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方案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389 浏览:110522
论文导读:提问,老师根据课堂表现对小组成员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方案设计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2.自主研发性学习。第一阶段,在开课后老师对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全面解说,分章节和模块进行总结性讲解。第二阶段,要求班级学生自愿组合成5~8人的研发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要: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时效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主要有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自主研发性学习小组等多种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要求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也要随之变化,否则,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大打折扣,失去了它的创新性和吸引力。本文主要在原有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相配合的考试方式的基础上,探索性地设计了过程化考核考评体系这一方案。也正是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组织合组学习小组、自主研发性学习小组这种教学模式相呼应,从而达到此门课程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改革;思路;作用
1674-9324(2014)01-0058-02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配合这种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大体形成了这样一个考核模式:口语表达沟通能力与参与课堂表演能力50%箑书面表达能力(课后作业和心得体会)30%箑课堂提问10%箑上课出勤与课堂纪律10%。这种考核模式从职业技术学院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内化过程的完成,有一定的好处和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弊端是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老师已确定的知识。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仅仅沿用原来“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确定的知识”已很难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应对急剧变化、不断创新的社会变革的能力。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新的考试方案是建立考评体系,制定合理的考评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在内容上以“能力考核”为主,在时间上以“过程考核”为主,在策略上以“项目作业”为主,在方式上以“小组自评为参考”、“教师评定为主导”;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主要采用过程考核,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参与课堂应用知识的过程表现、结果讲解、PPT展示两个方面。一部分是书面表达能力考核。这部分成绩的核定设定为策划书的制作、课后作业的完成,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由于该课程在理论内容学习上表现为:理论知识较浅,通俗易懂,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怎样把道德规范应用于生活实践并有效有机结合,难度较大。本课程最大的难点在于知行合一。而要突破这一点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必须将课程的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在“应用”上下功夫,特别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做好“本土化”工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传统的笔试考试策略主要是对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背诵和理解。这些呆板、机械的理由,没有达到思想教育应该达到的教育目的。笔者一改传统的笔试考试策略,在教中采取由学生自由分组组合、自由选题、自己评分,自评策略与老师评价相结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组织合作性学习小组。第一阶段,老师根据课本学习任务出辩论和讨论题目两组,10~15个题目,由小组自己选择辩题或讨论题目。小组也可以自己根据课本知识模块拟题,但必须上报老师审核。第二阶段,由学生自由分组,5~8人的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自选题目(从老师给出的题目选或自拟题),在3~4周内,课余时间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学习委员要到场检查。组长要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讨论内容,对小组成员预先考核打分,交学习委员检查,全班集中后交老师。同时小组根据发言讨论的表现,选出本小组的代表人到课堂讨论发言立论。第三阶段,课堂发言讨论,老师、同学根据发言的观点可以提问,老师根据课堂表现对小组成员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方案设计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2.自主研发性学习。第一阶段,在开课后老师对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全面解说,分章节和模块进行总结性讲解。第二阶段,要求班级学生自愿组合成5~8人的研发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分组名单交由老师。第三阶段,依据课本选题制作节目,内容、表现形式、角色分配、人员分工等都由小组成员自定。先做出节目策划书(包括选题依据的章节内容,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剧本,组织活动的作用,制作PPT对表演的讲解总结),交由老师审定,定稿后,确定表演时间,小组成员课余排练。第四阶段,学生课堂表演,PPT解说,每组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老师点评,根据小组节目的立意、表演等情况,给小组总体评分,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人的个人表现再给个人打分。作为过程化考核的一个参数。本次改革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过程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书面表达能力占总成绩的10%,考勤占总成绩的10%。过程性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其中考核实践任务本身占80分,课堂讨论表现占10分。讨论的10分由教师评阅掌握,该部分成绩的高低要以讨论记录为依据。该考核方式的基本要求:按照课本内容将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题目设定在思想教育部分、道德教育部分、法律基础常识教育部分三个模块。知识点的展示和理解应用可以以辩论、演讲、朗诵、小品、PPT、快板、情景剧、案例、辩论、模拟法庭等形式在课堂表演。整体的流程根据本班教学计划确定。学生应在充分讨论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学生应体现人人参与,共同学习。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作用

过程考核的考试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明显的冲击力,也带来动力。学生既有紧迫感,又有陌生感。学生普遍感到,以往的考试要求学生练的只是“背功”,有时即使不懂,只要会背,也能拿分。而改革后的考试策略要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和节目,自己去理解理由、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要调动多种手段将他们的设计展现给同学和老师。从考试的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投入,认真参与,并结合PPT、视频、自演小品等形式完成考试内容,达到了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考核目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的。把过去注重“对知识点记忆”的考试转变为“考核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思社会和人生理由能力”的考试,形成新的教学导向。由原来理论知识考核转变为学习过程的考核。在合作研讨式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评价考核时,更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平时参与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研究报告撰写情况,都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增强了对学生平时过程学习的管理和督促,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立军,张艳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湖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李征,金林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实效性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
基金项目:本文系院级基金项目论文,项目题目: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作研究型学习教学方案初探(JY2013-17)。
作者简介:樊亚蓉(1978-),女,甘肃正宁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政治理论部讲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及法律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