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儒家文化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现代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032 浏览:47937
论文导读: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传统儒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周敦颐、张载、顾炎武、戴震等大家。经过历代变迁,尤以“儒学十三经”为代表的经典著作文化影响,作用深远。现代以来,在牟宗三等先辈的大力倡导下,儒学精髓得以进一步彰显。其道德价值、教育
【摘 要】 德育教育是育人成才的基础,儒家文化是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中的道德价值、教育作用、政治价值与现代青少年“大道德教育”不但并行不悖,而且相得益彰。
【关键词】 儒家文化;青少年;德育教育;作用;重要性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源流,其核心理念是“仁”,“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它们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具有很深的影响。从当前德育教育来看,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都深深地烙着儒家思想的印记。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中华文化构成和国人灵魂的铸造。现代以来,儒家文化获得了大发展,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设立,增强了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唐君毅等当代儒学大师的大力弘扬,加深了儒学的现代化进程;中小学德育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思想宣传,使儒学思想的精髓被进一步发扬光大。无论是回望历史,还是展望未来,如何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发展和传承儒学文化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儒家文化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现代作用、儒家文化在青少年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两个方面来探究新时期儒家文化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儒家文化在新时期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现代作用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学的创立者为为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传统儒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程颢 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周敦颐、张载、顾炎武、戴震等大家。经过历代变迁,尤以“儒学十三经”为代表的经典著作文化影响,作用深远。现代以来,在牟宗三等先辈的大力倡导下,儒学精髓得以进一步彰显。其道德价值、教育作用、政治价值更是大放异彩。

1、儒学文化的道德价值

首先,儒家传统文化强调“自我修养和道德自觉”,同时强调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对于正在接受思想文化教育的学生来说,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另外,儒家哲学思想也是在吸取其他各派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儒家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其他传统文化精髓,从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此实现现行“德育大纲”的教育目标。其次,“孝”是儒学思想的重要因素,“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强调“孝”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孝敬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也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为修身之本,如果一个人连“孝”都没有,也就谈不上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孝感动天、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扇枕温衾等故事至今感人至深,正是“孝”文化传承的体现。

2、儒学文化的教育作用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开辟了兴办私学、平民教育的先河,“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思想至今影响深远。他从15岁“志于学”开始,到70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其后,宋学家朱熹对儒学文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终身性,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种既强调认识,又强调实践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新课改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专家认为,在修身正心的策略上,重视人的自觉性,重视在实践中的思想转变,明实理,做实事,强调知与行并重。儒家认为,人的思想政治态度的转变,道德的升华与进步,是按照社会要求不断地“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它既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又不能坐而论道,而只能在实践中去完善和提高。曾子声称,“一日三省吾身”,既说明了思想改造的自觉性,也说明了这是在“行”的过程中来不断完成道德升华的。

3、儒学文化的政治价值

儒学思想强调明德、亲民、止善和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始至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期,在逐步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在我们将改革逐步深入下去的时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具有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需要和谐,世界需要和平,民族需要兴盛,祖国的未来在于青少年,将儒学传统思想中的“和”精神发扬光大,将我们的亲民至善、爱国主义思想传承下去,正是当下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标所在。

二、儒家文化在青少年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一个泛义的概念,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上的德育教育也被称为“大德育”教育。从学科分类看,大德育教育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心理教育、政治教育、经济教育和法律教育等。从教育地点不同来分,德育教育应包括家庭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社会德育教育。而狭义的德育教育仅仅是“道德教育”或者“品德教育”的缩略词。本文则讨论的是“大德育教育”。

1、德育教育是育人成才的基础

比如以思想政治课为载体的学校德育教育,因为阶段的不同,其教育目标、内容各不相同。义务教育阶段强调,“四项内容,德育为先。”一是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二是进一步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三是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四是强化法制教育的内容;高中教育阶段,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论文导读: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策略,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高等教育阶段,以“两课”为重要载体,以
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策略,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高等教育阶段,以“两课”为重要载体,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形式,通过开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律教育等德育内容融为一体的德育教育,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实现育德育人、培养成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