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37 浏览:15039
论文导读:被动地服从和接受;使教学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展示结论。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模式(一)、创新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理念:以学生为本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这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大学生思
【摘 要】文章从理念和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传统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客体,使学生成为知识的附庸,成为被塑造、被加工、被施加影响的对象,违背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原则。这种主客体关系的混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使教学远离人的本性而“成为程序化、机械化地加工和复制人的生产活动”。学生不能真正地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要切实从根本转变这一状况,就要求教师要努力使教学活动成为艺术创造,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说教;使教学成为学生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被动地服从和接受;使教学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展示结论。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模式

(一)、创新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理念:以学生为本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这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政治理论课更应体现这一要求,努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改革。
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致力于解决学生面对的学习生活困境、思想迷茫和道德困惑,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侧重思想政治课的“引导”和“服务”功能,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五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推动个体的和谐发展。为此,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面对的实际理由,重点培养学生的“五项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一方面,要创造平等交流和的课堂氛围,避开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从不同角度深思理由的能力。另一方面,合理定位师生关系,倡导体验式、探究式、启发式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师由演员升格为成为导演,学生由观众升格为成为演员,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和体会中进行探索和领悟。
第三,要努力是想课程教学的生活化。人的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社会生活,向社会生活世界回归是当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回归社会生活也是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最终目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也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应该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来进行学习和研究。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学源于生活,并以生活世界为依托,教学又高于生活,以超越现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旨归。我们赋予教学以“生活”的“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对生活的体验、转变和创造。

(二)、创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实施“三全”教育的新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不仅要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和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一般来讲,高职生的理论思维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在校学习的时间比较有限,在有限的学时既能化理论教学的抽象为生动、具体,又能提高教学的时间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在课程的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手段和方式策略。
为此,树立和实施“三全”教育的新模式,即按照“全程、全面、全新”的要求扎实推进思政理论课改革,即从时空上体现全程性、从内容上体现全面性、从体系、策略、途径上突出全新性。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按照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的要求,深入领会和重新梳理课程教学标准和教材内容,既保证课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规范教育的总体要求,又必须紧密结合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配合专业教育,着重解决培养高职高专人才良好的职业素质理由,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纪律,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应当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以课程组为单位,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集中学习和研讨,钻研教材精神。通过整合教材内容,把教材体系转化为形成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教学体系,做到既以教材为纲又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以教材为纲,就是不失全国通用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所谓体现高职特色,就是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和拓展。
在专题内容设计中努力坚持以下原则:第一,结合模块目标,遵循“少而精、管用、够用”的原则。这是由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的。由于高职教育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必须以应用为特点构建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高职“基础”课应在坚持教材逻辑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打破以往教学内容片面追求自身系统性的做法,把最核心的内容提炼出来。第二,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注重实践,突出论文导读: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因此,高职“基础”课在理论教学中,将结合职业行为的要求安排专题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相配合,设置相应的专题内容,把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主线,切实解决高职学生发展中的理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础”课的灵魂,专题内容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体系为内容主线,打破教材偏重于理论的静态阐述,注意理论与实际的动态联系,把社会最新发展动态、学生成长成才中出现的理由及时补充到专题教学内容中。
通过实施专题式教学,将课程内容划分为“适应大学生活、做好人生规划”、“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学会感恩”、“做守法青年、建和谐校园”、“学卫生法规、做白衣天使”五大专题,并围绕这些专题,形成系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