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地域性文化特色城市街区景观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18 浏览:18991
论文导读:处在中国南北大动脉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丹阳”汇聚中州阀阅,“建康”占尽六朝繁华,“金陵”满怀南唐风雅,“应天”开创大明典章(2)南京市长江路街道景观目前状况。长江路初建于1928年(民国17年),从20世纪30年代拓宽以后,一直无较大变化。现有的道路状况以及道路两侧的景观已远远不能适应南京城
摘 要: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名城魅力的体现在于地域与环境的差别。一座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必定是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所以在城市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其地域性和文化性。南京,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城市街区景观设计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城市街道的空间布局应延续其历史文脉,突出其传统格局,彰显其空间气韵,妥善解决现代化建设和继承传统的矛盾,环境创造中应充分体现南京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街区景观设计;南京长江路
0 绪论
自古以来,东方的传统市镇较少设置广场,而把街区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清明上河图”就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宋代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叫马欢的繁华景象。简·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写道,“城市中道路担负着重要任务,然而路在宏观上是线,微观上都是很宽的面。街道尤其是人行街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中富有生命力的器官。”这段话尤其强调了城市街道空间绝不是冷冰冰、缺乏生活情趣的工程堆砌体,而应该把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街道成为城市文化的长廊,是市民街道生活的画卷。
1 南京市长江路街区景观规划设计

1.1 南京市城市街道的历史发展和目前状况

(1)南京市历史发展简述。南京是今天江苏省会,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古都,也是中国至今最具活力的古都之一。南京主城地处江南秦淮河流域和长江结合部,大地域背景为宁镇丘陵地区,东面是长江三角洲,西南是皖江地区,北面是江淮平原,古代的长江入海口就在南京东面不远的扬州和镇江之间。从孙吴开凿连通秦淮河和江南运河的“破岗渎”到今天联结沪宁的城际快车,从明代联系南北两京的驿站到今天的京沪高铁,南京一直处在中国南北大动脉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丹阳”汇聚中州阀阅,“建康”占尽六朝繁华,“金陵”满怀南唐风雅,“应天”开创大明典章
(2)南京市长江路街道景观目前状况。长江路初建于1928年(民国17年),从20世纪30年代拓宽以后,一直无较大变化。现有的道路状况以及道路两侧的景观已远远不能适应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存在理由主要有:1)长江路至汉府街道路宽约16~18m不等,路幅狭窄,交通流量过于集中,因而经常出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自行车上人行道的混乱状况。根据2002年交通调查,长江路段车辆平均时速不足15km,是主次干道中时速最慢的道路之一。2)沿线总统府、梅园新村等旅游景点吸引大量的游人,造成旅游大巴停车位严重紧缺的状况。汉府街长途汽车站日进出长途车400辆,吸引了大量的过境车辆,从而增加了长江路的交通压力。人民大会堂会务、演出期间停车近300多辆,存在停车难的现象。3)道路两侧景观陈旧,沿街建筑退让不够,有1~3层破旧拥挤的居住用房,还有与文化街性质不相容的其他用地。重要建筑多被临时商业用房所遮挡,显现不出历史建筑的特色。沿街绿色氛围不够,缺乏相应配套的绿化设施。占道经营和停车严重,人行道上附属设置混乱,难以满足行人通行的基本要求,各种杆线凌乱布满天空,形似“蜘蛛网”影响城市景观。

1.2 南京长江路街区景观设计总体构想

南京长江路被誉为南京文化街道,诸多民国建筑如总统府、人民大会堂、江苏省美术馆等坐落于此,同时两所学校的存在以及文化艺术中心、南京图书馆等设施构成了此街道的浓重的文化氛围。而民国建筑、现代建筑还有明清建筑相结合在展现南京风云变幻的历史变迁的同时体现清幽雅致的江南气韵,与平行的珠江路一条街形成动和静的对比,充满了南京的文化韵味。设计的关键理由及难点为如何突出长江路文化底蕴深厚的特征,整条街使用用途比较复杂,现代商业氛围自西向东发展,构成一条时间轴线。本次设计在现代感的基础上体现出历史底蕴,对整条街的风格做出整体统一。整体上建筑代表紫金山,道路象征秦淮河,道路的肌理采用河床的冲刷纹理。细分之下,景观分为由主干道分割的三部分,自西向东分别采用水晶、数码、年轮三个关键词作为景观元素的设计概念。
长江路街道景观设计具体策略。从时间上说南京长江路街道景观设计是对历史文化创痛的挖掘、整理、宣传、推介、继承和发扬,同时我们有创造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对后人。从空间上看,文化更多体现为精神、凝聚力、气质,常常以无形的魅力激励人。为了城市改造中新旧建设的和谐一致,我们在物质建设上探索和融会旧城空间组织规律,传统的城市充满丰富空间。既是我们建设的基础,也是我们在旧城改造中创造的源泉。充分理解和体会城市本身的特色和规律,才能做进一步的保护和发展。
(1)街道空间。长江路街道空间应是一个线形连续的空间,人在街道上行走时,身边的景色应该像放电影一样连续顺畅的串联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开拓空间,与主轴线上的景观相互影响,相互交织。街道本身需要一定纵深感,也需要自由的灵活的通透感,与街道周边的建筑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城市肌理。这样既有助于引进不同元素的景观,丰富街道自身的单调,创造出更有活力的街道景观环境,弥补线性街道带来的缺陷。也是调节街道空间序列的手段。
(2)元素使用。长江路街道景观设计采用水晶形态景观概念,数码景观概念,年轮构造景观概念。三个主要景观元素主题,每个景观元素主题下设置一个景观节点凸显景观元素。水晶形态景观概念:通过观察大自然中水晶的形状并将其抽象成为一种可以用线形表现出来的图案元素。地面采用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水晶造型,形状新颖并具有整体性,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少不了几处重音和,变化丰富,趣味盎然。数码景观概念:数码景观概念的提出是从水晶向年轮的过渡,结合两者都突出的景观元素,利用广场的雕塑,小品等处理,加强可识别性。
(3)植物种植。坚持“保护为主,更新为辅”的基本原则。旧街道上的乔木大部分是有数十年树龄的乡土树种,还论文导读:。其根本目标在于创造出物质、精神特征上与人相通的环境—适合人们活动的场所—以支持人类社会存活的各种作用。尤其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应不断地研究城市设计的理由,不断地深入到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创造出“以人为本”的优美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居于其中的人的生活品质。参考文献:王建国.现代城市
有部分是古树名木,因此在设计中保护好原有场地上的珍贵大乔木,把握好整体优先原则。高度重视保护原有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保障历史文化脉络在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延续。是城市旧广场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
2 结论
作为人们为自己的存活和生活而创造的城市,正是不同文化选择产物,它必定渗透着当地、当地人民的观念、行为模式和环境心态,这些人文因素构成了特定民族地区环境艺术的文化特征,从而使城市设计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性和地域性。其根本目标在于创造出物质、精神特征上与人相通的环境—适合人们活动的场所—以支持人类社会存活的各种作用。尤其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应不断地研究城市设计的理由,不断地深入到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创造出“以人为本”的优美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居于其中的人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策略[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2] 吕正华,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王建国.城市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 阮仪三,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理论与保护[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