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对民族精神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527 浏览:85137
论文导读: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传承和发展优秀乡土文化,与国家,利在文化经典香火不断,代代相传,于民族,是精神和灵魂的延续。在赣州这块肥沃的乡土文化土壤中还孕育出了一朵乡土文化奇葩:赣南采茶戏。作为赣南乡土文化的代表,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音乐舞蹈相结合而形成的地方戏曲,无论是用在文学教材建设,还是思想品德教材建设,都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价值。
关键词:乡土文化;赣南采茶戏;民族精神;传承;发展
1005-5312(2013)30-0155-02
我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泥塑、古乐、地方戏曲、民俗、山水人文、民间武术、农民画、民间杂耍、民间奇人、剪纸、古建筑、雕刻、民歌、地方节会、民族风情等等。
赣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极为深厚,从历史渊源出发,既有古代南方百越族的文化足迹,又有中原儒家思想的不息命脉;有辛弃疾、文天祥、杨廷麟等爱国志士蜿蜒而来的爱国图强思想,有在近代演绎为影响现代中国的红色文化摇篮;有富有移民色彩的客家文化在赣州孕育生成,内化为当今赣州907万民众的心灵依托和存活支点。这些散布于赣州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寄予了赣州乡土文化色调,使得赣州文化绚丽多姿,并显示出其鲜明的文化个性。
赣州95%以上的人是客家人,大多保留了浓郁的客家习俗,客家民居、客家饮食、客家服饰、客家山歌、客家生产习俗等乡土文化,在赣州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而在赣州这块肥沃的乡土文化土壤中还孕育出了一朵乡土文化奇葩: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内容多是反映赣南农村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她不仅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对于赣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传承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乡土文化的民众基础——以赣南采茶戏为例

作为赣南乡土文化的代表,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音乐舞蹈相结合而形成的地方戏曲,主要由安远、于都、赣县、信丰、石城等地的茶歌、马灯、龙灯、摆字灯等民间歌舞与粤东采茶灯结合发展而成,并在客家人居住地区广为流行。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客家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项珍贵的客家文化遗产,是赣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表演特征可以归纳为“三奇三绝”。三奇是:传统采茶戏表现的全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爱情与劳动,没有宫廷舞和才子佳人舞,此为一奇;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以动物的动作命名,此为二奇;歌舞戏相随相伴,以至有人认为是地方歌舞剧,此为三奇。三绝是: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曲调清新、朗朗上口、雅俗共赏,表演形式亦庄亦谐、载歌载舞、火爆热烈,乡土气息特别浓厚,深得客家“老表”的喜爱。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众多的“采茶迷”们热切盼望更多地看到自己喜爱的乡土艺术,近年来,赣州市门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采茶戏剧目制成音像制品,挖掘整理出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近150余部(个),已拍摄发行120余部(个),光盘300万张。这些产品不仅销往本市的18个县(市、区)和江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西省的吉安、抚州等市,还远销粤、闽两省的客家聚居地区以及海外客属乡亲,使得一大批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重新焕发光彩,也使得赣南采茶戏的传承重现生机。为使赣南采茶戏进一步由专业走向大众,由表演走向健身,赣州市门还把传统的赣南采茶戏创编成“赣南采茶健身舞”,制作成光碟在广大群众中进行推广。赣南采茶健身舞的普及和推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认可,已成为赣州市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健身娱乐的内容之一,几乎人人都能哼上两句,舞上几下。如今,赣南采茶戏已经成为赣州一张精致的文化名片,在对外宣传和交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赣南乡土文化对赣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存活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赣南采茶戏作为在赣州这块肥沃的乡土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一朵乡土文化奇葩,无论是用在文学教材建设,还是思想品德教材建设,都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价值。
2011年,为纪念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赣州市倾力打造了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八子参军》以真挚的情感表达,讲述了赣南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苏区妇女杨大妈毅然将8个儿子送上战场的故事,生动再现了当年苏区人民为革命作出的极大牺牲和巨大贡献。该剧创作班底汇聚了全国一流的艺术家。剧中大量赣南采茶戏曲牌和客家经典民歌的运用为该剧打上了赣南采茶戏的独特烙印。
著名剧作家、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郑振环在观看了《八子参军》后说:“尽管我没有经历过苏区时期那段光荣的历史,尽管我没有参加过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但是看了这部戏,我想流泪。这是一部令人震撼、很有思想内涵的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苏区精神去复原那段历史,艺术地把那段历史搬上舞台,让人们解读它、认识它,让观众去深思,应该怎样活着、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工作,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
《八子参军》在主办的“为祖国放歌”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中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三、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如何将民族精神教育注入课堂教论文导读:艺术剧院、区文化馆跟班学习和专业培训。二是切合学校的工作实际,找准结合点。章贡区把“采茶文化”的因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把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内容与采茶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采茶戏魅力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将赣南采茶戏的曲调和舞蹈改编成采茶韵律操,既愉悦身心,又强身健体。三是
学中,注入于幼儿教育的每个环节中,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力传承和弘扬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
采茶戏曲调优美、语言生动、真挚淳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因此,让幼儿接触、熟悉和学习采茶戏音乐很有普遍推广作用。
近年来,赣州市委宣传部在章贡区和安远县的中小学校试点,开始启动“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将普及赣南采茶戏列为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寓教于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深化内涵、提升活力、教学相长、重在普及”的基本工作要求。
赣州市章贡区坚持“寓教于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全区各中小、幼儿园广泛开展“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一是章贡区把“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列入宣传文化工作规划,并建立起人员培训机制,每学期派出骨干教师、文艺特长生到赣州艺术剧院、区文化馆跟班学习和专业培训。二是切合学校的工作实际,找准结合点。章贡区把“采茶文化”的因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把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内容与采茶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采茶戏魅力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将赣南采茶戏的曲调和舞蹈改编成采茶韵律操,既愉悦身心,又强身健体。三是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兴奋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求知特点,由专家及专业教师组建的活动指导员队伍编印了十几种简易的赣南采茶戏少儿普及教材,开发了一批反映时代、充满少儿童趣、贴近现代群众生活的新节目。
通过实践证明,开展“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是充分利用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一大创新;是传承乡土文化与学校素质教育相得益彰的生动体现,在采茶戏进校园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传统艺术,去领略神圣的民族尊严和坚强不屈的人格精神,从小就树立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钟华奇.赣州选准连接点盘活优质文化资源.中国文化报.
[2]徐芳.浅谈幼儿采茶戏音乐教育略.
[3]王舒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保护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