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扫盲”——文化传承起点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06 浏览:20432
论文导读:
传统作用上的文盲,指的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如今,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不会使用外语、计算机的人,都会被视为时代的“文盲”。而随着经典热的兴起和数码时代的到来,“文盲”这一名词又有了新的定义。
由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今年8月播出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10月18日,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终于落下帷幕,但是人们对汉字的关注却余温未了,节目也引发了诸多研究学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思。在该节目中,不仅很多选手常写错字、别字,场内外许多参与互动体验的观众也表示自己的书写正确率较低(如节目现场的成人体验团写对“癞蛤蟆”一词的人只有30%,而“熨帖”一词的正确率只有可怜的10%),很多人成了认得字而不会写字的“文盲”,全民的汉字书写能力日趋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然而,这仅仅是表象。从表面上看,数码产品的快速普及和信息网络的发达,客观上减少了人们书写汉字的几率,致使“提笔忘字”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但究其根本,是因为人们对母语感情的淡化,以及对以汉语言文字为根本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忽视乃至轻视,而成为缺乏传统文化知识的新“文盲”。汉字听写大会选用的词汇大多涉及古今历史典故及文化常识,如恽代英、蚩尤、嵇康、赵匡胤、虢国夫人、嘉陵江、瞿塘峡、滁州、马嵬坡、岳麓书院等为古今著名历史人物及地理名称,矫揉造作、捉襟见肘、噤若寒蝉、穷兵黩武、跬步不离等成语在古今文学典籍中也较为常见,更有薨殁、颛顼、叱拨、识荆、鸱吻、曲水流觞、河汾门下等带有古代文化意味的词语,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历史知识积淀,就会觉得这些词语闻所未闻,更别提正确书写。汉字不仅是汉语言的符号载体,更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汉字书写危机看似是社会进步不可避开的副作用,实则与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密切相关。
一个民族面对的真正的危机,是文化乃至文明的危机。文化传承对于任何时代的任何民族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所幸,从上世纪90年代起,心系民族存活状态的文化学者们,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开始呼吁文化回归经典。于是,国学热了,各类国学教材及国学课腾空而起,引发了一场经典诵读的热潮,传统的文化典籍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普及。显然,这还远远不够。日前,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与北京四中、合肥一中等五所学校签署了《中华传统文化(高中)教学研究基地共建备忘录》,将在包括北京四中在内的全国近30所中学推行从台湾引进的修订版《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这套在台湾地区使用了近60年的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以儒家经典“四书”为主,不仅将国学古籍进行归类,还根据现代人的视角和全球化视野,对传统经典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融汇了中外思想精华。
然而,据了解,目前真正使用该教材的仅有武汉四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等几所学校。一方面,在全日“扫盲”——文化传承的起点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制教学中,国学课仅作为选修课,课时安排有限,而引进的国学教材内容量太大,很多学校因无法实施而放弃了该教材;另一方面,该教材遭遇的另一个推广难题是缺乏相应的师资。由于国内开设国学的大学很少,所以很多高中学校没有专职的国学教师,国学课大多由语文教师执教,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国学,只是接触过部分国学内容,对于内容艰深的国学教材,许多语文教师表示很为难。过去,教师教会学生读书识字,而今,自身尚且为“传统文化盲”,又如何能担当“扫盲”之民族重任?
文化的传承靠教育,教育的起点在扫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站在历史与民族的高度,要想将带有国家精神和民族性质的汉字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需未雨绸缪,全员行动,首先扫除“传统文化盲”。在当前汉语及国学大热的氛围下,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普及优秀文化传统,倡导人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我扫盲,才能使回归经典成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识,才能使文化传承成为全民族的自觉行为。
(责编 雷 靖)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zgctwhlw/lw11135.html上一论文:试析将军事文化教育融入军校教学,增强“能打仗,打胜仗”队伍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