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辉煌隋唐文化一》教学案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51 浏览:13792
论文导读:

一、案例背景

六年级历史下册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隋唐到清朝前期的主要历史,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中国历史的学习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案例主题

六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结合太谷的“二十四字教学法”,我事先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以历史“导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用 “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更大的创新空间,找出解决理由的办法,推动学生独立深思,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让历史课堂变成高效课堂。

三、案例描述

备课时,我发现这课内容要是光靠教师设计的学案,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能否再给学生创设一些新的学习空间,我深思了很久,有个想法一直在脑子里盘旋——让学生自己来导来演这节课,效果会如何?最终,我决定进行一次尝试。
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怀着忐忑又有点兴奋的心情走进教室。上课时,面对学生一双双的眼睛,我不由得怀疑起我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了,但我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学生有没有这个潜力呢?
我先让他们用5分钟的时间看书,然后告诉他们,结合学案用任何形式来表现本节课的知识。当学生得知他们自己要当“导演”时,都显得兴奋不已。全班10个学习小组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在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都带着兴奋的表情讨论着。我巡视整个教室,悄悄地走到学生小组中,听学生的讨论并适时地给予指导,看着他们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又神神秘秘地小声嘀咕,我实在不敢想象,他们会把本节课设计成什么样子?
10多分钟后,第三小组举手了,示意我他们准备好了。15分钟后,其余9组也都举起手来。这时,第三组的学生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从他们自信而又兴奋的笑容里,我看到了希望。于是,学生匆匆准备出来的但又让我佩服的一幕上演了。
第三组的学生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位唐朝李姓居民,在打扫屋子的时候发现了长辈留下的一本书,书中记述了李姓家族的长辈曾去过的地方,并详细描述了长辈曾到过赵州桥,在长安城居住过,并去过气势宏伟的大明宫含元殿;由于长辈信奉佛教,了《金刚经》;另外长辈还在书中记载了当时著名的3位诗人及其主要作品等。
我惊呆了,学生竞能在这短短的10多分钟内编出这样一个不偏离主题的故事。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凭借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接下来我让学生结合课本实际来谈谈在这个故事中他们听到了、看懂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第一组的学生采用了旅游的形式,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名学生扮演导游,介绍赵州桥、长安城及大明宫含元殿、《金刚经》和唐代著名的诗人等。
第七组的学生是用表格的形式归纳本节课内容的:
在各组的展示中,时间过得很快,其他7组的学生没有时间来展示他们准备的成果了,虽然他们有点失望,但我知道他们一定也准备得不错。我和学生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看着他们,我不由得想起了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是啊,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需要这样的机会,只有给学生机会,我们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四、课后反思

这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个普通的案例,却始终围绕着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而进行。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地教与学生有效地学。陶行知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理由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定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定把学生灌输成烧鸭。”所以本节课教学的目的在于要努力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转变长期以来“接受教育”“被动教育”的思想,确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案例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性,学会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深思、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事实证明,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较好,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能力。他们能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灵感把所遇到的理由不偏离主题地呈现出来,从而很好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的、合作探究的过程,因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有效性。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gctwhlw/lw36567.html上一论文:谈述在迁徙中不断融合的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