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说实在》主持人语言中语气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76 浏览:11471
论文导读:”还暗含着为听话人介绍新信息的意思,当说话人说完上面的两句话之后,还需要继续解释,“他”为什么没有心思来上班,“她”遇到了什么个别现象。“了”在疑问句末尾出现了3次,占其出现总次数的25%,如“看重钱咋了?”此处的“了”加重了说话人的疑问语气,同时表现出自己的坚定的立场。

4.“吧”“吧”在文本出现了11

img src="www.7ctime.com/UploadFiles/2014-02/2/20142148695652842.jpg" alt="《说实在的》主持人语言中的语气词研究" />【摘要】本文对2013年3月25日播出的《说实在的》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进行记录,共记录句子237个,其中有8个语气词,反复出现了104次,平均每2.28个句子中就会出现一个语气词,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语气词在东北方言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对节目中出现的8个语气词分别进行研究。
【项目】2013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研究”(CXLX13_776)的研究成果之一(作者主持)。
1007-4309(2013)06-0045-2.5
《说实在的》是吉林都市频道2009年底开播的一档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在节目中,主持人的串连词、解说词、点评语都使用原汁原味的东北方言,主持人语言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东北方言的情况,因此,我们以2013年3月25的节目为研究对象,将主持人的语言转化为文字并对其中出现的语气词进行研究。
在2013年3月25日的节目出现句子237个,其中语气词有8个,它们共出现了104次,几乎每两个句子中就会出现一个语气词。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它们的使用可以增强语言交流感和感染力,让听者如临其境,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在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中,语气词的使用可以拉近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节目更显平实亲切。普通话新闻节目中,语气词使用并不广泛。但在方言新闻节目中,语气词的表义功能恰好与节目的性质相吻合。3月25日节目中出现的8个语气词,它们的出现次数及频率情况如下:
我们根据它们出现频率的高低,逐一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东北方言中语气词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啊”
“啊”在文本出现43次,经研究发现,“啊”陈述句句末出现了18次,占其出现总次数的41.86%,如“这一个月眼瞅到头了,我不能晚节不保啊”,“好不容易打到车了,在车里就一顿颠达啊。”陈述句句末的“啊”主要起到延缓语气、加强解释的作用,使语言更显口语化。
“啊”在陈述句句中出现了18次,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示停顿,共有14次,占其出现总次数的32.56%,它们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说话人气息《说实在的》主持人语言中的语气词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的调整,一方面将句子变得更短,便于对方理解,符合口语交流边想边说、随意性强的特点。如“你看啊,咱们全勤奖呢,是300。”“长春的小郝啊,就遇到了一个个别现象。”二是表示列举,共4次,如“这一天吃饭啊,上厕所啊,都没有准点。”“你是不想给啊,还是想拖着给啊,那都是不对的。”
“啊”在疑问句句末出现了3次,占其出现总次数的6.98%,在感叹句句末出现了2次,占其出现总次数的4.65%,这种两情况中的“啊”在表示说话人疑问和感叹的同时,使句子的语气略显舒缓,尤其是在疑问句中,“啊”的出现使语言听起来不尖锐,符合交际策略中的礼貌原则。
“啊”单独出现,表示疑问的情况有2次,占其出现总数的4.65%,如“杨总不在你就能耐了,是不是?啊?”“没钱你还臭美啥?啊?”这两个“啊”都是说话人对前面问句的再次强调,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疑问中带着肯定,有说服对方的强势意味。
2.“呢”
“呢”在文本中出现了22次,其中在疑问句句末出现的次数最多,共10次,占其出现总次数的45.45%,如“你见谁把上帝搁大道边晾着的呢?”“这怎么不就给人改错的机会呢?”“咋就不至于呢?”“那怎么就不给人家钱呢?”由这几个例子我们看出,东北方言中“呢”在疑问句句末出现,并不是要真正指出疑问的信息,其主要的功能是传达出说话人质疑、想一探究竟的语气,且略带不满,常用在反问句末尾。
“呢”在陈述句句中出现了9次,占其出现总次数的40.90%。此时“呢”起到了停顿的作用。如“你说我要不打车呢,286块钱都得瞎了。”“相互理解呢,大家这沟通就顺畅了”“这钱呢,你是不想给啊,还是想拖着给啊,那都是不对的。”在东北方方言中,如果“呢”出现在陈述句中,常预示下文还有更重要的内容要说,停顿的同时设置一个悬念,保持听话人的注意力。
“呢”还可以在陈述句、感叹句的句末。文本中出现了3次,占“呢”出现总数的13.63%,这时的“呢”传达出一种感慨、惋惜、甚至不理解的语气。如“没准给撵家去了呢。”“人家还抱着孩子呢。”
3.“了”
“了”在文本中出现了12次,其中9次出现在陈述句句末,占其出现总次数的75.00%,表示对已然事情的确定和推断。如“他现在都没心思上班了。”“她就碰上那个别现象了。”这里的“了”还暗含着为听话人介绍新信息的意思,当说话人说完上面的两句话之后,还需要继续解释,“他”为什么没有心思来上班,“她”遇到了什么个别现象。“了”在疑问句末尾出现了3次,占其出现总次数的25%,如“看重钱咋了?”此处的“了”加重了说话人的疑问语气,同时表现出自己的坚定的立场。
4.“吧”
“吧”在文本出现了11次,其中10次都出现在陈述句句中,占其出现总次数的90.90%,此时的“吧”起停顿作用。如“你说的吧,只是个别现象。”“你说平常吧,咋的都行。”有时一句中话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吧”表示停顿,如女主持人一句话“其实吧,我倒觉得片子最后吧,周师傅说的话吧,确实是挺有道理的。”此处三个“吧”的连用,略显多余,影响了语言的质量。
文本中的“吧”只有一次出现在句末,即男主持人模仿司机的语气说“上哪啊?不顺道,换个车吧。”这里的“吧”表示说话人的倡议。
5.“的”
文本“的”共出现了7次,均出现在陈述句句末,如“方方面面的压力对于司机师傅来说,都挺难承受的。”此时的“的”表明说话者的语气,加强对所陈述的事实的肯定。其中有2次是“的”与副词“是”搭配使用的,占其出现总数的28.67%。即“这都是不对的。”“确实是挺是那么回事的。”这与普通话中的用法一致。
6.“吗”
“吗”一共出现了5次,均出现论文导读:,2010(6).张斌.新编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作者简介】(1987-):女,吉林白城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上一页12
在疑问句的句末,“吗”的使用可以将疑问的事件凸显出来,常用是非问句和反问句中。如“多大的事,你觉得至于吗?”“那难道你就不想多拼两客啥的吗?”在运用东北方言进行日常交际时,“吗”多数用一些假性疑问句,即说话者的疑大于问,想让对方解释理由,而并非想单纯得到理由的答案。
7.“嘛”
在文本中“嘛”共出现了3次,均出现在句子的末尾,如“人家不是忙嘛。”“那小宋不也是自己没去取嘛。”等等。“嘛”出现在句子的末尾,使整句话的语气变得舒缓,表明说话人在心平气和的陈述事实。在东北地区,女性比男性更愿意使用“嘛”,它符合女性圆润、迂回的交际策略。
8.“呗”
在文本中只出现1次,即:“超市经理怕自己担责任呗”。用于陈述句句末,表示一种明白无误,显而易见的语气。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区别不大,目前东北方言影视剧、小品的流行也是因为东北方言既反应了东北地域的文化,其他方言区的人也能大致理解。虽然这8个语气词在普通话也是常常出现的,但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它们在东北方言中出现时会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我们通过对方言节目主持人语言中语气词的研究,可以大致推论出东北方言中几个常用语气词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岩璞.东北小品演员语言中语气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6).
[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1987- ):女,吉林白城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