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中国文化融入英语课程建设与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274 浏览:158282
论文导读: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探索了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相应策略,旨在引起大学外语教育界同仁的关注,并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策略
一、引言
现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大学也愈加重视对英语国家人文、地貌、文化、习俗等人文知识的教学。然而,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是使得这一教学活动出现了严重弊端,即: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忽略母语文化的习得,这对英语活动中的实际交流产生了极大阻碍。因此,平衡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双向关系,增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根本。探索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现实课题。

二、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策略

1.修订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同时要注意加强西方文化知识的输入。对于中国文化教学方面的要求,《教学要求》仅在英语学习的更高要求层次的“翻译能力”方面提出了“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其他内容没有作相关阐述。《教学要求》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总指导方针,而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它并没有对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提出相应要求,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孤立于母语文化之外而进行。要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在教学大纲中添加中国文化元素是首要举措。教学大纲应该坚持文化教育的多维性、层次性,以及文化教育的阶段性和文化项目的实用性。大纲应明确列出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需要掌握或熟知的中国文化词汇和短语的英语表达,以这样的教学大纲为核心开展的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双语精英”。规定性的指导原则和要求,将从更宏观的角度规范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从而逐渐转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2.完善教材内容

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科书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所采用的绝大多数课文都节选自英语报刊或英语文学作品,或者直接引进英语原版教材。我国高校在外语教材设置中应加强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有必要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比例,以及相关文化背景介绍的范围。例如,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可以在章节之前增加相关的背景知识作为教材补充或者课外阅读内容,而涉及英美文化的文章则可以增加中国文化对比的内容。此外,在课文注释及课后习题的设置中,同样可以增加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扩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当然,通过教材设置各种文化主题,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文化的自觉性,也是当前文化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3.优化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可以将中国文化纳入课程设置范围,开设着重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选修课,如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况》(廖华英著)、《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叶郎,朱良志著),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底蕴,提高对外交流能力,所以学校可以围绕此类体现中国文化的教材开设选修课。由于《教学大纲》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导致实际教学中中国文化课程设置得不到充分重视。因此,加大中国文化课程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是首要理由。对中国文化的课程设置可以分类展开,在必修课中设置一门关于中国文化的综合课程,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广度,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选修课中开设关于民俗、宗教、农业、礼仪、地理山川等分支课程,深化学生对相关文化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综合能力。在这方面,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大学英语课程中增设了“中国文化概况”和“跨文化交际”等特色限选课程,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用英语弘扬中国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传播中华文明。

4.改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文化对比分析的策略,不断向学生渗透本族文化意识。鼓励学生多参加教学活动,如文化讨论、文化交际活动等,激发学生参加文化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可以从授课语言、授课模式,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加以改善。对于中国文化类课程,应采用英文为主、中英文结合的授课方式,既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内容的掌握,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述能力。在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中,应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相关作业增强学生学习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英语教师在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的同时,可以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如教师可以以课文涉及的话题为出发点,找出中西文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又能让他们学到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翻译教学法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翻译的过程是对一种语言进行解码,而后对另外一种语言重新编码的过程。教学中增加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句子或篇章进行翻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领悟母语文化的精髓。

5.完善教学评估

评估测试对于中国文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如果缺少这一环节,中国文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难以落实。可以利用考试来引起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英语考试可以在考查语言知识点为主的基础上,增添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考查。倡议根据课程的性质来设计测试形式及内容等,如可以增加文化知识的考题,也可以要求学生写文化方面的小论文。在英语口语考试中,也可以设置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话题。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拟增设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的段落汉译英,这说明我国从事英语教育的专家和学者们已经高度关注到了中国文化失语理由,正积极努力采取措施,试图通过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考查,促使学生加强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及增强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6.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能够体现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英文期刊,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Beijing Review,对材料进行话题讨论、拓论文导读:
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收听、观看一些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英文节目(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CCTV9等)或电影,以及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电影,使他们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如话剧表演在中国文化的学习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指导学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与深思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生以剧本内容为依托,鼓励学生通过大胆想象,以英语形式表现中国传统艺术,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此外,学生可自主组织社团活动,如辩论赛、背诵赛,让各专业、各年级的同学参与其中,学习和交流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还可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文化交流大使大赛、中国文化英语演讲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知识。
三、结语
外语教学,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而且包括文化教学;不仅要引入西方文化,而且要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平等的文化意识,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正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本土文化严重缺失的现实,教师必须调整课堂教学,增加本文化的融入,克服困难与挑战,积极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目前状况调查[J].中国外语,2009,6(6).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育出版社,2008.
[3]王昆芳.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认同教育的探讨[J].海外英语,2010(8).
[4]于兰,王晓辉.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目前状况调查及策略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5).
[5]易兴霞.大学英语教学中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策略探讨[J].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1(增刊).
[6]刘莹,范伟.针对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7]李媛媛,徐继宁,张殿海.中国文化元素融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深思[J].济宁学院学报,2012(6).