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大运河:承载我国水利文明活态文化遗产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90 浏览:14121
论文导读:善,最后形成了今天世界奇观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中国运河工程发展2000多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的集大成,是世界航运工程史上的杰作。京杭大运河按其历史上穿越的地形和水域特征,可分为闸河段、湖区段、天然河段、河运交汇段。这漫长的航道,开凿十分艰难,维持它的长期正常通航更是不易。它必须解决六大
大运河:中国封建社会兴衰的历史见证
中国运河工程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初创期、大发展期、完善期和维持期。这一进程正好紧扣着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的封建帝国的建立巩固、发展兴盛和逐渐衰落的全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是运河工程的初创期。这一时期的运河工程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各诸侯国。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兴起,各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纷纷与周天子分庭抗礼,相互间征战杀伐,攻城略地。开凿人工运河,发展水上交通,成为大江大河下游各诸侯国兴图霸业的战略举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主持开凿今扬州至淮安的邗沟,连通了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这是世界上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人工运河。夫差同时还开凿了今江南运河中的无锡古运河段。公元前361年,魏国又在今开封附近开凿了鸿沟,把黄河与淮河支流颍水相连,从而使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可以通航。齐国为了沟通都城临淄与中原水路联系,也开凿了连通淄水与济水的济淄运河。其他局部地方的人工运河还有很多,但当时开凿的人工运河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规模都不太大,多是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河流水系进行疏浚、拓展、沟通连接而成的。
秦汉时期,是运河工程的南北向大发展期,也正是大统一的封建集权帝国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为了征服岭南,在公元前219年开凿了广西兴安的灵渠工程,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通起来。秦同时还拓展了江南运河工程。西汉为了改善京都长安与中原地区的运输,于公元前129年开凿了关中漕渠,后又重整鸿沟水系,引黄河水东流分为两支,一支入淮河支流颍水,一支入淮河支流涡水,入涡水一支后称为汴渠。这样,就在黄淮间形成扇形漕运水系。东汉定都洛阳,为了更好地制约中原和东南,王景治河时,对汴渠工程进行了系统整治,为隋凿通济渠奠定了良好基础。到三国时期,从202年到213年的12年中,曹操为了扩大和巩固对北方的统治,又连续在华北平原黄河以北开凿了白沟、平虏渠、泉州渠、利漕渠、新河等5条人工运河,把黄河水系与海河、滦河水系连成一体,同时又开凿睢阳渠,进一步改善了汴河航道。
隋唐时期,是运河工程的东西向大发展期。为了加强政治中心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加强封建朝廷对全国的制约,隋唐大力拓展、贯通以洛阳为中心的向东南、东北的东西方向水运交通。587年,隋在邗沟基础上开通山阳渎,使今淮安到扬州间水道更加便捷。605年,征发河南、淮北百余万人在古汴渠基础上,开凿东南向的通济渠,成为洛阳南下淮安、江南的主要水道,全长2200余里,并再次整治了淮扬各运道。608年,又征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人开凿了东北向的永济渠,在曹魏时期开凿的白沟、平虏渠等河渠基础上,打通了洛阳北上北京的水运通道,长2000余里。610年,又进一步整治了江南运河,这样从洛阳南下杭州,北上北京,全长近5000里的水运大通道就完全形成了。宋金时期,由于战争理由,加上黄河水患,通济渠、永济渠部分河道被破坏,但总体维持了畅通。这一时期工程技术、管理有较大进步,使人工运河系统得以支持封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帝国对全国主要区域的制约。
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这一时期是运河工程的完善期。隋唐运河已为京杭大运河准备好了主要工程基础。大规模的全国性运河开凿工程已逐渐减少。运河工程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在隋唐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渠线、完善工程、提升技术、攻克关键、加强管理。1194年黄河夺淮,破坏运道,黄、淮、运在清口交会,河道水系十分复杂,给这一时期运河工程建设又增加了极大难度。元代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1261年至1289年近30年间,连续开凿会通河、通惠河、济州河等重要工程,大幅度缩短了隋唐运河从北京到淮安的距离,初步解决了船队翻越山岭的难题,基本奠定了今日京杭大运河的格局。明代则进一步优化渠线和分水工程,并开始重点治理清口黄淮运交会工程。清代则基本完全集中在清口及其附近河段治理。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在临清将京杭大运河拦腰冲断。持续运转600年的京杭大运河北方段被迫断航。新中国成立后,北方河段部分恢复航运,而南方淮扬段、江南运河段则一直保持畅通。
纵观历史,中国大运河不仅推动了封建王朝的建立和巩固,成为整个封建社全时期的经济动脉;长期保障了长安、大运河:承载我国水利文明的活态文化遗产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洛阳、开封、北京等封建社会历代都城的繁荣,而且带动了运河沿线天津、德州、临清、济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几十个城镇的兴起和繁荣,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和中华民族的大融合。随着大运河的中断,部分断航河段的沿岸城镇一度衰落。
京杭大运河: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杰作
在隋唐运河基础上,经过元、明、清三代持续不断改善、完善,最后形成了今天世界奇观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中国运河工程发展2000多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的集大成,是世界航运工程史上的杰作。
京杭大运河按其历史上穿越的地形和水域特征,可分为闸河段、湖区段、天然河段、河运交汇段。这漫长的航道,开凿十分艰难,维持它的长期正常通航更是不易。它必须解决六大难题:船队如何翻山越岭?如何解决航运水源?如何实现水量的合理分配与调节?如何实现运河与黄河、淮河的三河交汇并安全穿越(包括如何穿越长江)?如何确保洪水期运道的航运安全?如何组织建设这一庞大的工程系统和管理这一系统?这在当时都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华民族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几千年来在治水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京杭运河上创造性地建设了宏大工程系统和完善的管理系统,保证了近600年全河的畅通。
(1)创建了梯级船闸工程系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船闸的国家,也是最早建造多级船闸的国家。船闸雏形是斗门,相当于单闸。斗门出现之前是靠堰埭助运。423年,扬州附近运河建造2座斗门。这是京杭运河工程上最早的闸门。984年,北宋创建了有名的真州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式船闸,比西方建造的荷兰船闸要早约400年。到明代,梯级船闸数量增至38座。就是靠着这38座船闸有论文导读:遗产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大运河:承载我国水利文明的活态文化遗产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上一页12
序的不断提升水位又不断降低水位,浩荡的运输船队得以平稳地翻山越岭。京杭大运河上的梯级船闸工程系统要比西方同类建筑早350年。大运河:承载我国水利文明的活态文化遗产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大运河:承载我国水利文明的活态文化遗产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