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以“父亲三部曲”为例解读李安导演父权文化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40 浏览:11180
论文导读:
摘 要:作为国际知名导演,李安在国内国际影坛上都取得了十分出众的成就,他深受东西方文化熏陶感染,在影片中数度展现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尤其是父权文化观,在李安导演的电影中十分出众且典型。本文以“父亲三部曲”为例,对李安导演的父权文化观进行解读。
关键词:父亲三部曲;李安;父权文化观
1007-0125(2014)04-0217-01
“父亲三部曲”是李安在台湾影坛声名鹊起之作,是从1991年—1993年先后推出的《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三部电影。都以家庭文化为背景,展现了传统家庭观念下家庭成员内部的各种矛盾以及以父亲为代表的父权文化在这些矛盾中的表现。希望通过分析李安导演“父亲三部曲”来分析他的父权文化观,从而感受李安作品中以另类方式实现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父权文化在东西方文化夹缝中的新的存活状态与实现情况。

一、恋父情结

李安电影中的“恋父情结”与弗洛伊德心理学描述不同,它代指李安那种较为特殊的父亲情结,与父亲之间依恋、冲突纠缠难解的心理状态,这正是父亲三部曲的情感核心之一。如同三部电影中表面平静内在激烈的家庭冲突。
《推手》中,父子代表的不同文化冲突是父亲期望家庭和睦共享天伦与儿子希望中西文化合璧的矛盾,《喜宴》中是儿子同性恋的价值观与父亲传统婚姻文化价值观矛盾;《饮食男女》中是寡居父亲努力维系家庭与女儿们渴望独立生活的矛盾。不同的矛盾,归根究底是儿女们期望婚姻、爱情、生活独立,父亲却有相对固定的期望,如传宗接代、共同生活,核心词语是家庭,围绕着维系与离开激烈碰撞。儿女们与父母对抗的阶段大以“父亲三部曲”为例解读李安导演的父权文化观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多在青春阶段,这种对抗是渴望独立成长的表现,电影中的儿女们虽然已经成人,但是却在以家庭为代表的环境纽带中重复着这种对抗,比起青春期更为激烈且反复出现。
影片中的父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在不同的影片中身上均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符号,比如《推手》中是武术太极拳和医学养生,《喜宴》中是书法,《饮食男女》中是烹饪,他们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遵守传统道德,是拥有东方文化精髓的一群人,在对父亲的描述中,多个镜头都以一种非现实的美好描绘了这个符号的超然。但是与父亲的光辉形象相比,儿女们却并不光彩,《推手》中的香蕉人儿子、《喜宴》中的同性恋儿子、《饮食男女》中幼稚自我的三个女儿,与父亲被精心打造近乎膜拜的形象不同,他们显得有些灰暗。在三部曲中,父亲的期望、子女的期望、无法实现期望的矛盾与抗争。

二、严谨的观念

父亲三部曲中对于东方传统观念的描述非常多,这些描述均通过父亲视角予以完成,比如《推手》中父亲与三代同堂、天伦之乐的渴望,《喜宴》中父亲对同性文化的排斥,对传宗接代的强烈的需求,《饮食男女》中对于家庭完整和睦的辛苦维系,这些都是以父亲为代表的传统严谨文化观念的表述,尤其是在《喜宴》中,这种需求和表述更为强烈。
以东西方文化为主要冲突表现的《喜宴》,在全篇表述中都紧紧围绕着父母强烈的传宗接代这个诉求,比如父亲对准儿媳的选择,在看到画家威威时第一印象就是一句话“好,能生能养”,在之后的故事中,父亲的注意力一直聚焦在香火继承上。《喜宴》这个故事的特殊注定了父亲的诉求不会一帆风顺,伟同的同性恋身份成为了最大的阻碍,他对大学室友赛门的喜欢和亲密以及对威威挑逗的自持与反感都是很好的例子,父母即使意识到这个理由也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他们只能自我安慰,怀抱期望与幻想。不过影片最后一处微妙的情节表述让人印象深刻,父亲与赛门谈话时说道:“我看,我听,我了解”,他吐露自己为何没有打破这种虚假平静局面的良苦用心,是出于为了这个家的意愿,宁愿承受欺骗也想要儿子顺利继承香火,顺利抱上孙子,这种努力、隐忍与良苦用心,只能说明父辈们对于传统观念的坚持与贯彻。

三、父权文化观与儒家文化

“父权文化观”是东方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威权文化,在电影中父亲无上的权威多有体现,正是传统家庭中的家长权威,子女对这种权威的无条件服从即是孝道的表现,由此形成了权威崇拜,无论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还是对父母要求的践行,都是一种应尽的义务,这正是儒家文化中典型的“父权文化观”。郎雄扮演的父亲,在《推手》中精通太极,擅长借力打力,深藏不漏,在《喜宴》中是洞悉一切却不动声色的父亲,在《饮食男女》中是味觉退化却不掩高超厨艺的厨师,在他们身上,父亲的各种特质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毫无疑问,李安导演非常擅长处理家庭题材,他用巧妙地叙事手法展现一个家庭关系中增横交错的影响力与矛盾,这种表现手法无疑与他从小深受儒家文化传统氛围的影响有关,尤其是“父亲三部曲”的出现,更是以一种鲜明的态度展现了“父权文化观”和“儒家文化”。
“父亲三部曲”通过传统家庭观、观念、性文化和婚姻观念等角度描述了东西方文化在特殊情境中的融合与碰撞,尤其是“父权文化观”的存在与表现,展现他特殊的“恋父情结”,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完成了东西方文化融合氛围中父权文化的存活。
参考文献:
[1]方伟.李安"父亲三部曲"意识与文化传承[J.]电影文学,2011,(3):63-64.
[2]张宇.李安“父亲三部曲”中的儒道文化[J].大众文艺,2013,(3):25.
作者简介:
胡 洁(1990-),女,汉族,江苏宿迁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批评。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gctwhlw/lw28566.html上一论文:浅论大学文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