总之,尽管从短期来看,城市化可能会先占用一部分农业耕地,但从长期来看,允许占用耕地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实际上最终会减少他们居住占用的耕地面积。而在粮食安全压力不大的当下尽快来推进中西部农区的城市化进程,不仅会有利于摆脱经济发展困境,而且会对长期的粮食安全理由的缓解与解决提供重要支撑。

2.用经济发展来减少粮食消费量

有了存活的基本保障,却没有进入进一步发展的现代化转型的快车道,一个可以预见的逻辑结果很可能是马尔萨斯陷阱。事实上,二战之后的非洲历史再一次清楚地表明,存活条件的改善会使居住在传统社会的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率迅速攀升并导致粮食安全理由的恶化。由于粮食安全理由的本质在于粮食消费量超过了生产量,而在决定粮食消费量的诸多因素中,人口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决定变量。特别是,在联合国成立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止欠发达国家人口因粮食短缺致死之后,欠发达国家的人口就开始急剧增长,并导致粮食消耗量迅速增加。相反,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与现代化转型的完成,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却纷纷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常常是与较高的人口增长率相伴随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增长率会经历一个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过程,并最终处于一个较低的人口增长率水平。并且,只有经济不断发展并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时,人口才会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因此,我们认为,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来降低人口增速,进而减少对粮食的消耗,可以从本质上缓解全球的粮食安全压力。而中国的中西部欠发达农区恰恰处于人口增长高峰的经济发展中级阶段,尽快推动这些农区的现代化转型与经济发展步伐,是我国解决粮食安全理由的长久之计。

3.用现代化的饮食文化减少粮食消费

在探讨粮食安全理由时,工业用粮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据统计,我国的工业用粮与口粮几乎数量相当,而酿酒又是工业用粮主要途径之一。现阶段,我国酒类产品的消费结构以白酒和啤酒为主,而在啤酒和白酒的生产原材料中,粮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按照传统的酿造方式,酿造一斤上好的白酒,需要四斤半优质粮食,而且白酒酿造与消费中有存在着大量的粮食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与酒类消费之间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欠发达农区浓厚的“酒文化”带来了大量的粮食浪费。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大家都把酒作为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这种欠发达地区对酒类产品的需动了酿酒业的发展,导致了酿酒用粮的增加,从而加剧了我国的粮食紧张程度。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日益关注,饮酒量也会随之下降。同时,随着现代化转型的完成,年轻一代因其教育背景和文化生活方式的改善,将会逐渐摒弃传统饮食习俗中的不良习惯,并减少饮酒的数量。而新的健康消费理念会使由葡萄酒引领的“以品带饮”的葡萄酒文化流行起来,于是,因酿造白酒、啤酒而使用的粮食就可以节省下来从而缓解粮食紧张程度。

4.用市场机制来减少粮食浪费

对于中国来说,粮食安全不只是个生产理由,更为重要的是个经济发展实力与供给渠道通畅的理由,历史上出现的很多次饥荒都是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所致。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可以在不转变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理由。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2年2月3日,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理事会主席吕克·居尤(Luc Guyau)在强国论坛回答网友提问时指出,目前还有10多亿人口吃不饱饭,但同时全球粮食产量的30%都被浪费了。即使这个数据不是太准确,但我们却肯定知道,粮食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如果能够通过市场机制的办法来减少一半的浪费,全球的粮食安全理由,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之间的冲突就论文导读:力增大,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取得成就所依据的政策基础恰恰是开放与发展,而不是存活。目前,我国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享受发展成果的人数的不断增长,中国实现百年强国梦的关键是各地区之间能够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参考文献翟虎渠.关于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深思.农业经济理由,2011,(9):4-7.
可以得到缓解。
因此,我们认为,真正解决粮食危机的首选或最环保的办法是回归市场机制,提高粮食。一方面减少浪费,另一方面也给资本进入农业提供更大的空间。总之,市场机制与经济发展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理由的根本出路所在。
四、结语
对中国人来说,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本质目标是一致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可以很好地解决存活理由。经济发展了,不仅粮食生产、粮食供应会增加,而且人口的相应减少会使粮食消耗量降低。相反,如果我们只是关注低级的存活目标,反而会使人口快速增加,使粮食安全压力增大,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取得成就所依据的政策基础恰恰是开放与发展,而不是存活。目前,我国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享受发展成果的人数的不断增长,中国实现百年强国梦的关键是各地区之间能够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关于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深思[J].农业经济理由,2011,(9):4-7.
[2]周天勇.中国推进城市化的犹豫、失误和后果[J].经济研究参考,2009,(35):3-18.
[3]黄明华,袁子轶,岳晓琴.村庄建设用地:城市规划与耕地保护难以承受之重[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82-89.
责任编辑: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